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嬌與志明--Love in the Buff

春娇与志明/志明与春娇2/LoveinTheBuff

6.9 / 1,395人    112分鐘 | Hong Kong:111分鐘

導演: 彭浩翔
編劇: 彭浩翔
演員: 楊千嬅 余文樂 楊冪 徐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灰狼

2012-03-30 10:25:13

香港電影的歸屬感


所謂的《春嬌與志明》只是把《志明與春嬌》的名字掉了個個,志明靠近春嬌變成了春嬌追回志明,I miss U變成了I love U,手機鈴聲仍然是「全家搵你」,志明痴迷於馬桶裡的煙雲繚繞,春嬌還存著那個DIY的菸灰缸,這都屬戀舊的往事。電影裡「床吧」顯然和《青春夢工廠》裡的「理想酒店」是一次默契的對照,彭浩翔善於採擷日常生活幽默並熟稔地加以改造和再利用的天賦,再次把電影營造地如漫畫一般,成為誇張而交錯的好戲,顯得亦幻亦真。

雖然電影有很重的篇幅牽扯了「北上」的語境,但仍屬原汁原味的港片,圍繞兩個人的分離後電影有很瑣碎的闡述,最後亦收得很緊,彭浩翔藉助「你比我大,我比你高」的相互補差以及香港人及時行樂的心理箍住這段關係,「麵條」成為「香菸」之後另一個扯不斷、理還亂的道具,也呈現出愛情從煙霧的飄渺轉到吃喝的現實而露出的些許無奈。規律性的生活容易喪失激情,這也是香港人鍾情於夜店和玩樂的根本,甚至是「出軌」,這也在彭浩翔的《大丈夫》里有明確的詮釋,他們太容易喜新厭舊,卻也太戀舊,所以聚聚散散收收放放,捨不得一刀兩斷。

說起來《春嬌與志明》比《志明與春嬌》更接地氣,也有更開闊的視野,《志明與春嬌》不過是借「禁菸令」的環境下展示情感被如何消費的問題,而《春嬌與志明》既言說情感被長期消費的話題,更延伸出香港電影今日面臨的多重語境。事實上在許鞍華的《桃姐》里已經有很明晰的暗示,劉德華扮演的監製和徐克等導演合夥忽悠內地老闆,正是今天港片面對的大環境,杜琪峯在他北上的《單身男女》和《高海拔之戀》中已經露出悲觀主義的論調,高圓圓甚至會被王寶強搶婚成功,暗指香港電影投入大陸人的懷抱。電影裡司徒慧焯、余文樂和谷德昭扮演的一行人代表了香港電影製作團隊,浩浩蕩蕩攜著臂膀加入北上大軍,自然經不起內地新鮮而富於活力的市場誘惑。而春嬌在某種程度上意指著香港電影,則有些不甘於輕易投到內地人(徐錚)的懷抱。

電影裡用某些細節表達了這種錯位性,北京天氣干,春嬌流鼻血,其實是對大環境的一種微妙諷刺。整個故事雖然發生在北京,但沒有獵奇化的窺視,甚至淡化了環境,從始至終都用粵語交談表達一種自身的歸屬感,甚至春嬌用國語說「我要點……」的話語同樣引來志明的白眼。楊冪的角色非常巧妙,她空乘的身份不但給了志明聚少離多而百無聊賴的現實處境,也暗合了合拍片「假天空」的本質,作為沒有情感基礎、欠缺共同語境而結合的感情顯然不牢靠且不被看好。徐錚的角色則是老實、木訥、不通幽默、不解風情的內地製作模式的某種寫照,它與港片的結合,亦只能促成港片的靈氣盡失。電影裡陰差陽錯的安排了一段成功的陸港姻緣,來自內地的二逼青年和香港女豬扒,用近乎猥褻的方式,諷刺了這個時代審美觀的扭曲及一種合作的盲目。

自始至終,《春嬌與志明》都帶著一種香港人的優越感,即使這種優越感也暗藏著焦慮,也構成了對內地社會的一種嘲諷。電影裡對內地人的描摹儀態萬千,不懂恭維而出口傷人的男女同事、不通風雅而誤解情緒的中年男子、虛假而任性的空姐、不辨美醜的二逼青年以及不識自我的「螞蟻上樹」、相親時與所述完全不一的男屌絲,構成一組荒誕群像,卻又不至於引起內地人的反感。這種針對內地的「原始想像」已經在今日的合拍片中越來越消於無痕,或者變成了他們揣摩內地人的想像。但彭浩翔偏偏以進思退,用念舊來表述本土香港電影的價值,這又體現在春嬌對初戀(鄭伊健)和老歌曲的念懷上,而志明對香港麵條的無端嗜好亦帶一種暗示。志明與春嬌的怪癖,成為他們有別於內地人的一個鮮明的標誌,這也讓他們在與內地人的交往中找不到共鳴,在電影文本里,怪癖亦可以指代港片癲狂而惡搞的傳統和特色。

這也是所謂的「食色性也」,志明與春嬌分手約炮再分手再牽手,若只作為港人多情的註解,那也太難以置信。在電影裡,志明與春嬌同時北上,實際上意味著香港電影人和香港電影註定非別於內地大環境下被消費的結局,而它們之間卻越錯越遠。彭浩翔一支善於製造一個華麗的謊言,然後在你沉醉的時刻戳破它,這也是他用華麗詩意的風格包裝《春嬌與志明》的原因,抑或說,這絕非是用低俗包裝的喜劇,或者喜劇包裝的愛情,而只是一種沉醉幻想後的無奈,《春嬌與志明》是用喜劇呈現的悲劇,在現實中間,他們終究無法走到一起。就像香港電影的歷史,你會發現它只有很少時節是為自己而拍,30年代為南洋,60年代為台灣,21世紀則是為了內地,八九十年代的種種已經一去不復回。

然而彭浩翔終究算不上一個對社會精思、明辨的觀察者和總結者,仍然還是本能化的調侃,目光也止於對自我的解析和大環境的感官認識。但這無法遮擋他對香港電影的赤子之心,最打動我的一個鏡頭裡,張志明對尚優優說:「我不能一邊牽著你的手,心裡卻想著她」,也許,這就是所有香港電影人糾結於香港電影的複雜心情。

PS:電影散場請慢走,字幕之後有餘文樂男扮女裝的彩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