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嬌與志明--Love in the Buff

春娇与志明/志明与春娇2/LoveinTheBuff

6.8 / 1,970人    112分鐘 | Hong Kong:111分鐘

導演: 彭浩翔
編劇: 彭浩翔
演員: 楊千嬅 余文樂 楊冪 徐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曉zoom

2012-04-04 19:22:44

《春嬌與志明》——好看又好玩的111分鐘


特意在看《春嬌與志明》前一晚把《志明與春嬌》看了,以致於今天看第二部就好像昨天發生的故事今天繼續延續那樣,好奇妙的感覺。以前的香港電影,在北京找一部純淨粵語版的挺難的,這次還好,排場挺多,原汁原味過癮了一番。原本我擔心會不會因為粵語原版,看的人會很少呢?進到電影院後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雖然有個別笑點,字幕直接忽悠掉北京觀眾,什麼那個「粉紅色的xx,可遇不可求」,哈哈,笑噴!但共同的笑點和淚點在場的都是相同的的,記得曾經聽過一句話:「演員的台詞也是一種演技",更可況一部幾乎徹頭徹尾(除了加了點京味兒調料外)港味充斥的電影,地方語言的風采幾乎佔了影片魅力的80%以上。

說到導演,彭浩翔對語言雕刻的功力在於將目前香港最流行的「賤」話照顧得妥帖安穩,鹹鹹的,濕濕的,但又居然過審,好玩得用裡面的話說就是不像北京的天氣那麼Dry。像相聲和小品一樣,每個包袱都抖得叮噹響,但淚點又戳得恰到好處。【成世流流長,總會愛上幾個人渣嘅】【我好努力去擺脫張志明,最後我發現我變咗另一個張志明】這兩句話應該被很多人記住了,或許這就是生活的真實,真實到儘管前後矛盾都要去愛一個人,愛得那麼不可理喻卻又合情合理。語言的魅力不是正兒八經的說教,而是對生活真實的詮釋,能有那麼幾句成為整部電影的基調,看完後又能在觀眾中成為金句的,不正說明它成功了嗎?這是導演的初衷,是觀眾想吸取到的,也是好電影必須具備的。2010年,彭浩翔僅用15天拍出自己的里程碑式作品,從而獲得當年金像獎的最佳編劇,正如以前自己所說的,好的劇本才是電影的靈魂,而編和導相結合的導演就像從造人到育人的過程一樣,看著自己的孩子從咿呀學語到闖蕩社會,該是一件多麼辛苦但又多麼幸福的事兒。從《大丈夫》、《伊莎貝拉》一路走來,彭氏風格愈加鮮明有趣。有人拿他比作昆汀·塔倫蒂諾,他在20世紀九十年代作為風格獨特的導演迅速成名,非線性的故事和難忘的對白及血腥場面融合得天衣無縫,將美國本土B級片的黑色暴力風格發揚光大,被稱作「一半是天才,一半是混蛋」「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惡魔」,是美國獨立電影革命中重要的年輕導演。曾經的巔峰之作《黑色追緝令》對電影人的啟發是如此的深刻,用超低的成本卻獲得出奇高的票房給了好萊塢電影業一個革命意義的啟示。彭浩翔也許達不到如此高度,但他對香港電影的推動與革新絕對稱得上是天才和怪才。

以前一直對合拍片抱有成見,除了幾部可圈可點的作品外,總感覺都是為了圈錢的劣質貨,搬上了螢幕卻進不了觀眾的心。但現在,正如很多主流媒體所說的,彭浩翔的確樹立了合拍片的里程碑,保留一貫的港味兒,又在港味兒中加那麼一點京味兒佐料點綴,恰到好處。最重要的是不要刻意去配音,像石班瑜能把周星馳配出彩的個案可遇不可求。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也給以後的合拍片樹立了典範。(沒辦法,誰叫自己是廣東人,實在太愛粵語了!!就要撐粵語!)

聊聊演員,這個我得保持不客觀性,純粹花瓶賣肉的楊冪和還算正常發揮的徐錚就不想談論了(現在的楊冪是真心不太喜歡,還是喜歡《神鵰俠侶》裡面的她;徐錚我卻是挺喜歡的)。余文樂並不是一個科班出身的演員,從《無間道》的大紅大紫到現在,他的確在不斷進步,儘管在香港電影市道最不好的那幾年,他都保持著高產,比最勤奮的劉天王還要勤奮,用他的話說:「我只是想多拍電影不斷提升自己的演技,不拍戲真沒什麼可以做」,雖然不能說他演得有多麼出色,但把這個角色照顧得妥當我覺得就可以了,沒有了聲嘶力竭的情節,小生活的角色才是最難演的。

重點還是說說楊千嬅,其實整部戲的亮點主要還是集中在她身上,無奈糾結,高興憂傷,標準的港女氣質,地道的港女口吻,與其說是演余春嬌,倒不如說是演楊千嬅自己,說是本色出演吧,也不太對,或者說將自己的性格特點加了那麼一點誇張化的成份,不過演戲都這樣的,這句話說得有點傻……以前在電影裡的大笑姑婆形象還是那麼刻骨銘心,以致於她好像根本無法去演別的與她反差太大的角色。怎麼講,她的演技只能說只適合某一種角色,她不能踩雷區去挖掘其他領域,但有時候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把一類角色演精演活這也是一個好演員的修養。真心話,我會因為余春嬌愛上楊千嬅的,總感覺生活裡的她就是戲裡的她,喜歡她戲裡面的每一次淺淺的笑,好舒服漂亮。記得有一次她和Eason 梁漢文曾經的華星三寶的拉闊演唱會上,三個傻瓜吹水吹足演唱會四分之一時間,那時起我記住了楊千嬅的率真直白,歌沒有容祖兒好,戲沒有很多優秀的女演員好有什麼關係,能有這麼一部代表作,能有這麼一個令觀眾可能十幾年後還會回味的余春嬌就足夠了(容祖兒還沒有在電影上突破過呢)……現在我就覺得她確實就是余春嬌,導演真的選對人。第二部比第一部可發揮的空間更大,更有感染力,或者說是第一部的終極升級版,真心感謝導演選了楊千嬅,給了我們一個那麼真實的余春嬌小姐。

自己是很少在電影院裡入戲的,更不會在電影院裡因為這種同類型愛情電影而感動,因為沒有共鳴感而且雜音太多,真的做到過目就忘……都喜歡down下來再帶著耳機去慢慢欣賞這種作品,靜靜的才更有感覺。今天是我很少看到的一幕,無論是會聽粵語的還是不會聽的,都經常報以熱烈的掌聲,整部電影下來不下7、8次,該笑時前俯後仰,該感動時鴉雀無聲,共鳴感空前一致。當然最後得好好感謝余文樂在彩蛋環節裡的自我犧牲精神!最佳女演員有戲啊!

111分鐘的好看又好玩,相信這是商業愛情小品新的開始。香港電影一定要繼續給力!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