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嬌與志明--Love in the Buff

春娇与志明/志明与春娇2/LoveinTheBuff

6.8 / 1,970人    112分鐘 | Hong Kong:111分鐘

導演: 彭浩翔
編劇: 彭浩翔
演員: 楊千嬅 余文樂 楊冪 徐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胤祥

2012-04-03 07:40:14

On "Love in the Buff"


1、這片兒真心不能跟妹子一起看,否則不僅在影院裡被教育,或者被自我反省,而且還要回家跪搓板。還好我是跟基友一起看的。很好。

2、彭浩翔電影的結構:在之前看過的幾部里,基本是這樣的結構:以100分鐘為例,前40分鐘用來講各種段子,後50分鐘來講一件事兒,開頭結尾各5分鐘。大約[伊莎貝拉]是個例外,[破事兒]不算。[買兇拍人]、[青春夢工廠]皆有一個龐大的敘事段。[志明與春嬌]的話,段子更多,甚至基本是段子構成的。而段子的展現方式,基本是講一個段子換一個地方。這回依然是段子開場,不過後面竟然有了很均衡勻稱的敘事,簡直有些意外了。
論感覺而言,這次彭浩翔走到侯麥一路了。用帕斯卡·伯尼策的觀點,侯麥拍得是「思考而非行動的電影」,套用過來,彭浩翔拍得一直是「蛋逼併且遭遇行動意外的電影」。不過這兩部片兒完全是「蛋逼而非行動的電影」。因為在故事開始的時候結局已經註定,以這一部為例,在兩人北京重逢的那個時刻,不,甚至早在志明在赴京之前給春嬌打電話的那個時刻,最終的決定其實已然做出了。剩下的事情是用來編織填充物。只是侯麥填的東西通常比較「小資產階級的唧唧歪歪」而已。

3、最近讀柯瑋妮老師的《看懂李安》讀到一個「語言決定論」的觀點,她引用某人(懶得翻書了)的觀點說,國語比較嚴肅,通常被張國師和凱爺用來拍「高尚亞洲藝術電影」,而粵語本身比較俚俗,粵語電影也比較富有喜劇精神,比如成龍電影(她木有提到周星馳)。彭浩翔把粵語的喜劇精神發揮的比較極致。在本片中,粵語-國語顯然是一種明確的身份標識。而接著柯老師的書說,她在對[臥虎藏龍]的分析中引用了周蕾和裴開瑞(好吧這一段是我今天剛看的現學現賣),指出其中口音的混雜恰好說明了一種「全球華人的Diaspora狀態」。發展一點地說,在北京這個空間中,粵語可以重建一種香港的想像。這也是即使「北上」,彭浩翔依然能拍出「香港電影」的原因。他會使用粵語和帶口音的國語來建構認同。

4、不過影片中最為政治性的表述依然是「北上」。這是香港電影業的現狀同時也是香港經濟的現狀。無需再提後97和全球化,只須指出一點,在[志明與春嬌]中,整部影片仍是較為市民的生活,而這部續作到了北京陡然一變,不再那麼「市民」了,起碼在「接地氣兒」這個熱門話題上不如[失戀33天]。這種話語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甚至是一種真實。但是正如[志明與春嬌]實際上書寫了一種「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一樣,這部影片則明白地呈現出一種拒絕的姿態:以徐錚為代表的清華鳳凰男(我擦我不用說清華在內地的政治符碼意義了吧,這裡絲毫木有對隔壁不敬的意思)和以楊冪為代表的白富美空姐,即使再好,香港人是不要的。聯繫前一陣香港內地關係的緊張,我想彭導的直接回應是更大篇幅地使用簡訊——繁體字、粵語的簡訊,加以國語字幕來表達其訴求。到這兒便是一個文化翻譯的問題了。

5、彭導確實有才,能在審查制度下儘可能地維持自己的風格而沒有神經錯亂已然很不容易了。只是他與李安要面對的文化選擇十分不同,在彭導這裡,他的相對封閉性是必須的,因為至少到現在,他是一個充分體現著「在地性」或者「港片特性」的導演。最起碼影片中還保有對話的可能。在今天已經彌足珍貴了,因為他已經對內地市場做了相當程度的妥協。

6、另外一種方式是在「城市電影」的脈絡中討論影片對城市空間的展開。這只是一種北京,不過彭導對這種北京的城市氣質抓得還算準(其實可以參看以下[桃姐]裡面區區幾分鐘戲對北京的展現方式)。這一點不多勉強。

總之,能在內地影院看到一部神智正常的、給成年觀眾拍的喜劇,已經應該謝天謝地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