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倭寇的蹤跡--The Sword Identity

倭寇的踪迹/TheSwordIdentity

5.4 / 692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浩峰
編劇: 徐浩峰
演員: 于承惠 宋洋 趙圓圓 馬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陳平

2012-02-18 21:01:33

《倭寇的蹤跡》粗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完《倭寇的蹤跡》我便立志:今後但凡有像本片一樣的有主創闡述外加觀眾詰問的展映機會我定要緊緊抓住,估計也只有這樣才能把片子本身真正還原。很多電影雜誌都對電影有過度解讀的嫌疑,明明是漏洞卻說成是風格,明明是裝逼卻偏要說成是高深。倘若我以後有幸能執起導桶,可萬不能出現今天令我痛心疾首的錯誤。
     按照老祖宗的規矩,批評別人之前是需先表揚幾句的,如此一來不至於使被批評者下不了台,在中國雖然底下儘是殺戮但面上始終都是需一團和氣的。我認為本片的最大優點是配樂,沒記錯的話全片都是有音樂的,大有與國際接軌的味道,甚至有點像國內的油價接軌過了頭。導演很重視音樂對電影氣氛的烘托作用,這比一些國內同行強出很多,而且技術層面上運用的也比較到位,成功實現了電影配樂的基本功能。第二個優點是畫面風格、動作風格與電影前半部份「戲謔」的敘事風格很搭配,清冷的畫面加上動靜分明的動作風格顯示出的死板、陰冷且自以為是的社會風氣同幾大高手都被毛頭歌妓打敗的搞笑鬧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果本片能這樣一直堅持到最後倒也能成為一部不錯的諷刺劇。
     終於能講講本片的不足了。
    本片最大的問題是:風格不倫不類。
    本片導演可能受「作者電影論」的荼毒很深,這估計也是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通病吧——大家視戈達爾、特呂弗、安東尼奧尼等個人電影大師為鼻祖,花大量時間系統研究這些人的個人風格、敘事手法等,並妄圖在自己的每一部電影中都創立自己的所謂個人風格。但無奈文化背景、成長環境實在差異巨大,大師們的手藝幾乎無人能夠完全融會貫通,而大家自身的文化積累又及其淺薄不足以支撐起自己的個人風格,於是到頭來就只能對那點好不容易學來了的皮毛依葫蘆畫瓢。其實只依一個葫蘆畫一個瓢倒也有成功的範例,如《瘋狂的石頭》,但本片錯就錯在依幾個葫蘆只畫一個瓢,而且畫的過程中作者還夾帶了一些私貨,如此這般這個瓢不畫走樣就怪了。
    那本片中雜糅了哪幾個「葫蘆」呢? 第一.以杜琪峯《槍火》為代表的古龍風格。國外類似的電影有法國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純粹的古龍風格是挺好看的,大多數電影畫面截下屏來就是一張很好的擺拍照片,很有質感;全片以靜制動,靜的部份張力十足;動的部份凌厲迅猛,令人目不暇接。但本片中該風格走樣了,具體體現在動的部份不夠激烈兇猛,不能令觀眾有酣暢感。以《槍火》為例,靜的部份靜的都有點恐怖:演員是靜止的、聲音是靜止的,甚至出現的一點動的事物都是為了突出靜的張力,觀眾其實已經被告知接下來肯定會有激烈的衝突場面,在如此的心理預期下觀眾再看到激烈得打鬥後就會有酣暢淋漓的滿足感,就像某人一直在期待一個精彩的演唱會最後如願以償了一樣,觀眾會很開心。