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頭版新聞:紐約時報風雲--Page One: A Year Inside the New York

纽约时报头版内幕/头版:纽约时报的一年/第一页:纽约时报的一年

6.9 / 3,124人    92分鐘

導演: 安德魯羅西
編劇: Kate Novack 安德魯羅西
演員: Sarah Ellison Larry Ingrassia David Carr 喬瑟夫坎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黑色鏡框

2012-02-18 04:53:56

紐約時報的堅守


                                       紐約時報的堅守
                       ——一個中國新聞人看完本片的告解
       是的,我崇拜紐約時報,我需要在一開頭就表明,這篇文章不假裝公正客觀。
    對英語讀者來說,時報意味著嚴肅的時政、外國、藝術報導,意味著美國東部菁英(中西部鄉巴佬:止步),意味著「美國檔案」(即使世界末日來到,時報也會記錄下這一刻),意味著絕對的權威(時報說了什麼事,什麼事就是板上釘釘了)。
    對一個學新聞,後來又真的做新聞的中國新聞人來說,時報是新聞啟蒙教育,是和國內報紙截然形成對比的專業主義,是優雅的寫作,是一家報紙所能達致的聲望的頂峰。
    2010年底,我站在紐約時報的那扇玻璃大廈的街對面久久凝視,想像著裡面是怎樣的場景,進進出出的記者們是不是自我感覺非常良好,newsroom里編輯和記者怎樣圍繞著一個選題爭得面紅耳赤——當然,這都是fantasy了。
    感謝這麼一個紀錄片的存在,能讓我等對這家百年老報垂涎已久者隨著攝影頭進去一窺究竟。影像看似瑣碎,但實際上邏輯有自。大衛•卡爾是貫穿全片的主線,時報的「媒體報導部」是本片關注的主體(選擇這裡既是記錄時報,又可藉機呈現美國傳媒界正在經歷的產業革命,以及時報在其中的位置,這一選擇不可謂不用心),通過維基解密、新型新聞網站的衝擊、時報要倒閉的傳聞、論壇報集團的倒閉等幾件事展示時報在滾滾新媒體技術洪流前面臨的艱難選擇。
    看過該片的人會領悟到,在紙媒vs電子媒體的背後,真正在互相衝撞、互相撕咬、互相牴牾的是兩種理念,一種理念(以大衛•卡爾為化身)認為報紙也許會死,但新聞業會永存,公眾仍然需要專業的新聞工作者採集、對比、甄別、條理化錯綜複雜的新聞事件,新聞專業主義會永存,因為新聞永遠應該平衡(balance)、公正(fair),不攜帶私人議程(agenda);另一種理念(以阿桑奇、Vice、newser、gawker的建立者,bloggers為代表)認為傳統的新聞理念已完全過時,這世上還有報紙、甚至還收費,簡直是不可理喻的事。在此片中我們會看到這兩種理念隨時在交鋒,高潮就在卡爾舉起一張全部被挖空的newser頁面,現場笑聲一片時。(BTW,well done! Carr. U R so sexxxy!)
    實際上,即使在時報內部,兩種理念的交鋒也有體現,布萊恩(那個胖子)正是新理念的代表:他本是一個部落格青年才俊,被時報挖過來做記者,24小時浸透在新媒體環境中。而卡爾討厭twitter,不知一堆人在那兒嘰嘰喳喳有何意義。這裡我實在忍不住要誇獎這段剪輯:布萊恩在學校講他的理念,接卡爾神經兮兮地對著鏡頭說他懷疑布萊恩是時報安進來毀他的機器人,接卡爾在野外聚會中暗自跟布萊爾較勁兒。
    我們看到時報其實不是對新技術不聞不問,保持自己的傲嬌,而是全力迎接新媒體(Carr:」 Times is fully engaged in this revolution」),但我們也將看到時報一貫自豪的「公正」、「不被特定議程裹挾」是如何成為它在新媒體時代的最大一筆負資產(liability):當維基把視訊po上網時,時報的記者反覆比對原視訊和網上視訊,認為維基刻意剪輯了視訊,讓公眾的同情毫無保留地傾向被殺害的伊拉克人;阿桑奇說journalism對於他只是一個工具,他是記者,但更是活動分子(activist),他的目標是正義,而不是平衡客觀,時報顯然不能認同這一觀念;部落格作者說他從不在意自己有agenda,而時報卻出了朱迪•米勒這樣的記者(卡爾聽了顯然很生氣,指出一粒老鼠屎不能抹殺那麼多勤勤懇懇的優秀的時報記者。想想朱迪•米勒若是普通部落格作者或是普通報紙記者,who care?)
    在這裡,我們看到抽象的「平衡」、「公正「原則是如何日常化在時報記者編輯的一言一行中的:NBC已在信誓旦旦地宣稱美軍已全部從伊拉克撤軍,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時報的編輯記者卻能穩住陣腳,對其真實性反覆核對——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家百年老報是如何珍惜自己的」公信力「。那絕對不是只是嘴上說一說(BTW,建議中國所有新聞學子觀看此片,他們會在這裡明白「平衡」、「公正「是什麼意思)。
    但有多少公眾會理解時報的堅持?大眾需要娛樂,而不是教育,需要痛快的對錯判斷,而不是曖昧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大眾甚至在新聞網站上看到時報的好文章而渾然不知那出自時報;另一些人則如論壇報的老闆那樣,討厭時報的那股正兒八經的酸腐氣,斥責他的下屬「別給我擺出那副新聞臉來!「
    所以時報終究還是在被免費資訊寵壞了的讀者面前敗下陣來,在新媒體時代風雨飄搖。目睹時報被裁撤的員工收拾東西,離開自己進來時就沒想出去過的公司真是令人心碎:他們真是從此就找不到工作了嗎?我想不是的。他們實在是太愛這份工作。而我印象尤深的是時報的老執行編輯比爾•凱利在計程車里說「news organizations that deploy resources and really gather information are essential to a functioning democracy. It just doesn』t work if people don』t know.」窗外是燈火閃爍的紐約街頭,凱利眼角似有淚光。讀書時在新聞課本上幾次見到這句話,只有這次,我感到一種「無人會,登臨意」的心痛。
    仔細思索,會理會導演要傳達的更進一步的思索:純粹的自負盈虧的商業模式真的可以維持一個獨立、嚴肅而負責任的新聞界的發展嗎——如果公眾並不願意為高質量的新聞買單的話。如果時報都不能,還有哪家能?新聞是商品,但它不單純是商品,更是公共產品,就像卡爾、凱利反覆問的一樣,如果時報沒了,結果是什麼?
    當卡爾在演講會上問「有誰會為時報的倒閉傷心?」時,我還真捏了把汗。好在不傷心的是少數,大部份人還是舉手錶示會惋惜難過。
    我也是。你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