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

挪威的森林/挪威森林/Noruweinomori

6.3 / 12,522人    133分鐘

導演: 陳英雄
演員: 松山研一 菊地凜子 水原希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一念三千

2012-03-20 05:05:45

關於你永遠也無法到達的森林


        傳說,挪威的森林是一片大得會讓人迷路的森林,那種讓人進得去卻出不來的巨大原始森林。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愛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片你沒有辦法到達的森林。
 
——題記
 
 
 
    高中某一次生日的時候,親愛的笑笑送了我一本村上春樹的書《挪威的森林》,我迅速翻閱。那時候年紀小、人生經歷簡單,看了只是單單認為是普通的青春愛情文學,再加上日文翻譯成中文,總有一點晦澀繞口,於是看過即模糊了內容。
 
    然後在前一段時間,在網上偶然看了電影版的《挪威的森林》,回憶了那個故事,才終於明白,多年以前,我錯過了什麼樣的心靈成長。
 
    然而這領悟現在來得還不算晚。
 
 
 
    我總是喜歡去思考、挖掘人們心中最真實純粹的情感。
 
    然後像哲人一樣總結點評。有點可笑的故作深沉。
 
    事實上我並不敢完全確定我總結點評得正確與否,所有結論都是我搜集客觀材料之後的主觀臆想,都是建立在我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上。
 
    但人和人不同,所以可見我的結論有多麼的片面。
 
 
 
    可是即使是這樣的不確定,我仍然止不住地去猜測。就好像是一種強迫症。
 
    也有可能那是一種尋求安全與肯定的詭異心理吧。只是對於對我重要的人來說。
 
 
 
    於在諸多的摸索之後,在重溫了這個故事之後,我才明白,我期望走到的,僅靠我自己,是永遠也無法到達的地方。
 
    官方的介紹說《挪威的森林》是講述青春的迷惑與無奈、反叛與率真的故事。也許是,但我體會到的,是更多關於人的心靈情感的追尋。
 
    木月和渡邊的友誼,直子和木月的愛情,三個人的青梅竹馬,木月自殺,直子內心受到的創傷,一直守候直子希圖她精神康復能夠從療養院出來的渡邊,青春活潑並喜歡著渡邊的綠子。這些人物和元素用日式的口吻描述,我都並不完全有把握我理解得是否正確。
 
    所以我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來闡述,如果講出了,那將又是一些可笑的故作深沉。我只能陳述自己內心的一點認知。
 
    我每過一天,就越覺得陌生一天,對周圍的人事物。我喜歡的詩人說: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那是詩人憤懣的發洩之語,也能成為如此絕妙的詩句。而經常耍文藝這種小把戲的我,卻連優雅地發洩都做不到了。一些情緒,像個陰暗角落的毒蘑菇一樣,扭曲地生長,污染我的陽光。
 
    有時候你越是在意一個人,就越是覺得對方陌生,你不斷想要了解TA心中的想法,你也越是在乎TA對你的認知。有個比較古舊的道理,某些東西,你越是抓得牢,它越是像手中的細沙,流的越快。其實要想知道這個東西是否屬於你,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走。若它走了沒有回來,那麼強求也無用;若它走了又回來,那就註定屬於你。
 
    就像一直守候直子的渡邊,故事到最後都沒有揭示直子是否愛過渡邊,而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直子,心中一直未曾解開的結,是自殺的木月。

    還有喜歡渡邊的綠子,竟然將渡邊對她的若即若離,猜測為渡邊是和一個有夫之婦有著不倫之戀,因此他才時常顯得心事重重。而搖擺不定的渡邊,一面放不下直子,一面又忍不住親近綠子。
 
    所以有那句著名的語言:鳥不是魚,怎能了解魚的憂愁。魚不是鳥,怎能了解鳥的自由。你不是我,怎能了解我的荒謬。

    這個世界上,總有我們不能明白又無法追尋的心靈秘密,可是越是無法明白無法追尋,我們卻偏偏想去明白和追尋。
 
    那就是一片無限廣袤的原始森林。
 
 
 
    李碧華說:我最想旅遊的地方,我暗戀者的心。
 
    無論是誰的心,包括初生嬰孩和耄耋老人的心,我們都無法真正的去旅遊。
 
        更遑論讓你當局者迷的那個人。
 
 
 
        所以,我只能等待。等那個人自己從森林中走出來,抑或是牽著我的手,帶我一起去撫摸那片森林中的每一棵樹木。
 
        但願這不是一個無望的等待。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