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夏日之戀 Jules and Jim

祖与占/夏日之恋(台)/朱尔与吉姆

7.8 / 40,021人    105分鐘

導演: 法蘭索瓦楚浮
演員: 珍妮摩露 奧斯卡華納 亨瑞瑟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上帝在高處吸菸

2012-03-12 20:59:16

骨殖的粉末和帽簷上的風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男人生命中的兩個女人,這個故事,是女性作家張愛玲寫的。而女人生命中的兩個男人,是昂利-皮埃爾•洛齊寫的,他是個男人,一個七十四歲的老男人,這頗有意味。
    他需要兩個女人,一個純白如月光,一個熱情如火焰。
    她也需要兩個男人,一個單純固執堅守,矢志不渝,一個性感奔放自由,充滿誘惑。
    凱薩琳的魅力來自於她卡門式的自由態度,她永遠流動不居,在任何一個時刻里都忠實於自己的感受,她不遵守遊戲規則,她走著走著就跳下塞納河,她永遠在行動,她讓人猜不透,如謎語,如毒藥。
    朱爾和吉姆都愛上她,既愛她的神秘,也愛她的輕蔑。
    輕蔑中有著顛覆一切的勇氣和隨性,這是朱爾和吉姆在希臘雕像的神情中尋找的東西,凱薩琳,就是自由。
    朱爾愛她愛得全無自我,只要她快樂,只要她的生活能讓他存在,他什麼都能做,容忍一切,而且是真正的無怨無悔,整個故事裡面,朱爾從來沒有講過一句凱薩琳的壞話,吉姆說,你把她當成了皇后,朱爾說,她就是皇后。
    如果,凱薩琳是一種生活理想,那麼朱爾為了追逐這種理想義無反顧,從未猶豫和背叛。
    朱爾總在那裡,永遠在,也許恰恰是因為這個,凱薩琳一次次地離開,又一次次回來。
    吉姆呢,從某種程度上,他和凱薩琳有某種同質的東西。他也有個為之堅守,無怨無尤的情人,他也任性,想回來就回來,想離開就離開。
    凱薩琳和吉姆之間,是真正的角逐,因為朱爾對凱薩琳早已不戰而降,毫無懸念的甘當奴隸,吉姆卻時刻都能離開,他有自己的去處。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比的是自己控制對方的能力,凱薩琳以為吉姆可以像朱爾一樣,無論她怎麼做,她都能贏。但最後,她輸了。
因為吉姆不是朱爾,他不是僅為她存在,沒有她就不能活的人,吉姆回到另一個女人身邊時,找到的是平靜和安然,沒有激情,也沒有那麼劇烈的痛苦。
    他想逃離這遊戲,他想找的無非就是安全穩固,不再好奇,不再冒險,雖無驚喜,卻也不必忍受無休止的折磨。然而,他卻用了另外的藉口,他說,凱薩琳,我們得想想,我們是否傷害了別人。
    凱薩琳第一次失去了自己的控制力,她甚至掏出了槍。
    她不能容忍失敗,她更不能容忍的是一個人的逃跑,所使用的膽怯而堂皇的藉口。
    如同振保一樣,她無法同時擁有紅白玫瑰。她阻止不了別人離開的腳步。
    暴烈任性如她,開車駛向塞納河,前一秒鐘還言笑晏晏,後一秒鐘就從容赴死,凱薩琳最後的眼神,是勝利,是瘋狂,是崩潰,還是解脫?
    死亡,終結了一切糾結和難題,解決了一切矛盾和痛苦。

    以死亡做結束的電影,卻有著最為諧謔的形式,這種諧謔,還不是黑色幽默,是由衷的輕鬆和喜悅,除了《朱爾和吉姆》,似乎沒有電影能做到這樣。
    看影片的片頭,那些默片式的搞笑片段,立時就會明白《天使艾米麗》和《漫長婚約》裡面那些諧謔的源頭,人物的刻畫是漫畫式的,他們的行動也是漫畫式的,一個動作接一個動作,長鏡頭跟拍,快捷流暢,最大量地傳遞著他們的資訊,這背後的講述人,人物本身,都在遊戲,生活的歡欣喜悅勃勃欲動。
    影片安排了一個講述者,他的眼在觀察事態的進展,他也用遊戲的態度消解著這一切,其隨性自由和主人公如出一轍。
    到了影片後半段,當人物陷入糾結時,表層的故事格調卻還是戲謔的,講述人一如既往,他的講述隱藏了故事背後的痛苦,就像凱薩琳前一秒鐘的沉鬱,一抬眼就是一臉的嫵媚明媚。矛盾的翻轉頃刻之間就能完成。
    形式上的喜劇性甚至保留到最後,兩個人壯烈殉情之後,電影居然用快速剪切講述了遺體的處理過程,沒蓋嚴的棺材板,頃刻之間化為骨灰一片片,為了方便存放,骨灰又被搗碎,放如瓮中,一切流暢如工廠流水線,毫無煽情,毫無感情色彩,一如卓別林之《摩登時代》的大機器生產。
    這依然是消解,那麼多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那麼多活色生香,五彩斑斕,一起奔跑時候的風和快樂,就變成了這樣的物質,兩盒骨灰,朱爾甚至沒有感到沉重,他覺得一陣輕鬆。
    到影片最後,真的讓人有理由懷疑,這個講述者,是不是就是朱爾本人?
    正是那種自嘲和諧謔的超然,讓他反而堅持到了最後,沒有被激情所裹挾與摧毀?
    理想和理想的背叛者毀滅了,忠於理想的人活下來了。為他們送葬。
    新浪潮電影之於特呂弗,是不是也是同樣的情形?

    搗成粉末的骨灰,曾是長橋上激盪的自由的風。我們要笑到最後,笑得最放肆和自由,哪怕這笑容的前一刻是蝕人心骨的疼痛和無法止息的淚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