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戰馬--War Horse

战马/雷霆战驹(港)

7.2 / 165,701人    146分鐘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李和 理查寇蒂斯
演員: 艾蜜莉華特森 彼得穆蘭 傑瑞米爾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侯曉林

2012-03-04 17:08:59

《戰馬》:寶刀已老,金槍也倒


《戰馬》:寶刀已老,金槍也倒

曾幾何時,史匹柏這個用《拯救大兵瑞恩》與《辛德勒名單》在我們心頭烙上金光閃閃簽名的美國著名大片導演,幾乎成為了能夠同時震撼你的眼球、耳朵和心靈的偉大電影的代名詞。而如今,斯大爺用他的《戰馬》將自己多年鍛造的金字招牌一舉擊碎,轉瞬之際灰飛煙滅。

聞聽此話而激憤萬分的朋友,請注意,2008年之事不談也罷,我們只閒扯電影,就片論片,不談國事。

《戰馬》從外型上幾乎具備了傳統意義上史詩大片所需要的一切元素,宏大的戰爭場面,動人的溫情橋段,真實的歷史背景,以及廣闊歷史遠景中的微小個體的悲歡離合……然而,這一切都是華而不實的空殼子,根本無法掩飾其糟爛的電影品質以及惡俗猥瑣的潛意識!

先說電影糟爛的品質。

全片的思路是,本是一匹幹農活的馬捲入戰爭後變成戰馬並受到戰爭傷害的故事。然後,作者在此基礎上,以「戰馬」為「線」,串糖葫蘆似的貫穿起一系列「愛馬」、「救馬」的故事。看似寓意深刻,構思巧妙,實則不然!因為這來構建故事,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主人公的「空置」——

如果說本片的主人公是愛馬少年,可這小伙子主要戲份都集中在片子的一頭一尾,而且人物性格簡單扁平,除了對於馬的一往情深,並無任何動人之處。這樣的角色怎能挑起一部兩個多小時的史詩片的大樑?
而若說主人公是「戰馬」,那麼本片就應該把「戰馬」處理得非常「人格化」,因為他不僅是角色,而且是主人公!可問題是,全片只有兩處對於馬進行了有效的「人格化」處理——其一是挺身而出拉大炮,其二是戰場上的一路狂奔。導演之所以沒有加大戰馬的「人格化」的根本原因,是害怕「馬過於神奇」進而消減了本片的歷史真實感,結果卻是與其說「戰馬」是主角,倒不如說它是全片的線索!!結果,本片沒有主人公!

不僅如此,故事的情節也是零散的拼湊的,並沒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戰馬」串聯出的主要故事如下:1,一對逃兵兄弟;2,一對情深爺孫;3,一對敵我青年。

第一個故事,似乎是《太極旗》的複製,擬表現戰爭殘酷。
第二個故事,是刻畫老人的一往情深與美少女的秀麗青春。
第三個故事,要表現本是同類,本可以成友的年輕人卻被戰爭扭曲為彼此的仇敵。

我把這三則故事羅列在此,問題便已呼之欲出:

1, 三則故事互相割裂,並沒有緊密的互相聯繫——導致本片「形」散!

2, 三則故事主題各異,想說的太多,卻沒有圍繞同一中心展開——導致本片「神」散!

3, 難道戰爭中真麼巧——三組故事中人物都是「愛馬」的發燒友?在水深火熱你死我活的戰爭年代,這種「愛」或「愛好」的真實性與普遍性本身有多大的可信度?這導致本片太像「故事」,缺乏「帶入感」,說白了,這是不是太假?

客觀的說,本片並非一無是處,戰爭場面的音畫效果值得一讚,火炮聲渾厚,環繞聲豐富,僅此而已。若你重看《拯救大兵》的前三十分鐘,你會覺得《戰馬》簡直就是兒童版電影——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你竟然看不到血肉橫飛,就像看頂級片你居然看不到「點」,你說你他嗎的能high嗎?

再說本片惡俗猥瑣的潛意識!

本片可以概括為一個「人馬情未了」的故事!

你看那少年對於馬的痴情,如果把「馬」換成一「美女」,你看他的眼神、言語、行為,是不是都依然成立??這絕不僅僅是人類對於動物的呵護與關愛,而是導演用力過猛——導致少年在片子裡就是地道地陷入了「人獸戀」!

藏得更深的部份在老爺爺和小孫女的關係中,儘管作者用了不少筆墨在鋪墊(掩飾)——孩子父母雙亡,爺爺的命根子就是孫女,但請你注意:
1, 導演把孫女以一種近乎膜拜的虔誠拍得無比純美;

2, 如果把「孫女」換成「美女」,爺爺對於孫女的眼神、言語、行為,完全就是戀人之間的表述;

3, 弗洛伊德告訴我們,異性不同輩分人之間(此處省略很多字);

4, 涂爾幹說人類人類文明起自「亂lun禁忌」;

5, 爺爺不讓孫女騎馬,騎馬就是「賽渴思」的象徵,孫女小不能騎馬,騎馬意味著成熟(孫女渴望的),而當孫女真的「騎馬」了,你會發現爺爺眼神是很複雜的……

6, 再補充一句,請聯繫斯大爺的年紀,以及片中「老爺爺」的形象,懂了沒?本片真實地表達了難以告人的「戀tong」潛意識情節!!

縱觀本片,潛在意識低俗,片子質量草蛋,兩個小時看得我昏昏欲睡,幾次想提前退場,念及票價以及身邊陌生美女,我還是忍了。

思前想後,我本人決定送給斯大爺一句話:寶刀已老,金槍也倒,你還是回家哄孫女玩去吧!







                     非常認真分析本片的有肉吃跟著你
                                  2012-3-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