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非年
2012-02-20 14:36:02
一道推理偽裝的愛情題的隱性自殺事件
已是極怕看到黏黏膩膩的愛情片了,在一名好友的推薦下看了這部偵探推理片,據說是很寫實,可操作性很高的『完美殺人』佈局,看完的狀態是淡淡的,也會有疑惑。
比如,我不是特別能理解這個天才的數學家如此兩點之間擇其曲線的佈局。如果他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掩蓋母女倆的『犯罪』,那又何必在周密藏屍的前提下再大費周章的犧牲另一個無辜的生命來達到掩飾犯罪時間的目的?
可以遇見,如他這樣聰明的人,屍體處理得當,徹底銷毀,不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拖延屍體發生的年份,他甚至也已經做了,這裡從他自信的面對湯穿的推理並勸他放棄找屍體能窺見一二。要知道,拖延屍體發現的可能或者不發現,時間越久,犯罪證據就會越少,破綻被發現的可能也會越少。對罪犯也越有利。只要沒證據,最多日後按照失蹤人口處理,怎麼也不會按照謀殺等刑事案件來立案的。既然如此,後來製造屍體,掩埋屍體,偷自行車,旅店老闆報案,製造母女不在場的證據,指揮母女倆應對等等複雜的程序又是何必?
何況,可以看到,石神尚且可以找到一具無名屍體誤導警察偷梁換柱成功,也不被發覺看來警察的數據分析庫里是絲毫沒有被害人的DNA記錄的。如此,也就是說就算日後僥倖發現了具腐臭的屍體,又如何證明該屍體就是眾多失蹤人口的『前夫』呢?又如何牽扯和聯想到他的家人呢?
石神觸目驚心的毀屍本身就是一個有點挑釁社會,擺在檯面上讓警方不得不注意,市民不得不戰慄的惡性事件了。毀指紋脫衣服等一系列舉動吸引刑警的注意而不是大事化小,吸引失蹤人口調查科的注意,該策劃本身就承擔了很大風險。
可能有人會嘲笑藏屍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那麼,記得影片結尾那段,也是石神和於湯穿最後的對決,他面對湯穿的推理說,這只是你的假設而已,在沒有證據證明前都不過是假設而已。湯川回應,只要找到那具屍體,那麼假設就可以被證明。那麼石神的局都不攻自破了。由此看來,石神的一切佈局前提就是那句屍體一定不會被找到。
很多『善解人意』的fans替原作者替編劇為這『大費周章』的殺人佈局邏輯的合理性去買單,於是面對疑惑紛紛作證殺人藏屍不被發現是不可能或者很難,那麼,這樣的解釋本身不就和編劇作者佈局得以成立的前提矛盾了嗎。
以上關於藏屍,再回到殺人 。
殺人是否必要,也是需要論證的,比如反證法,有些人解釋說這樣安排是為了讓母女倆脫罪,我想說如果一開始所做的一切都朝著無法讓警方定罪懷疑母女倆來安排又何來脫罪必要之說?又者說,這樣目的是為了不讓她們生活在恐懼中,那怎知頂罪的做法就不會使她們惶恐並恐懼又被翻案?如果按照那些給予給母女倆心理素質想當然的假定成立的話。因此,這種說法多少有些牽強,何況,只要處理得當,要徹底銷毀也不是不無可能,事後候簡單有說服的解釋不一樣可以消除其內心怕被揭而恐懼的可能.
又者說佈局殺人的必要以及方案設定的前提是讓母女倆說實話以減少破綻。 且不說如此佈局反而讓警方懷疑為惡性殺人案更加注意留心的死者的社會關係增加對話的可能,且說,即便佈局從一開始懷疑女主的時候,女主也已經說了假話了(比如問她最近有沒有聯繫死者她說沒見過)這又何解?既如此,何不直接讓屍體消失最多按照失蹤人口報案,沒有找到屍體所以苦無證據無法立謀殺或刑事案,退一步說,即便若干年後在微乎其微的發現已經無法辨認的屍體可能後,她一開始就能撒謊為什麼不能在日後隨便更加輕描淡寫的帶過已達到脫罪的目的? 所以這個必要性之說也自然不夠充分了。
其實,影片裡還有諸多破綻和提示,比如石神這樣一個冷靜且縝密如絲一句多餘的廢話都不太多說的人,明知警察和聰明的湯穿有聯繫,為何又會對警察提到關於考卷明顯暗示,帶湯穿著犯罪現場那場關於時鐘的談話,還有那多餘的警局自首,都和我眼裡的 完美殺人藝術相卻甚遠,作為推理片我有太多疑惑,可若當把這些全部的疑惑聯繫上事件的初衷和感情核心,我便忽然恍然了。
我只能認為,這場遊戲其實本不是一些人們口中的『完美佈局』和『完美謀殺』。其實講起來完全脫罪的可能性有很多,兵不血刃的製造不在場證據或者死亡時間也可以有,可偏偏我們的主人公本來就沒打算在這場兇案里完全脫罪, 說他從一開始策劃了一場隱性的犧牲或者說『自殺』更為恰當。這一切,或許也是源於他對於生命,對於愛情不能把握的絕望,看到那位給他生命的人在他生命中也開始漸行漸遠終於可能得到幸福時,他意識到作為生命最後的意義- 守護也漸漸沒有了價值從而做出的最後選擇。這裡,從我們的主人公還留著那麼多犯罪的證據,小刀,線繩就能感知一二了。
就像石神說的不過是把微積分的問題偽裝成了幾何問題。這部推理片的解讀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