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The Secret of the

丁丁历险记/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

7.3 / 243,369人    107分鐘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史蒂芬莫法特 埃德加懷特
演員: 丹尼爾克雷格 賽門佩吉 傑米貝爾 凱瑞艾文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飛鳥遊魚

2012-03-04 23:43:08

相關影訊


IMDB評分 7.7/10 from 38,273 users

一句話評論

史匹柏的影片結合了少年的心、藝術家的精明以及電影熱愛者的諧趣。
——《帝國》

這是一部回歸動作冒險類型的歡鬧之作,一次橫衝直撞的興奮之旅,它一定會在全球掀起強烈的颶風般的票房熱潮。
——《綜藝》

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影片,真正做到了將漫畫和「印第安納瓊斯」式的冒險結合在一起,就像一道Hergé(原作者)味的沙司醬。——
——《20分鐘》

本片是個真正的成功,「丁丁」粉絲們將為之歡呼。
——《巴黎人》

動作戲、幽默對白和懸念從頭至尾充滿大螢幕,影片的配樂也十分激動人心。
——《費加羅報》

史匹柏的《丁丁》為觀眾奉獻上了一部出色的老派動作冒險電影。影片回歸到80年代那種情節激動人心,故事妙趣橫生的冒險家旅程。
——《好萊塢報導者》

影片完美再現了《丁丁》這部世界著名的漫畫中的世界。
——《ELLE》

幕後製作

  影片由史蒂文·史匹柏和彼得·傑克遜聯手打造,是2011年最受關注的的大製作之一。同漫畫相比,電影中傑米·貝爾飾演的主人公丁丁在造型方面沒有太大改變,依舊身穿標誌性的藍色毛衣和棕色馬褲,只是腳下從白襪換成了黑襪。

  本片採用「表演捕捉+CG動畫」的方式製作,史匹柏曾介紹說,之所以沒有採取真人演繹的方式是希望「丁丁」能儘量保持原來漫畫的獨特形象,動作捕捉不但可以保持住丁丁原來的形象,而且結合最先進的動畫也能做出相當逼真的效果。據悉,早在《獨角獸號的秘密》開拍前,彼得·傑克遜就讓威塔工作室製作了20分鐘的試驗片段,片段裡的「丁丁」保持了原作的設計,但看起來並不卡通,細節非常逼真,頭髮絲、皮膚、衣服纖維都像真人一樣。這段試驗片段讓史匹柏吃下了定心丸,最終拍板決定開拍「丁丁」。

  在整個後期階段,史匹柏要隨時隨地和遠在紐西蘭威塔工作室的彼得聯絡,以監督整個動畫部份的製作。為此,威塔工作室特別研發了一套視訊會議系統,讓史匹柏在洛杉磯也能看到一模一樣的樣片畫面,要知道這部值得期待的電影投資高達1億2000萬美元。彼得·傑克遜談到,「傳統表演中,演員要把自己假像成丁丁或者阿道克船長,盡力去靠近角色。但無論如何,他們都無法完全化身對方,總有些不同之處。而通過CGI技術,我們可以還原漫畫裡的世界,讓一切看上去就像把埃爾熱(作者)的原圖影像化那般。」

  此外傑克遜還透露了些關於影片續集的可能性,「我最喜歡的故事是《七個水晶球》,同樣東歐和巴爾幹半島那部份的故事也很不錯。我看來月球冒險的篇章很適合第三部或者第四部電影,當然如果故事能夠繼續順利拍下去的話,我們真的會考慮讓丁丁稍微遠離「地球表面」,去做一些更大膽的事情。」

  從印第安納·瓊斯到丁丁

  80年代,第一集《奪寶奇兵》上映在全世界的範圍內都掀起了一股「尋寶熱」。可是法國人對此卻依舊保持自己的文化優越感,他們在關於《奪寶奇兵》的影評里拿丁丁和印第安納·瓊斯做起了比較,就是這篇文章機緣巧合的成為了史蒂文·史匹柏開啟「丁丁歷險記」的鑰匙。

