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 [2011]

呼啸山庄/咆哮山庄(港/台)

6.1 / 8,237人    129分鐘 | UK:128分鐘 (theatrical version)

導演: 安德莉阿諾德
編劇: 奧莉維亞海翠
演員: 凱亞絲柯黛蘭莉歐 妮可拉布利 詹姆斯豪森 奧力佛密伯倫 史提夫․伊維慈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聶景朋

2012-04-04 22:20:20

我如磐石


《呼嘯山莊》我只看過四個版本。39版有點俗,但作為古典時代的古典劇,氣質無可取代。勞倫斯·奧利弗的希思克利夫和大衛·尼文的林頓表現都無差,短板是奧博朗的凱茜似乎分不清「不羈」和「刁蠻」的界限。以第一代的劇情而言,就算過關了。92版拉爾夫·費因斯的氣場確實無敵,特別是進入陰暗狀態之後,其邪意是所有希思克利夫里最強的。然而比諾什的兩代凱茜非常神奇地與他完全不搭(她在本劇中的髮型更堪稱靈異),加上100分鐘的片長里塞進兩代的全本劇情,最後不得不淪為費因斯的獨角戲。98版沒啥亮點,不過「很原著」,反而勝在這種平淡。09版一上來就是怪叔叔拐帶蘿莉,定位顯然是哥德驚悚風,可是。。。湯姆·哈迪這歲數、這外觀像誰的叔叔呢?

從原著的敘事上說,此書並不是一本容易影像化的書。它的情節很通俗,但線索卻很複雜。又用第三人回憶的角度,把故事的時間線拉開。艾蜜莉·勃朗特的確是最才情的那一個,也是最孤獨的那一個。她在紙上創造出的世界如此之奇特,以致於當它還原成具體的形象時,怎麼看都不是那麼回事了。那些人、那個地方甚至那個時代都對,可他們都不是艾蜜莉·勃朗特的。只要一個詞就能成為他們的死結:wuthering。

wuthering。你用什麼樣的聲音讀它?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至少在原著中,這兩個山莊之間,彷彿陰間和陽世的區別。畫眉山莊的人,那些「林頓」們甚至無法在呼嘯山莊裡呼吸和生存,如同一到此地就被隔絕了陽光和生機。這不是簡單的場景轉換。和去年福永的《簡·愛》一樣,阿諾德並非「拋棄原著」,而是在冒著「面目全非」的危險,嘗試著去回答那個最麻煩的問題——wuthering是這樣的。

它很冷。水,霧,泥,山巒和田野,沒有溫度。然後它很濕。雨,無處不在的水滴,從來沒有幹過的沼澤地。荒蕪之中,唯有風,確實在「呼嘯」。此地不需要音樂,它們被風吹走了。於是,隨著最「寫實」的手提攝影機,鏡頭呈現出了最古老的情感:孤獨。即使坐在爐火邊,也要抱起膝來,為了孤寒徹骨。

在這樣的孤寒中生長出來的人,才是艾蜜莉·勃朗特的人。孤寒使他們乖戾、古怪、隨行而為,用任何可能的方式去尋找支撐他們生存在冷和濕當中的力量。他們的心靈和情感,也就像被風扭曲的樹木一般,糾結纏繞,至死不休。他們不是來自豐滿的俗世或香熱的紅塵,而是來自一個沒有溫度的地方。在那裡,人們日夜只聽得見一種聲音,就是wuthering。

這是艾蜜莉·勃朗特的密碼。當阿諾德解開它的時候,一切忽然都不再做作或奇特。甚至連希思克利夫的黑人身份都是自然而然的。我完全沒有拿他去和奧利弗或費因斯相比較,因為沒有比較的基礎。當鏡頭的風格化強大到自身便可以成全一個世界,已經不需要演員用他們的「像」與「不像」去說服觀眾了。這也是第一次,「呼嘯」的農場和精緻的畫眉山莊被徹底分開了——不是符號化的貧富差別,而是氣質上的天壤之別:一個是粗礪荒村,另一個是溫潤田園。後者屬於現實,而前者屬於艾蜜莉。當凱茜選擇後者的時候,她順從的是人類的本性和社會的法則:從寒冷走向溫暖,從孤獨走向人群乃至走向婚姻,走向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丈夫。可是,她的靈魂始終被孤寒所統治,那是她的根和土壤。她自己也預見到了這種選擇的結局:走向林頓所代表的「正常世界」實際意味著放棄自我——即放棄「作為我自己本身」的希思克利夫。當對真實自我的掩藏無以為繼,這兩種力量公開對峙的時候,就是她的精神被撕裂並最終毀滅的時刻。

所以,艾蜜莉·勃朗特選擇了孤寒。她在自己的世界裡活著,一生都沒有離開。這就是為何當這個故事被講成愛情故事時,無論如何演繹都有意猶未盡之感。因為在這俗套的「EX逆襲悲劇」之下,還有一場「一個人的戰爭」。她上過寄宿學校,和姐姐去過布魯塞爾學法語,但最後還是歸家索居。她一定很清楚,從wuthering中成長起來的靈魂在漫長的壓力之下,早已化為磐石。它有著終身都不可能被磨平的稜角。像那個可以蔑視死亡、掘開墳墓的情人,永遠遊盪在常人和常情之外。它只留戀凌厲風中的寒意,而無求於與現世的和解。甚之,直到結尾,「平靜土地下的長眠者」仍然「有著不平靜的睡眠」。

阿諾德的結尾也止於第一代。但是,在荒原上游蕩的希思克利夫是人或鬼、是生或死沒有分別。除了只有在女性的視野里才能成立的無限細節:風中的拂發、玻璃上的雨水、窗邊的飛蛾、主角的脫衣。。。還有那場很「現代」的戀屍戲。wuthering從頭到尾壓迫著我們的耳朵。待民謠響起,繃了兩小時的張力才微微鬆解:原來,那已是傳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