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lacker

2012-02-19 09:13:58

Captain has made it



        在看到最後一幕戲之前,哀傷地以為這會是一出活生生的悲劇,以最殘忍的結局來控訴無情生猛的現實對理想的摧殘。看到最後一幕戲,發現原來導演不是那麼的殘忍,心中仍存有溫情,給觀眾仍留有一絲希望,雖然在劇情中這種希望顯得有些不給力。
        有了最後一齣戲作結尾,我們可以說,Captain在教育上是成功的,雖然如果去掉這幕戲Captain可能就成了絕對的失敗者,不管是在教育孩子上還是在自己的事業發展上抑或自己內心的教育事業對理想的追求上。
        Neil自殺的原因。第一、父母根深蒂固的功利主義至上思想,兒子的人生道路由父母獨裁,沒有一點溝通商量的餘地。第二、從小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Neil形成了一種畏縮的性格,視父母為絕對不容冒犯的權威,同時又孝順地深刻地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對自己事業發展的良苦用心。第三、不足以強烈的理想主義衝動,沒能最終衝破各種束縛,只留下一句「I've got to tell you what I feel」就沒有下文了。
        Captain的教育思想:鼓勵他的學生們要敢於去追求內心所追尋的理想,去衝破就有觀念嘗試從新的角度去看問題,能承受住外界的壓力敢於與眾不同等。Captain的幾堂課也是現在受奴性教育的我們應該好好上的課。以下是Captain的語錄,他的教育思想,我們從這些語錄里可觀其大概。
        Captain台詞:
        "Just when you think you know something, you have to look at it in another way."
        "Even though it may seem silly or wrong, you must try!
"
        "Now, when you read, don't just consider
what the author thinks...
" "consider what you think.
"
        "Boys, you must strive to find your own voice.
"
        "Because the longer you wait to begin, the less likely you are to find it at all."
        "Thoreau said, 「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Don't be resigned to that.Break out!"
        ……
        (這些事從百度知道Ctrl+C的台詞,還有好些,未全部列出。)
        單從Neil死亡這件事看,Captain的教育無疑是失敗的。Captain的這幾堂課激起了Neil對演出的強烈持續的衝動,演出的成功又強化和這種追求夢想的熱情,演出是他的夢想,是他的生命,當獨裁的父親摧毀了這個夢時,在他看來也摧毀了他的生命。So,he chose to die for his dream.在他選擇為夢想而死亡時,顯然遺忘了Captain關於Nuanda校報事件的話:"There is a time for daring, and there is a time for caution.And a wise man understands which is called for."做出死亡決定的Neil此時絕不是一個wise man,既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沒有讓實現父母的夢想。
        在此,導演鏡頭一轉,扭轉了悲劇的趨勢,到電影最後的結局,Death Poets Society剩下的人也都成了wise men.試想,如果他們每個人都拒絕在指控書上簽字,最終淪落到和Nuanda一樣被開除的境地,卻未必是對他們的人生好處的,考慮到他們還需要更多的知識更多的人生閱歷來豐富自己,來增強自己的判斷力,拒絕簽字確是不明智的。就如,現在我雖然憎恨中國現在的功利死板的教育制度,卻仍然勸還在中學的孩子們要去好好學習,上學是必須的,但在上學過程中在中考和高考的壓力下,在父母老師的壓力下,在功利主義橫行的社會中,我們仍可以以一種更好的方法去突破,去實踐Captain的思想。就如在哈佛畢業的,最近卻在球場上爆發的Linsanity。在適應現實同時,繼續追尋理想的腳步,確是當下情況下最好的選擇。
        電影最後,學生們站到書桌上送別Captain,從他們堅定的熱情澄明的眼睛裡,我相信他們在未來會處理好枯燥甚至是無理的學業負擔,同時,Death Poets Society會以各種形式在他們生活中繼續。至少,在最後一幕,他們在現有體制中做到最好了,給了Captain最後一份送別的禮物一份感動,(成為Captain繼續實施理想教育的精神動力);畢竟罰不責眾,即便是按苛刻的校規,上課站課桌上也不至於被開除。感概於導演最後一幕戲的匠心獨運,成為整部電影的點睛之筆。
        
