電影訊息
戰馬--War Horse

战马/雷霆战驹(港)

7.2 / 165,701人    146分鐘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李和 理查寇蒂斯
演員: 艾蜜莉華特森 彼得穆蘭 傑瑞米爾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石木

2012-02-17 17:41:29

馬兒的笑與金陵的淚©


在第84屆奧斯卡入圍名單中,史蒂文•史匹柏(史蒂夫n Spielberg)的新作《戰馬》(War Horse)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六項提名。這部根據英國作家麥可•莫普格(Michael Morpurgo)的同名兒童小說改編的電影,在上映前便受到大眾的關注。但就個人觀點而言, 《戰馬》在今年奧斯卡的九部最佳影片入圍作品中並不出色,其質量也無法和史匹柏前些年的《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1993) 和 《拯救大兵雷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等片相提並論。該片雖然畫片優美,但結構設置不合理,前半部鬆散甚至拖沓, 後半部則過於跳躍而使得敘事建構顯得有些唐突不自然。 再加上煽情套路陳舊無新意, 使得《戰馬》缺少了一種震撼人心的氣勢。話雖如此,該片在細節處理上還是有幾處可圈可點的地方。也因此,使得《戰馬》多了一份溫馨感。

而同樣瞄準奧斯卡的中國影片《金陵十三釵》 則早早的鎩羽而歸。 和《戰馬》一樣,《金陵十三釵》同樣的講述了一個戰爭中的故事,同樣的由具有市場觀的名導掌鏡,同樣的有著豐富的鏡頭色彩和精緻的構圖, 也同樣的存在種種的不合理的情節設置。不同的是兩片在歐美影評界所獲得的反應。 以Metacritc和rotten tomatoes兩個歐美知名影評網站為例,《戰馬》的好評率截止今日分別為72%和77%,而《金陵十三釵》只有46%和47%。 為何兩部同樣有著眾多瑕疵的影片在歐美影評界中所獲得評價差距會如此之大? 顯然,僅僅以中國電影和美國電影來區分是不足以說明的。

如果細讀《金陵十三釵》在歐美的影評,就不難發現,該片之所以被詬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被認為包含了強烈的國家民族主義。更有甚者 (如Hollywood Reporter的Todd McCarthy)把該片看作中國主旋律意識強烈的反日政治宣傳片。在某種程度上,《金陵十三釵》的確讓國人感到義憤填膺,也讓很多國內的觀眾流著眼淚走出影院。但僅因此,便將該片貼上政治宣傳片的標記似乎有失偏頗。不管怎麼說《金陵十三釵》讓人看到了人性之高,也看到了戰爭之醜惡。不可否認,政治宣傳片的標籤本身就存有不同意識形態的印記。而在當今的社會上, 一旦一部作品被打上了這樣一個標記,它的市場魅力和公信力便會受到影響。 的確,有一些影評人(不限於歐美), 可以接受電影中的中國是個落後、閉塞、封建、專制和帶有攻擊性的國家,也可以為電影中的中國人醜陋甚至扭曲的性格而歡呼影片的真實和震撼性,而無法理解為何中國人也可以有犧牲,正義和勇敢。 而後者在他們的眼中必然是帶有某種宣傳目的的。這不能不說是中國電影甚至整個國家形象的一個悲哀。

