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铁娘子坚固柔情/铁娘子/铁娘子戴卓尔夫人传(港)

6.4 / 113,727人    105分鐘

導演: 菲麗達羅伊
編劇: 艾比摩根
演員: 梅莉史翠普 吉姆布洛班特 安東尼海德 李察葛蘭 羅傑亞蘭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四維九生

2012-02-18 22:42:42

"I will NOT die washing dishes in the kitchen!"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到最後瑪格麗特在廚房裡與一般家庭主婦無二般地洗杯子,我很害怕結局是她當初自己的一語成讖,說著"I will NOT die washing dishes in the kitchen",卻恰恰如此離開人世.大概我是個悲觀主義者,或者其實內心不夠相信一個女性終究可以自始至終地不理睬世俗的一切阻撓,不僅倔強地不從於任何基於性彆強加的標籤,而且時時直白地點出這樣標籤的荒謬之處.

幸而瑪格麗特想到了什麼放下碟盞,該幹嘛幹嘛去了,"business as usual".

並不是說女性就不能下廚房就不能做一個默默支持男性事業的人.在我自己看來,沒有人能幹涉別人對自己做的知情選擇,就如同沒有人能夠將泛泛無意義的標籤強加在個體身上(習慣被所在集體標籤的我們該是有多習慣標籤化呢),尤其是當這些標籤的來由碰巧是人類歷史上某個性別佔據了生產工具因而有話語權.

只是我這樣想著,卻會自然地在生活中自我審查自我妥協.如果我自己都沒有辦法做到,又有什麼資本去說別人應該如何如何? 大家都一樣的面對現實,然後規避風險,然後去做一個符合社會期望的人.


心情低落了許久之後看這部電影很勵志.從小到大被其他女孩排擠的瑪格麗特該要多大勇氣和信念堅持到牛津,而這只不過是個開始.電影好在沒有簡化一點她所遇到的阻力 - 來自男性的或者不來自男性 - 然而瑪格麗特堅持己見,一次次勇敢地直面和應對質疑.

性別從來不是她的藉口和倚仗.或者說,她認為不是.既定的男權社會固然給女性造成了先天的不公,但是就像自我審查,許多時候,限制也是女性自己給自己圈定的."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只有當一個人自己"care more about what I say, rather than how I say it"的前提下,才有能力響亮地對對方說出這句話.


看的時候會想,King's Speech vs Iran Lady.一個要戰勝內心的恐懼(和外在的壓力),另一個要戰勝外在的阻力(和內心的恐懼).但是敘述方式何其不同.喬治國王面對的外界質疑不夠多嗎?瑪格麗特面對的內心鬥爭不夠多嗎?但是我們看到的兩個電影,一個濃墨重彩在國王一個人的拚搏戰鬥,另一個女首相的刻畫是通過她與其他人的關係 - 與一個男人和另一群男人的關係.是因為國王的演講要講的只是一個故事而瑪格麗特要說整個政治生涯嗎?那麼胡佛呢?一個極度自負的政治家,講述他的一生的電影是如何塑造他的呢? 是他不斷地回憶自己如何一手遮天翻雲覆雨打造了中情局,在每一斷回憶裡他都是主角,哪怕他的愛人和他表面上的愛人幾乎都可以被隱去,都是他的註腳.

回過頭看瑪格麗特,電影在強調強調強調她是一個人,從1979年之前到1990年一直是以匹夫之勇敵對萬夫.這大概是事實,卻未必是瑪格麗特的煩惱.只怕事實會成為藉口和不作為的動力,那女性就沒有其他人能責備了. 也許在從小到大的環境影響下,更多的女性確實會被她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來定義,但是如果自己本身不在乎被標籤,更重要的是不因為自己被標籤而加倍地標籤其他人,一定程度上又有何懼? 又有何怨?

哪怕是在別人耳語你是"grocer's daughter"的時候,你也完全可以不吭不卑地提聲讓他重複一遍,然後用自己的理論將其辯駁.

因為自己是個女人就降低智商和能力的要求,難道不是正是因為對方是個女人就低估其智商和能力的翻版嗎? 是,想要家庭,想要愛戀,但是想要感情生活的又不是只有女人.

該幹嘛幹嘛去了, it's business as usua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