        附:
一個華裔美國人眼中的林書豪:當所有華人都處在夢與現實之間
        可能你從我的姓氏中已經可以看出來,我是一個亞裔美國人。我很小隻,而且有時我很不張揚、很溫順。和Wesley Yang(前文引述的一名亞裔美國作者)一樣,我對我黃皮膚的膚色並不總是覺得很自在自如。但是這個週五的晚上,在林書豪對陣洛杉磯湖人對的比賽中,我感受到一種引力。他的每一次觸球都會讓我情不自禁的站起來,並且心中充滿著自豪感和毫無修飾的激動。我從未叫喊得如此聲嘶力竭,我也記不得自己上一次為一場體育比賽而落淚是什麼時候。無論是否已經被大家強加到他身上,林書豪的肩膀上承載了幾代亞裔美國人的希望和夢想。我很難再想出來另一個這樣的歷史瞬間:我們作為一整個社群,因為我們是亞裔而如此自豪。
        已經沒有人知道應該對林書豪有怎樣的期待了。本該是一場一邊倒的比賽(對陣湖人),變成了一個奇蹟。我們不知道林書豪能夠繼續這樣的表現多久;但對於所有他過去的這段表現多多少少有些懷疑的人們(包括我在內),他的表現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們的懷疑無疾而終,幾乎是用各種事實的證據逼著我們去相信他。
        這個現象的背後大家不只是在慶祝記分牌上的得分,不是嗎?什麼是Linsanity(瘋狂的林想像)?他如何影響了亞裔美國社群、和全世界的亞裔移民?林書豪讓我們看到了什麼?
        林書豪成為了過去的一週Twitter上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但最讓我驚訝是那些試圖將林書豪和姚明聯繫的評論。不,如果姚明給NBA所留下遺產是一本書,那麼林書豪並不只是一頁附錄。不,瘋狂的林現象也並不會讓姚明在聯盟中的時光被人遺忘。沒有人可以替代姚明作為一個大使對這項運動所起到的作用。也沒有人可以複製姚明身高7英尺6英吋卻還擁有的優美的低位技術。姚明從來都只是一個個別現象。然而儘管他一直都只是他自己(還有誰能說要「夢想成為姚明」呢?),但是你不可能將姚明和中國分開。他的意志是中國的意志。他的努力代表著中國的努力。他被培養起來是為了他的祖國服務(舉國體育),並宣傳他在這個世界上的兩個所愛:他的國家、和籃球。對於我來說,林書豪所包含的含義不一樣。
        「你是美國人!「我的父母總是這樣告訴我,用微笑但帶有嘲諷的語氣。是的。我是美國人。我出生在加利福尼亞,我的國語說得並不是很好,而且我從未去過亞洲的任何地方(儘管我很願意去)。在我還小的時候,我接受了許多基本的亞洲文化理論的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是孝道。尊重你的長輩,不要讓他們失望。他們做出了你可以想到的所有的犧牲換來你現在生活在美國的這樣一個黃金機會。他們辛勤地工作,祈禱,並曾經為你流下了血和淚。不要浪費時間。努力工作,學習,鍛鍊,成為一個很好的人。我曾經見到我父母失望過一次。我再也不想見到那一幕了。我們了解到為了自己和家庭可以過得更好,我們必須做出犧牲。這當中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我們自己夢想的消失。
        但我是美國人!要是沒有了夢想我還有什麼呢?那些「高級」的職業是亞裔父母評定好壞的黃金標準。這些職業收入穩定,是光環的標識。而且他們永遠在招人。但我們並不都夢想成為醫生、律師和金融分析師。對於那些並不能很好地被嵌到這些「模具」裡的人來說,我們深陷危機。我們在一場拔河中掙扎:一邊是植在我們基因中的華人的傳統—我們要遵守的孝道和我們履行我們家庭的意願的責任,另一邊是我們的夢想。我們中的一些人從未在這場拔河中找到平衡。有些人在一種削弱人們意志的務實主義中忘卻了他們的激情,有些人狠心地拋棄了所有我們祖先的傳統。但我們中的一些人找到了這個平衡點,來平撫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林書豪做到了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他是那麼重要。他證明了,有另一種方式。看到林書豪切入到內線,並在一群躍起的巨人的防守下得分的時候,我們很難想像他還能在人生里做些什麼別的。但這個故事也有有過機會變得完全不同:在過去的這一週前,存在在林書豪的整個籃球生涯中的,只有週期性的、如慣例一般的被輕視和被忽略。他完全可以離開這一切。我們都知道他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但他有堅持自己夢想的勇氣和決心。而就是從這一點開始,種族優越感漸漸地消失,他的故事開始顯得那麼的純粹。
        林書豪是謙虛的、是自律的、是有精神力量的。他也是無畏的、進取的、有創造力的。他已經找到了他表達自己的模式以及他對於成功的定義。無論他今後成為一個真正的NBA明星,還是打破了他的水晶鞋、回到替補板凳的末端,對我來說都不重要。Ethan Sherwood Strauss或許是對的。林書豪的存在可能永遠都只會限於「林書豪」這樣的一個標誌—但這只是因為這個標誌完全沒有偏離「林書豪」這個人。是的,他激勵了整個亞裔美國人社群;是的,他改變了美國人對於典型的亞洲拼命三郎的描述;但是,林書豪帶給我的最大的啟發是他對於自己的能力的那種自在、以及他在與一群世界上最好的籃球運動員在一起時對於自己所處的位子的那種自如。儘管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告訴我,要相信不同文化決定了不同的對成功的定義,但是現在我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更相信:我們有能力給自己的成功寫下定義。如果林書豪已經證明了什麼,那麼一定是「忠於自己」有多麼的重要。
        林書豪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生命中那些我們不曾真正相信的可能性。
        我是一個亞裔。我是一個美國人。我很小隻,不張揚、很溫順。但我有我的聲音,我有我對自己的掌控權。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自信地展示這個聲音和這份權力。就像林書豪那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