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全民公敵--Enemy of the State

国家公敌/全民公敌/国家的敌人

7.3 / 260,158人    132分鐘 | USA:140分鐘 (extended version)

導演: 東尼史考特
編劇: David Marconi
演員: 威爾史密斯 金哈克曼 強沃特 麗莎波奈 蕾吉娜金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閣樓上的黃銅

2012-03-14 02:00:46

這篇影評是有多像政治課作業!!


       本片恰到好處的體現了民主自由的合理一面:當權力以」集體利益>個體利益「之名跨過界限,逐漸膨脹,集權之下,權大難抑,即使集體利益得到了最佳維護,也極有可能導致私慾、利益、罪惡的糾纏。以民主自由作為構建基石的政治制度,目的在於根本切斷這種可能性。即使這樣做會產生效率低下、政黨傾軋等諸多弊病,但是利益衡量之下,民主政治制度依然成為了現代國家的首選。
       民主政治制度,以及以民主思想為基礎理論的其他制度,很多時候是站在假設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的。以司法制度為例,為何民主國家的刑事訴訟制度如此捍衛辯方的利益,就是基於」有一天你我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站在被告席上,甚至有可能是制度設計者、是DA、是your honor「的假設。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力量單薄的個人能抵禦住強大的國家機器的權力,制度勢必會設計的更為偏向辯方。
       民主政治制度假設的前提就更為宏觀,也更為深刻。假設所有的權力都會膨脹,所以只能依靠制度去限權。就算集權在某些良善的公職人員手上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但不能永遠保證公職人員的忠誠正直。
       (有一點可以拿出來講一講。很多理論認為權力的天性就是膨脹,所以不必假設。這種觀點可能跟」性惡論「」原罪「等宗教思想有淵源,我覺得挺有意思的。)
        當然,民主制度下很多問題也有湧現,例如集體利益的維護、金錢綁架政治等等。所以說,從來就沒有什麼主義,也沒必要為任何一種制度貼上道德的閃光標籤。沒有什麼永遠正確,只有永恆的利益權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