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扁畐俠

2012-02-19 20:47:08

鮑勃之死


看完電影我才發現「神槍手之死」這個中文名有多麼的辭不達意,要嘛是出於商業考慮,要嘛譯者根本是反三俗的對象。整個故事更像是在說「鮑勃之死」,只是布特太過耀眼,讓大家產生了先入為主的錯覺,就好像《博擊倶樂部》的主角其實是愛德華諾頓。應該說英文原名「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詹姆士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
」是確切的,消除了整個觀影帶給我的文不對題的困惑。每個普通人,更多的是內心虛弱者都需要一個自己痴迷的偶像來壯大自己,這麼說來鮑勃是一個內心自卑者。從電影中來看,尤其是電影的後半部份來看,鮑勃這個人並不差勁,智商不低,容貌不差,但電影后半部的鮑勃並不能擺脫自己前半生的性格特點,有些東西是很難去掉的。極端自負之人必有自卑情節,這只是一種外化的平衡,平衡是最重要的,因為平衡是常態。那麼,鮑勃的自卑從何而來?也許是他成長的環境,他的聰明使他並不願成為和別人一樣的人,所以他總是試圖表現得與眾不同,而表現得與眾不同必然帶來別人的嫉恨,從而對他進行諷刺和欺凌,而他的家境和身體和性格特點並不能把這種外在負作用轉化成正作用,所以循此以往,鮑勃變得自負又自卑,猶豫不覺,吞吞吐吐,無力又冒進,這樣的人總是讓人覺得厭煩和不安,那麼誰又能喜歡他、接受他?換來的只會是更多的諷刺和欺凌。於是鮑勃就成為了我們在電影中一開始看到的那個鮑勃。飄忽的眼神,吞吐的語氣,激進的內容,懦弱的外表,真的是很欠扁,真的是不喜歡,真的是可憐又可厭。是的,他的表哥查理對他還不錯,但查理並不是鮑勃想成為的人,查理的友情和親情並不能滿足鮑勃。所以他崇拜這個神一樣存在,高高在上的傳奇匪徒——詹姆斯傑西,收集他的一切,幻想成為他,這讓他覺得不同,覺得安全。但是當他真正接近了傑西,才發現他並不能得到他一直幻想的東西,他並不能得到同等的對待,在和偶像一起搶過火車,聊過天,抽過雪茄,看過偶像洗澡後,和偶像生活過後,他終於發現,他根本無法成為傑西,甚至不能得到傑西的一點賞識和肯定。於是絕望,絕望之後帶來了瘋狂,為了自我實現,鮑勃開始了癲狂表演,殺死自己的同夥,和警察合作,不過從警察那裡他得不到尊重和認可,只是被利用的羞辱,最後反而弄得眾叛親離,越陷越深。但是我們的鮑勃很享受這種感覺,直到傑西又找到他,「傑西也不過是個人」,一方面期待和傑西平等,一方面又生活在背叛恐懼中,鮑勃最終選擇了「弒父」,殺死傑西,從背後開槍。而一向謹慎的傑西早已厭倦了自己長年來的生活,在鏡中發現指向自己的槍口時並沒有感到意外,而且沒有任何應對,這更像是一種意料之中的等待,在一種半合作的狀態下完成了鮑勃的暗殺。鮑勃一舉成名,日復一日地在舞台上表演自己的背叛,從而對抗內心弒父般的恐懼。當公眾對傑西的神化和對自己的鄙夷越為越強烈以後,他的內疚反而變得輕淡了,他開始變得溫和、從容,甚至過上了結婚生活。這個男孩終於長大成人了,但他的故事卻結束了,因為別人早已把他當作了暗殺的對象,需要通過「暗殺」別人來出名和自我實現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比比皆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