本片中靜的部份的功能雖然基本達到了,但動的部份顯然未能滿足觀眾的期望,就像期盼了很久的演唱會雖然終於出現但不夠精彩那樣,觀眾當然會很失望。而且靜的部份導演還夾帶了一些私貨,有些地方完全是為了擺造型嘛,那些造型還擺的十分噁心!第二.王家衛風格。筆者在看片的時候就覺得有些段落有點自說自話文不對題,這種手法似有王家衛的風格但又不是太像,後來交流環節主持人介紹導演背景的時候才知道可能是導演在跟王家衛共事的時候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吧,但導演只學到了王的「自說自話」部份,「小資情調」完全不見了。第三.哲學探討風格。本人才疏學淺不知道這種風格是誰首創的,甚至不知道在國內源起於何時,只知道這種風格若走上歧途破壞性巨大,這種走上歧途的風格一般出現在電影的最後部份,經常能活生生的把一部基本合格的商業片給拉到裝逼文藝片的道路上,而且其探討的多為「生命」、「人生」等看似高深的人生哲學問題,並常令主人公以雲山霧罩的口吻說出,這招總能令觀眾丈二摸不著頭腦而且能把不少觀眾給唬住。當年筆者剛看完《無極》時就是如此這般,當時看的是首映,相關惡評尚未出爐,剛一落幕筆者就想破口大罵,但眼瞅周圍一行人莫不是若有所思狀,於是竟開始自我懷疑起來,「是不是我悟性太差沒看明白?」,想起影片開頭滿神那幾句似乎頗有哲理的話我的疑慮又加深一層,於是趕緊收口如眾人一般開始默默起來,記憶中那天整個首映場上沒人說《無極》一句壞話。但觀眾的智商是很高的,等大家都回過神來之後惡評就開始如潮了。本片的哲學探討風格就走上了歧途,縱觀成功的哲學探討風格電影無外乎只有一類,就是電影所要告知的哲學內容都是蘊含在主人公的行動中或者是蘊含在故事中的,需要靠觀眾自己去發現、去體味、去提煉。縱觀走上歧途的哲學探討風格也只有一類,就是所謂的哲理都是從各式各樣看似讀懂了人生的人物嘴裡以自言自語或者諄諄教導的口吻說出。媽的,現在的觀眾無不受應試教育殘害聽大道理聽吐過好多會,進了電影院還要聽你講大道理?!
    本來一部電影中揉進去多種風格就是很危險的,非有大師級別的人物不能做好,況且本片中揉進去的風格都是走了樣的,這就註定了本片定會慘不忍睹。
    第二個問題:情緒不連貫。首先是主旨不連貫帶來的情緒不連貫。電影更像是短片小說,以只有一種情緒為好,若雜糅進去多種情緒最後就會令任何一個都照顧不到。本片中除了比武這一主要調動觀眾神經的線索之外,還插進了多個其他的小故事,若說第一高手行善、第一高手與續絃的恩怨情仇跟故事主旨還能算有關的話,那進屋差點誤嫖、一武生與三歌妓跳舞、三歌妓與海盜防之間的故事等等跟電影主旨到底有什麼關係?觀眾好不容易醞釀起來的感覺總是被這些插科打諢式的招惹給打的灰飛煙滅。其次是真實性不足導致的情緒不連貫。若是馮小剛的小品式電影或者是香港的無厘頭電影,觀眾本不需要什麼情緒,因為看這些電影觀眾不需要入戲,看的是熱鬧。但本片需要觀眾進入角色,進人人物內心,需要觀眾具有一種情緒也就是入戲。但是本片出現的各種真實性問題屢屢把觀眾活生生拉齣戲外使其意識到自己是在看一部電影。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⑴語言上,既然整片以白話文言文為主就不要出現「我們不是壞人,只是起了邪念」、「別怪我們,要怪就怪文化」、「測試體力」等現代語言。而且是如此的雷人!⑵人物性格轉變上,為什麼跑了的左都史後來又回來了?他的心裡是如何轉變過來的?⑶稍有知識的人都知道信奉伊斯蘭教的維族姑娘根本不會如片中描寫的那麼乖張和輕薄的。還有本片中帶有明顯的民族侮辱成份,筆者提出抗議!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