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失蹤人口 [美]--Gone Baby Gone

失踪宝贝/失踪人口/宝贝失踪了

7.6 / 295,297人    114分鐘

導演: 班艾佛列克
編劇: 班艾佛列克 Aaron Stockard
演員: 凱西艾佛列克 蜜雪兒莫娜漢 摩根佛里曼 艾德哈里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河子

2012-03-25 08:40:26

好壞對錯都是Sh1t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好久沒有寫日誌了 今天晚上閒來無事 宿舍就剩我一人 躺在床上 碼點兒字也算給自己找個事情做

       想說的是前幾天看的一部電影《失蹤寶貝》 看過的都知道 該片是本·阿弗萊克(《珍珠港》男豬腳)首部指導的電影 都說演而優則導 小本卻不一樣 與凱奇大叔一樣 在導演電影前 幾乎每部片子他都是票房毒藥 估計是演員圈混不下去了 改做導演 誰知道 小宇宙爆發 《失蹤寶貝》反響奇好 第二部《城中大盜》也受到輿論的一致好評

      《失蹤寶貝》故事簡單 情節卻很曲折 更值得一提的就是電影要表達的主題

       故事從一個女童失蹤案開始 兩位私家偵探介入調查 孩子的母親是典型的癮君子 與黑幫兄弟有染 關心毒品勝於關心自己的女兒 經過調查 女童可能落入黑幫手中 最後在交易的過程中女童不幸去世 然而故事並未結束 私家偵探對案件進一步調查逐步發現了 一個事情的真相併非簡單的黑幫為錢綁架孩子那麼簡單 而是 女童的舅舅以及負責調查綁架的三名警察合夥將女童「綁架」 然後栽贓給黑幫老大 然而並不是為了錢 只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有前途 光明的未來

        私家偵探得知真相後 選擇了將真相揭開 把孩子還給了滿嘴 F開頭的母親 電影戛然而止 孩子的未來並未交待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私家偵探的選擇 肯定會受到很多人的否定

        那問題就出來了 究竟什麼是對 什麼是錯

        法律是什麼 道德又是什麼

        誰能夠決定別人的命運

 

        上帝是存在的 但不存在於任何人

        可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

        跟著母親生活的女童很可能會窮困潦倒 甚至死亡 及時長大成人無非是下一個她母親那樣的如爛泥一般的生活在等待著她

        不過讓她獲得新生又必須越過法律的底線 那些為了這個女孩甚至連死亡都不怕的人 是罪犯 但是真的是壞人嗎

        面臨選擇 私家偵探捍衛了法律 將孩子帶回了起點 也許 孩子將來會恨他 會質問他為什麼不給她一個更好的生活

        法律有時候高高在上 衡量每一顆靈魂的重量 法律有時候十分渺小 人生的酸甜苦辣它無法了解

        我覺得電影不是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去捍衛法律 應該向私家偵探同志學習 更多的是將問題拋給每一個觀眾 如果面臨如此選擇 你會怎麼做 以及又為什麼會如此

        回答第一個問題之前 不如先想想第二個問題 為什麼 為什麼一個三歲的孩子如物件或籌碼一般 她的命運為什麼只有可憐的兩種選擇 不要總去怪社會 社會的畸形也是人為的因素 我覺得還是一個選擇的問題 在面臨決定的時候 選擇就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事情 選擇沒有對錯 只有改變 從孩子出生 到撫養 都是她媽媽的選擇 從得知孩子的母親要拋棄孩子決定偷偷帶走 到告訴私家偵探孩子如何「去世」 都是舅舅的選擇 每個人都選擇交織成一個網 讓沒法選擇的孩子 成為A or B的犧牲品

       所以對於第一個問題 我的答案就是不選擇 或者想去知道選擇是為什麼 為什麼呢 經濟學講人都是理性的 趨利的 但是理性和趨利都是模糊的概念 理性是相對感性而言的 利益也是仁者見仁的 所以著名的思想實驗 「電車難題」就是一個選擇的困境 其內容大致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 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 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 幸運的是 你可以拉一個拉杆 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 那個瘋子在那另一條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

       選擇的結果都是無道德的 從理性和趨利的角度講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

       所以 我認為第一個問題不能成為問題 價值觀的不一 會有不同的選擇 重要的是有選擇 其實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扯了半天 想說的無非是對與錯有時候沒有那麼重要 沒必要糾結於對錯 而忽視了事物本身產生對錯的原因 更不要簡單的認為 世界永遠只有好人與壞人 或者說 好人會變壞 壞人會學好 那麼簡單 粗暴 的天朝想法

      人 作為一種高級的有情感的動物 不是好壞能分辨的 好壞與對錯 只是對他做的事情的一種評價罷了

      不寫了 感覺扯得有點遠 哈哈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