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怒戰天神--WRATH OF THE TITANS

诸神之怒/狂神魔战(港)/怒战天神(台)

5.7 / 196,112人    99分鐘

導演: 強納森李伯斯曼
編劇: Dan Mazeau
演員: 連恩尼遜 雷夫范恩斯 羅莎蒙派克 山姆沃辛頓 比爾奈伊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曾念群

2012-03-31 11:21:42

《諸神之怒》:俠義心腸還是份內家務?


如果你搞不清楚希臘神話中的人物關係,沒關係,大可把《諸神之怒》看成是一部香港武俠片:某武林盟主的私生子,本低調隱匿人間,過著他平凡的天倫生活,突一日世界大亂,被盟主鎮壓的邪教勢力東山再起,並聯合盟主逆子設計捉拿了盟主,眼看邪惡勢力就要顛覆江湖,百姓就要遭生靈塗炭,平凡的英雄被迫崛起。

武俠世界的人物有超人的武功,希臘諸神亦有超凡的能力;江湖的血雨腥風往往殃及百姓,諸神的戰勝勢必威脅人類的生存;狹義英豪高舉正義的大旗,為江湖的和平而奮鬥不息;神話英雄以消滅邪惡為光明神旨,往往借人類生存的名義而鬥爭不止……這些邏輯上是想通的。

《諸神之怒》作為《諸神之戰》的續篇,故事上秉承前作:不甘失敗的冥王哈迪斯聯合宙斯逆子也就是戰神阿瑞斯謀反,設計生擒了宙斯,並欲借宙斯神力喚醒邪惡的泰坦之王克洛諾斯,以顛覆宙斯為軸心的統治秩序;在《諸神之戰》中一戰成名的帕爾修斯本已隱匿漁村,繼續他的人間煙火,他已無心介入諸神的戰爭,不想戰爭直接威脅到兒子的生命,他不得不為了人類的存亡再次挺身而出;這位半人半神的英雄偕同希臘女王,還有海神波塞冬的兒子阿基納和被貶人間的火神赫准斯托斯一道,前往玄機重重的冥界塔爾塔羅斯營救宙斯,與戰神阿瑞斯和泰坦之王展開殊死搏鬥。

《諸神之怒》和《諸神之戰》一樣,均屬於諸神家族的窩裡鬥。從人物關係上看,片中諸神其實都是一家人:叛逆的戰神阿瑞斯是宙斯的兒子,也就是帕爾修斯同父異母的兄弟,海神波塞冬的兒子阿基納和這兩位自然就是堂兄弟關係了;而冥王哈迪斯其實是眾生之王宙斯的兄弟,被囚禁的泰坦之王克洛諾斯則是兩位的生父;配角火神赫准斯托斯《諸神之怒》好像沒詳盡介紹,他的出身在希臘神話版本多多,《荷馬史詩》里,他和帕爾修斯一樣,是宙斯和平凡女人所生,也就是說,他是帕爾修斯和阿瑞斯同父異母的兄弟,哈迪斯的侄兒,泰坦之王克洛諾斯的孫子。

《諸神之怒》窩裡鬥的結果是:先是眾神之王宙斯囚禁了父親泰坦之王克洛諾斯,流放了冥王兄弟哈迪斯,然後是逆子戰神阿瑞斯設計擒拿了父親宙斯,殺死了伯父海神波塞冬,接著宙斯先後在對兒子阿瑞斯和父親克洛諾斯的戰鬥中受傷和犧牲,而半人半神的帕爾修斯則以弱勝強,在對兄弟阿瑞斯的單挑中反敗為勝,並用神器將爺爺泰坦之王克洛諾斯消滅。說白了,《諸神之怒》就是一出家庭悲劇:宙斯四處留情,留下遍地孽種,最後父子相殘。

如果你對《諸神之怒》的窩裡鬥難以理解,不妨想想我們武俠片的江湖武恩怨。江湖中名門旺派往往高徒滿門,這意味著門主之爭激烈,最後免不了不孝孽徒同門相殘,甚至弒師奪門;江湖中門派多了,後起之秀往往野心膨脹,要不擇手段打破舊有平衡,為武林盟主之爭血雨腥風。如你還不能理解,那就再不妨想想我們的歷代王朝,王室子嗣一多,就容易激起王位之爭,唐朝的玄武門之變,武則天的登基,都這個道理。

在《諸神之戰》和《諸神之怒》中,還有一個與武俠江湖相似之處,那就是兵刃的重要性。《諸神之戰》中,伊庇魯斯之弓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誰擁有此弓戰鬥的天枰就向誰傾斜。《諸神之怒》中,神器的功能依舊是戰鬥取勝的核心,帕爾修斯正是通過將諸神的神器合而為一,擁有了強大的神矛,最終才消滅了幾乎不可戰勝的泰坦之王克洛諾斯。在武俠江湖的冷兵時代,擁有一件絕世兵刃,往往也是橫掃江湖的關鍵所在。《倚天屠龍》的倚天劍和屠龍刀如是,《七劍下天山》裡的七劍亦如是。一件絕世神兵加一顆江湖道義的心,即為俠,而一件偉大神器加一顆救世主的心,即為神。

宮廷鬥爭和江湖恩怨的最高境界是「成王敗寇」,在希臘神話裡也一樣,正如《諸神之戰》開篇介紹:「勝者宣稱他們自己為諸神,而那些戰敗者被貶為泰坦。」而《諸神之怒》和武俠片的根本不同則是,帕爾修斯所為「行俠仗義」之源來自家庭的杯具,平息家庭之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也就成了他的份內家務。所以帕爾修斯雖為救世英雄,卻不能算是俠義之舉。

【曾念群/文】
老曾家QQ群:16774362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