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鬼戀人--Memento Mori[1999]

女高怪谈2:交换日记/死亡教室2幽异恋人/女高怪谈2幽异恋人

6.3 / 3,494人    98分鐘 | USA:97分鐘 | 186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金泰泳 閔奎東
演員: 金泯洗 朴藝珍 李英真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書玹

2012-03-11 01:15:14

不死


我算是明白了。殘酷青春的另一層涵義是止於青春。炙熱的情感,人生的信仰和年輕的生命都在青春的熊熊烈火中燃燒成灰燼。沒有機會解釋,也沒有機會理解,沒有一個人去等待另一個人的成長,青春結束了。一群人長大了,還有一群人死了。以前我看青春片的代入感很強,我一直覺得《香港製造》是我的最後一部青春片。當時看完有種要扔電腦的衝動,那種「我真的是被打敗了」的想法特彆強烈。就是在那一刻,我非常清晰地意識到對自己來說千迴百轉的青春已經徹底結束了。看完女高,真的是讓人很有說話的衝動,但我最想說的是其實愛不一定是這樣的。

青春就像一場被加了催化劑的燃燒。可是生命要漫長的多。沒有經歷過殘酷青春就順利長大的小孩是幸運的,經歷過殘酷青春長大的小孩就更是幸運的,在殘酷的青春里死去的小孩是美麗的。你說若仙還是死了好,這樣書韻就知道珍惜了。可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一個細節,她們約定誰先死就在大雨天把另一個接走,可是若仙最後並沒有帶走書韻。我想她並不希望書韻死。若仙的死很複雜,懷孕,對書韻的誤解,應該還有無法面對自己吧。怎麼辦呢,一個高中生,又懷孕又是同性戀,又以為最愛的人看不起自己,什麼都沒有了,人在那個時候好孤獨啊。哪裡還有未來呢,時間好像走也走不動,困在到處是斷壁殘垣的青春里彷彿走也走不出去,也不知道出口在哪裡,最愛的人不在了,最好的自己也不在了,那就死吧。我一直覺得愛一個人愛到她要陪著自己一起死不是愛,所以我更喜歡《交換日記》。我想書韻很不善於表達吧,但她說若仙啊,那是因為我信任你。我想如果若仙有機會長大就一定會理解這句話,也不會自殺。若仙是個理想主義者,不知道你是不是記得她在課堂上作的詩,真真假假,幻幻真真,人在那樣的年紀很容易接觸到生活的另一面,虛無和現實有時候會把人搞混,若仙就是活在她的幻想里。書韻在,她的幻想就是真的,書韻不在,她就會覺得被打回原形,好可怕。我不知道她為什麼會找高老師(高老師真的好惡),有人說是高老師強迫她懷孕的,但她沒有告訴書韻,所以最後書韻在看完日記本明白真相後說以前我沒恨過你,現在我是真的恨你就是因為她怪若仙沒有早告訴她真相,讓她疏離了若仙。其實也有可能是若仙覺得寂寞吧。電影對書韻和若仙那個31天沒有心靈交流沒有交待,她們的第一次疏離(就是在辦公室她們心靈交流之前的疏離)也讓人搞不清是為什麼。我敢說,沒有書韻在的每一天若仙都會覺得很寂寞。我想書韻覺得若仙應該一直都懂。可是生活在幻想中的人,是一定要一個清晰的肯定,沒有安全感,若仙一定沒有想到自己的死會讓書韻那麼難過。雖然大家都說書韻連自己的情人死了也一句話不說好絕情,可我是真的覺得書韻很難過。有時候,人在感情最激烈的時候會顯得冷漠。否則她為什麼一個人躲在頂樓呢,為什麼去拿若仙的遺物(特別是在得知被高老師拿走後心裡很不是滋味吧)。其實我覺得書韻比若仙更缺乏安全感,但她不會去說,也不會索要,她的表達方式是退讓和逃避。若仙的身體裡有一股能量,點燃自己也燃燒別人。書韻是把她點燃的人,這把火就肯定會燒到書韻。激烈的表達和索取,得到的是什麼呢,書韻的逃避。我想電影沒有拍的若仙的另一面,她既然不會帶書韻走(死),就一定會為自己的表達和索取感到羞恥。她會為讓書韻難堪而感到難過,當然也會為書韻的逃避感到難過。所以那一跳啊,真是好複雜。
其實珍星也很可憐。她的自私令我作嘔,但她也的確面臨很多困境。素喜應該就是所謂的有一顆「完整的心靈」的人吧,有寵愛自己的父母(我覺得這點是通過珍星從反面映襯出來的),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還有一個她可以全心全意愛的人(雖然不是那麼愛她)。珍星好像什麼也沒有。為了母親學習芭蕾,又一直在素喜的陰影下,又不是那麼愛素喜,素喜的死她成了眾矢之的。她有自己想要的,最優秀的舞蹈家,有時候想想她不喜歡素喜是她的錯嗎?素喜哪裡我都好喜歡,可是我不喜歡她抱著珍星一起死。我們是不是要實踐愛一個人就要得到一個人呢?
我也好討厭愛裡的不平衡感,你愛她可是她沒那麼愛你。誰都希望自己愛的人也一樣愛自己。可是我慢漫長大就會懂得愛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好吧,那是撕心裂肺地控訴,還是做個好愛人呢?我想愛人就是有個你愛的人,可以好好愛的意思吧。其實想想,這個世界上就算沒有愛你的人,有個你愛的人也是好幸運的事,是不是?畢竟,不是每個人的一生都可以用力愛一次對不對。
電影裡美麗的小孩總是死了以後在另一個世界好好相愛。可是如果不死,慢漫長大也會慢慢獲得力量啊,也會慢慢理解。也許慢漫長大就會慢慢變老變醜,但這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我們會慢慢懂得愛。懂得愛別人和愛自己。其實一個人會被什麼控制?童年陰影,困境和意志?你看書韻,若仙和珍星,哪一個不是童年陰影的犧牲者。有人說,如果一個人在12歲之間一直生活的很幸福,就會擁有一顆完整的心。我想這樣的小孩好幸運,她們肯定樂觀,開朗,健康,積極,對別人也沒用芥蒂。但有童年陰影的小孩呢,她們或許敏感,缺乏安全感,但人在痛苦的時候其實更容易接近真相,她們或許更能獲得深刻的愛,更有力量抵擋生活中的困境。其實童年陰影就像壞脾氣,雖然不是那麼容易甩掉,但畢竟不是不治之症。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很多人的幸福是被自己毀掉的。我們回頭看看,自己的世界的一草一木其實都是自己建造的。是拿童年陰影做自己的藉口還是甩掉他做個有愛有力量的人呢?也許我們活到三十歲的時候會說其實啊,活到現在我也不覺得自己會被什麼打敗了。

後記:
這是很久以前看完電影寫給友人的一封信。已經好久都沒有寫過這樣直抒胸臆的文章了,以此紀念那些在暴烈的青春後長大的小孩。

PS:一向不喜歡韓國恐怖片的,不過這部電影比我想像得更完整、深刻,在細膩中抵達了真實。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