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

碟中谍/职业特工队鬼影约章(港)/不可能的任务鬼影行动(台)

7.4 / 530,282人    133分鐘

導演: 布萊德柏德
編劇: J.J.亞伯拉罕
演員: 湯姆克魯斯 傑瑞米雷納 寶拉巴頓 賽門佩吉 麥克恩奎斯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洛洛

2012-02-23 06:30:00

《不可能的任務4:幽靈協議》:「戰」而不「碟」


《不可能的任務4》的成功之處在於上演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驚險動作戲碼。從《迷失》中騷爺(Sawyer)扮演的特工與敵人交鋒拉開序幕後,波濤洶湧的動作場景就呼嘯著衝到了觀眾眼前:限時越獄、克里姆林宮爆炸、轎車遇襲墜河……而阿湯哥扮演的特工伊森·亨特只靠著一副「磁力手套」就敢在世界第一高塔——杜拜塔攀岩的勇氣,恐怕只有蜘蛛人敢與之比肩了。不過,這個只有超級間諜才配擁有的「磁力手套」關鍵時刻卻非常坑爹,居然斷電了,於是阿湯哥只有大秀《不可能的任務2》中的徒手攀岩本事,可是,在滑溜溜的玻璃上攀岩跟在粗糲的懸崖壁上攀岩完全不是一回事,這種只有非人類才能夠完成的任務,恐怕只有導演過《超人總動員》的布拉德·伯德會想到吧!作為首次執導真人電影的好萊塢動畫導演,布拉德·伯德還為影迷奉獻了一場頗有想像力的沙塵暴飆車戲:在黃茫茫,什麼都看不見的杜拜沙暴中,伊森靠著手機(蘋果的哦)的GPS衛星定位鎖定了敵人的汽車(寶馬的哦),並以極速的馬力(同樣是寶馬的哦)撞上了敵人的汽車……可以說,《不可能的任務4》的動作場面是《不可能的任務》系列電影中最有想像力、最生猛、最火爆的一部。

除了火爆驚險的動作場面外,《不可能的任務4》裡的新奇發明也令人又驚又喜。比如剛才提到的磁力手套,能夠像隱形眼鏡一樣佩戴的視網膜相機也有著成也蕭何敗蕭何的效果。最神奇的一個高科技產品就是全息投影,它能製造出超保真的「假環境」,用以迷惑敵人,完成各類本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雖然誇了《不可能的任務4》很多,但它並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它仍然只是精裝的爆米花,只能讓你吃得爽,卻不提供營養和悠長回味。

一部優秀的諜戰電影,必須有兩樣法寶,一樣是「碟」,一樣是「戰」。「碟」說的是疑竇叢生的懸念戲碼,「戰」說的是驚險刺激的動作場面。在《不可能的任務》系列電影中,這一點做的最好的當屬布萊恩·德·帕爾瑪執導的《不可能的任務》第一部。這位被奉為「當代美國希區柯克」的好萊塢導演將驚險的動作場面完美地融入到希區柯克式的懸念迷局中。人物關係複雜,角色善惡難辨,真正的大反派是誰更是最後一刻才浮出水面。

相比之下,《不可能的任務4》的「碟」卻弱爆了。它的故事線索簡單至極,主線就是美國間諜阻止蘇聯瘋狂科學家毀滅世界。它的人物關係也簡單,是敵是友基本一目瞭然,只有傑瑞米·雷納扮演的勃蘭特在前半場讓人產生忠奸莫辨的錯覺,但懸念沒保持多久就破梗了。最大的反派(扮演者是曾在瑞典版《龍紋身的女孩》中擔當男主角的麥可恩奎斯)雖然號稱有190的智商,但他的反間諜能力卻差強人意,給伊森團隊製造的麻煩也僅限於肉體層面,而不是智商層面。


「戰」而不「碟」的《不可能的任務4》的成功告訴我們,觀影的群眾要求一點都不苛刻,如果你不能「碟」和「戰」兩者兼得,只要專攻其中一點,並將這點做到極致,讓觀影群眾看得過癮,看得刺激,就能討得我們歡心了。


本文發表在《名famous》,發表時有刪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