然而,我們也不能因此把《金陵十三釵》的失利全都歸罪於這部份影評人的觀點。正如本文先前所說,《金陵十三釵》的確在敘事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尤其是電影中對人物心理轉變的處理缺少了足夠的鋪墊,也因此很容易讓那些沒有讀過原著的觀眾對人物所作的決定產生一種突兀感。但同樣的毛病,亦存在於《戰馬》中。為何《戰馬》能夠在歐美市場和各大獎項評選中獲得更高的認可度?個人認為原因有三。第一、觀眾對於原作品的認知度不同。 《戰馬》的文學本發表於1982年,針對的是眾多兒童讀者。而這群讀者在二十多年後的今日,正是影院觀眾中的主力軍。因此,電影對這群觀眾來說,不僅僅是部改編的視聽作品,還是他們的童年記憶。而由小說改編的舞台劇在2007年上演時,好評如潮,並獲得包括東尼獎 (Tony Award)在內的眾多戲劇界最高獎項。而嚴歌苓的中文小說《金陵十三釵》2006年才發表。因此,其在歐美市場的認知度自然無法和以英文出版的《戰馬》相比。其次便是觀眾對故事背景的認知。雖然《戰馬》的故事發生在一戰期間,比《金陵十三釵》的背景要早,但畢竟是在歐洲戰場。而很多歐美觀眾對於南京大屠殺的了解幾乎為零。再加上前文所提到的意識標籤的作用,這也使得許多不了解當時中國戰場的歐美觀眾會對《金陵十三釵》中故事情節以及人物設置產生質疑。第三、便是兩部影片對戰爭描述的切入點的不同。《戰馬》講的是生,《金陵十三釵》講的是死;前者是喜,後者是悲。而在當今失業率上升,福利制度面臨挑戰、金融貨幣市場混亂、經濟瀕臨滯脹邊緣的歐美市場中,《戰馬》也許因其溫馨快樂的一面而顯得更加討好一些。 

《戰馬》講述的是一匹叫做喬伊(喬伊)的馬在戰爭中幾經易手,最後得以和自己的主人阿爾波特 (Albert) 重逢的故事。影片一開頭,便確立其故事發展的方向。和《金陵十三釵》的屠城不同,《戰馬》以小馬駒的出生為開場。英國德文郡的綠色鄉村也給影片定下了希望的基調。影片並沒有刻意的去探討戰爭雙方誰是誰非,也沒有正面描述戰爭的血腥。 而是通過喬伊的經歷,敘述了一個愛與生存的故事。應該說喬伊是幸運的,雖然歷經種種磨難,但它都得以死裡逃生,並堅強的活了下來。英國鄉村少年阿爾波特對它的不放棄、英國軍官尼克斯(Captain Nicholls)對它的照顧有加,德國士兵對它的呵護備至,法國少女對它的喜愛,都讓觀眾看到了生命的尊嚴、堅持的可貴以及劫後餘生的希望。 至於那充滿喜感的英德兩國士兵為了救喬伊而在陣前暫時摒除分歧,結盟聯手的一幕,也讓人感受到,愛是可以消除這個世界中的種種不合,對立和衝突。也許,在真正的戰場上,這些橋段不會發生。但在電影中,它們卻讓觀眾感受到人性之溫暖。這也難怪有人說, 更願意把喬伊(即Jeoy)的名字理解為歡快(Joy)。

相比而言,《金陵十三釵》中的世界要殘酷的多,敵我的分別也更加明顯。影片在敘述人性之美的同時,也敘述了人性之惡。與《戰馬》不同,《金陵十三釵》關注點更多的集中在了戰爭帶給人們的痛苦—家破人亡、孤苦飄零、以及種種的不堪凌辱。灰色的金陵城一開場便以人間煉獄的面貌被呈現到了觀眾的面前。 死亡的陰霾籠罩著整座城市,讓人有種窒息於絕望之感。雖然文徹斯特教堂裡的學生們在約翰•米勒 (John Miller),玉墨一眾秦淮河妓女、以及陳喬治等人的救助下,逃出了南京城並得以倖存下來,學生的生是以他人之死為交換的。這樣的救贖,代價太過沉重。再加上,人物身份背景的設置,使得影片處處充滿了一種宿命的壓抑感。可以說, 《戰馬》和《金陵十三釵》從一喜一悲的兩個角度對戰爭中的人性作了一次解刨。前者讓觀眾在紛亂的戰事中看到眾生平等,並為之而歡顏;而後者則讓觀眾感到生命的渺小並為戰爭的殘酷而哭泣。

電影的魅力之一在於它總能和觀眾的個人情緒交織在一起。自2008年來,歐美市場中的人們感受著週遭現實世界中的重重危機。多國下滑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使得國民不得不為保工作,保福利而疲於奔命。而在此局勢之下,誰又不期許生活多點微笑,多點希望呢?而盤點今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影片,大多帶有一個讓人感到欣慰和希望的結尾。這也許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金陵十三釵》的失利,以及為什麼《戰馬》可以擊敗《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Dragon Tattoo)、《利益風暴》(Margin Call)、《鍋匠,裁縫,士兵》(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以及《總統殺局》(Ides of March)等片而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原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