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前度--Ex [HK2010]

前度/前任/前那个

5.7 / 469人    Hong Kong:95分鐘

導演: 麥曦茵
演員: 鍾欣潼 陳偉霆 周俊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晨

2012-04-07 13:42:45

《前度》:我們始終沒能牽手旅行




有個小姑娘去澳門旅行的時候,給我寄來明信片,明信片上寫著:「愛情讓一個人成為另一個人的歷史書,記載著前任們看似漫不經心,但實際上已經侵入骨髓的印記。」而在她的某篇日誌里,她寫到:「恭喜某某。已經飛到成都去實現他一直想做的事。我能說的就只能祝福他快樂。」
所以很多時候,事情變得挺讓人嘆息的不是嗎?我成了她的某某,她成了我的「有個小姑娘」。無數現任變成前度,她去了她想去的澳門,我去了我想去的成都,而我們始終都沒能牽手旅行。
電影《前度》講述的也是和「前度」有關的故事。所謂前度,其實就是屬於過去的人。所以在和前度相處的這兩天,想的卻是從前的那六年。只是再留戀,那也只是一些回憶的影子,頂多在感傷之餘會心一笑,終了還是得矯情地說一句,回不去了。
《前度》的宣傳噱頭無疑就是阿嬌,這個大家都懂的,而且海報和那什麼門確實好像,我仔細對比看過了。海報上的阿嬌眼神裡充滿了情慾,也許這才是自然流露。那感覺就好像昨天還在蹦蹦跳跳唱著青澀小調的女孩,今天一下子成了情色繞身的激情慾姐。
但是撇開這些,《前度》稱得上是部好電影。原著、導演、攝影、配樂以及主題,這些都很能給人驚喜,更別說幾個演員的出色演繹。這部電影比我們預想的要好看很多。阿嬌飾演的周怡一角當然沒有真的像海報上的那麼情色,但是也一改之前表演的生澀僵硬感,給觀眾不少驚喜。
「EX」在豆瓣上估計是姑娘們最為糾結的一個詞之一,我估摸著至少可以排進前三。前度的殺傷力之強,——不管是對己,還是對人,估計你在很多小組的帖子裡都見識過。電影裡也是,阿平是周怡的前度,當然最後也成了阿詩的前度,他給兩個女人都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同樣的,周怡是阿平的前度,她的出現直接就導致了阿平與阿詩的分手,現任永遠是悲劇的炮灰。
周怡是個很文藝范的角色,她是個浪漫主義且完美主義者,你看她喜歡的那些人,先是想當設計師的阿平,然後是旅行作家阿樹,接著是古惑仔阿升,身後還有一個玩音樂的的士司機阿蘇一直默默等候。這些人,除了古惑仔的出現比較詭異一點,任何一個對她都很好。可是身邊的那個人永遠不是自己最喜歡的,她受這話影響太大,對每個人都走近,又分開。也許這樣若即若離的狀態才是最好的,讓人想念總比想念別人好。可是她卻永遠都找不到安定感。
和阿平的旅行因為一個玩笑告吹了,和阿樹的旅行因為一次爭吵告吹了,和阿升還沒旅行他就跑路去泰國了,和阿蘇我覺得更像是一次心血來潮。無論是誰,她都始終沒能牽手成行。問題在哪裡?在周怡。當她哭著問「為什麼你們每一個人都這樣,說過的話不算話」的時候,其實她還是不懂。同樣的一句話,說的人當真了,那是諾言,可是聽的人也當真了,那就成了謊言。那些需要對方的時候,我們也沒在彼此身邊。
其實並不是誰在說謊,戀愛的人總會說無數以為肯定會實現的話,那時候的信誓旦旦完全是真誠純粹的。可是一個人怕孤獨,兩個人怕辜負。當和前度再次相遇,回想當初為什麼會分手?因為太在乎?因為理解?因為愛?還是只是因為一時脫口而出的衝動?為什麼過去吵架的緣由,現在想起來卻都是甜蜜?歸根到底,分手的理由永遠只有一個:無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但是安全感只能自己給自己。周怡的媽媽說,想旅行,一個人也可以。是的,其實周怡要的並不是誰帶她去哪裡旅行,而是要那個人陪她去旅行。但是她的任性,她的不安,卻將無數次牽手旅行的機會化成幻影。
電影最後的結局是開放性的。阿平給了阿詩一場分手性,那無助的淚光中,阿平還是轉身離開,成了她的前度。妄圖以身體和孩子挽留男人的女人是最愚蠢的。一個女人,最悲哀的是只能靠身體吸引男人的興趣。而比這個更悲哀的,是連她的身體都已經吸引不了男人的興趣。周怡終於開始了她一個人的旅行,但也給了阿蘇一個接近的可能。
一切就這麼戛然而止。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離開的才是最難忘的。只是無論你再挽留,也只是像電影裡的那個塑料杯子一樣,雖然不再破碎,卻終究有了裂痕,只能看著裡面的水一點一點流盡。沒有人會一直站在原地等你,你曾經費盡心思去改造的那個人,最後終於成了別人。

2011-4-19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