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午夜巴黎/午夜巴黎(台)/情迷午夜巴黎(港)

7.6 / 451,036人    USA:94分鐘 | Argentina:100分鐘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演員: 歐文威爾森 瑞秋麥亞當斯 麥可辛 瑪莉詠柯蒂亞 安卓亞布洛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cifer

2012-02-19 04:48:24

活在當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巴黎很美,藝術家們很范兒,美女們很養眼,在這些美麗的外衣下,則是一個簡單的命題——活在當下,勿戀過往。
美國入伍迪艾倫終於拍了巴黎,開影3分鐘他用明麗的鏡頭在舒緩的音樂中帶我們遊了巴黎,優雅恬靜,慵懶輕曼,令人眩暈的美麗。

可惜攜未婚妻游巴黎的男主角卻有點心不在焉,醉心於巴黎的靜雅仰慕前人的「風流」希望能定居巴黎進行真正寫作的藝術家卻有一位不關心其才華離不開都市喧囂又附庸風雅的未婚妻,如果這還可以忍受的話,看不上女婿兼有控制欲的右傾岳父母大人及某位恰逢其會酷愛炫耀自己博學,口頭禪為「if I am not mistaken」的男士就讓他受不了了,大為光火又感覺自己帽子將會變綠的作家為了排遣鬱悶只好一個人在午夜閒逛。

也許是精誠所至——時光隧道把他帶到了他最欣賞的「Golden Age」,20年代夜晚的巴黎,酒色才氣,原本看上去有點木訥的他就像迷路的孩子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樣舒適自在,他和一時的俊彥們把酒言歡談天論地喜不自勝.確實,對於一個藝術家,還有什麼事情比和海明威討論女人和寫作,和畢卡索討論畫畫,和達利討論美更讓人激動的事情呢?
他找黃金時代最優秀的評論家指點自己的作品,遇到自己喜歡又喜歡自己作品的「藝術果兒」,事業愛情雙豐收的男子不禁真的愛上巴黎愛上了黃金時代,甚至不禁希望自己能生活在這個心中的「完美世界」。

幸好,他看到了另一個「自己」——那位藝術果兒痴迷於19世紀的美好年代就像他痴迷於20年代的黃金時代,他迷戀海明威畢卡索,她迷戀勞特累克高更德加,更令人驚奇而毫不意外的是——1890年代的藝術家們在抱怨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是如此的平庸,生活在文藝復興年代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
受到這樣大的刺激,一直焦慮迷惘搖擺的他頓悟了——過去並不更美好,現在也並不那麼糟糕,他對現在的厭倦並不是因為現在的乏味而是因為他已經習慣了他的時代,黃金年代就像某個旅遊勝地,偶爾去一次和在那裡生活完全是兩回事,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可是,過去終究虛幻,現在才是真實,生活要繼續,生活要真實,就要活在此時此地,而非彼時彼地。

其實,這位作家迷戀過去的時光是非常自然而可以理解的,其一,時間讓過年的時光成了傳奇,其二,回到過去他再也不是一個小人物,而是一個神。

黃金年代就像他書中的那家懷舊之店,裡面的每一件商品在那個年代是如此平庸平凡,時間減去了她們的艷光卻增加了她們的神韻,在對的人眼裡,她們承載了回憶雕刻著美好,靜靜地講著光陰的故事,他們又如此稀少,幾十年前幾百年前的人物大多化為塵土,存世的萬中無一,如釀酒,五穀雜糧和水發酵陳釀,存個百年,滿滿一罈只餘一杯,這酒自然就成了酒中仙品孤品。

人都希望做神,回到過去就是神的一種,因為只有神能知過去未來,尤其是像他這樣在「現在」不自信的普通人,他這樣一個文學後進無名小卒何德何能和這些藝術銀河中最閃耀的明星們親密接觸言笑晏晏,更不要說得到這位在海明威畢卡索等巨匠之間碾轉的絕色垂青了,所以他激動不已留連忘返——他就在歷史中,甚至還就在創造歷史。

不過美酒雖好,卻少飲即可,少才顯得美顯得珍貴,少才回味無窮,狂飲濫飲不說傷身傷心,起碼也是牛嚼牡丹。從這個角度看,這位美國人也算是有慧根的人,一朝覺悟就全身而退,或者小有遺憾,終究是活在了真實的當下,他的寫作步上了正軌,他的Muse也適時出現。
Good luc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