  史匹柏回憶說:「1981年,我讀了一篇影評,文章里把我拍攝的《奪寶奇兵》比喻作是向《丁丁歷險記》的致敬,並提到印第安納·瓊斯的形象源自於丁丁。但事實上,在那之前,我根本沒看過埃爾熱的漫畫,甚至都不知道有丁丁那樣一個角色的存在。出於好奇心我立刻讓助手去買了幾本丁丁的漫畫,我記得有一本應該是《七個水晶球》。雖然我不認得法語,但是依靠著圖畫、人物的表情和動作,我明白了整個故事情節、人物性格,並且還對其中的幽默瞭然於胸。埃爾熱的這部作品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得到創作靈感後,史匹柏立刻找來他的製片人夥伴Kathy Kennedy,打聽要如何才能讓這個令他著迷的故事走進大螢幕。後者建議道:「去見埃爾熱吧。」不幸的是,就在二人會面前幾周,埃爾熱與世長辭了。幸虧史匹柏的才華、對故事的理解以及熱情誠懇打動了埃爾熱的遺孀范妮(Fanny),最終他在1984年就拿到了電影版丁丁的拍攝版權。

  或許好事註定要多磨,不久後拍攝計劃被「雪藏」了起來,原因和卡梅隆長時間沒有拍《阿凡達》一樣:技術問題。史匹柏不清楚自己能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拍一部什麼樣的丁丁,而且據說埃爾熱本人對真人電影或者是動畫電影都不是很有興趣。很顯然,那個時候還沒有表演捕捉,真人電影和動畫之間的鴻溝讓史匹柏裹足不前,陷入了思索。

  彼得傑克遜讓丁丁復活

  1989年,就當史匹柏認為是時候把《丁丁》帶進電影院的時候,影片在劇本方面卻出了岔子,據說他非常不滿意當年的那版故事,索性放下丁丁,繼續去拍他的《奪寶奇兵3》了。以此為契機,翻拍版權回到了埃爾熱基金名下。得益於電影人們永不滿足的探索,拍攝技術以爆炸的速度發展著,從模型到CGI,從電腦製作到表演捕捉。終於皮爾伯格準備再做一次時代的弄潮兒——2002年他又一次買回了《丁丁歷險記》的版權,而促使這個決定最重要的催化劑便是隱藏在製作人員名單上的「秘密武器」——彼得·傑克遜。那時候,PJ剛剛搞完了彪炳影史的《魔戒三部曲》,還沒來得及琢磨自己的下一部計劃,就被老斯迫不及待的拉下了水。

  明眼人都能看出,史匹柏這筆買賣做的挺好,有彼得·傑克遜鼎力相助,他最擔心的技術難題也就找到了出路。至於傑克遜這位奧斯卡大獎在手、電影票房一點也不輸老前輩的導演為什麼會心甘情願地為他「打工」呢?俗話說,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事情還要從頭說起。

  彼得·傑克遜從兒時開始就成為了《丁丁歷險記》的超級粉絲,得知史匹柏拿到電影拍攝版權後,他翹首以待「丁丁」的大螢幕問世。只是這一等讓時間都蹉跎了——直到自己都拿了奧斯卡,史匹柏的電影才剛剛有了一點動靜,難怪他會有親自上陣的衝動。另一個讓PJ死心塌地的原因在於,能與心目中的偶像一起工作。當年正是因為看到了《侏羅紀公園》里震撼的特效,才促使他走上「技術化拍攝」的道路,並且創辦了WETA數位。如今,聊起二人合作的過程,史匹柏感慨萬分,「我和彼得就像兩種不同類型的科學家,我們之間不存在攀比競爭或者自滿炫耀,而是身處統一戰線,去拍攝一部大家都喜愛的丁丁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