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嬌與志明--Love in the Buff

春娇与志明/志明与春娇2/LoveinTheBuff

6.8 / 1,970人    112分鐘 | Hong Kong:111分鐘

導演: 彭浩翔
編劇: 彭浩翔
演員: 楊千嬅 余文樂 楊冪 徐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慶雲

2012-04-20 00:46:20

《春嬌與志明》:彭浩翔電影藝術的一次嚴重倒退


《春嬌與志明》:彭浩翔電影藝術的一次嚴重倒退
——電影一週酣第十六期衍生稿
文/馬慶雲
前一段時間在影院上映的電影《春嬌與志明》,成為華語片春季票房的領跑者。2012年的春季檔,華語電影質量青黃不接,甚至有落入谷底的徵兆,乃至出現了《瘋狂的蠢賊》、《車在囧途》等嚴正挑戰觀眾審美智商的電影。與這些質量較差的影片相比,彭浩翔導演的這部《志明與春嬌》的姊妹篇電影《春嬌與志明》還算及格,不能歸為爛片的行列。但是,當我們把這一部電影當做一種「文化作品」來與前一部進行對比時,才會發現,作為北上香港導演行列中的彭浩翔兄弟,也存在藝術上的一次嚴重倒退。
彭浩翔的第一部作品《志明與春嬌》是在香港禁菸令的背景下拍攝的一部「偽三級」的港味愛情故事。這部作品,避重就輕,用半詼諧調侃的方式講述了到巷子口吸菸的張志明和余春嬌發生的一段從相識到相愛的故事,這個故事脈絡很清晰,全部圍繞「禁菸」展開,從吸菸,到買煙等等,最終奠定二人的相愛。而這一系列的過程,又以香港特有的「低調的調侃」方式進行,比如,張志明因為被車撞倒了敏感部位,才沒和余春嬌在旅館發生少人不宜事件等等,又是因為這些巧合,才造成了二人的相愛。這部作品,故事很緊湊,手法很明確,導演的藝術風格也很統一。
我在電影一週酣第十六期(百度「電影一週酣第十六期」字樣可見節目的網路視訊)的節目中說,彭浩翔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凝聚著他個人魅力上的人生才華,無意間暗合了一種中國古典文藝美學上的意境風格——沖淡。這種風格,是奠定彭浩翔藝術魅力的大前提,在一個普遍的只會講故事的國產電影大環境中,能取得一種被觀眾認可的個人風格,是難能可貴的。
「沖淡」一詞,取意晚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中的風格一種。所謂的沖淡,就是沖而不薄,淡而有味兒。仔細觀看《志明與春嬌》這部電影,它的藝術風格正好暗合了「沖淡」,用淡墨去寫一個接近三級一樣的愛情故事,雖然故事本身淺顯,但觀眾看完又不覺得單薄,還能從中品出香港街區工作人物的味道來,這種味道,正是有詼諧,有調侃,也有一絲無奈與生活的無頭緒,但卻還有一種對愛情的小衝動,雖然源於「性」這個三級的東西,但卻又不完全隸屬於「性」,也獨立於一種人的平常生活的自然狀態下。彭浩翔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很好的把握住了「沖淡」的藝術風格,並且把一個港味兒的偽三級愛情故事講的緊湊合理,它雖然沒有涉及重大的歷史命題,也沒有絢爛鋪陳的敘事手法,但這種與「小清新」對立的另一種與「性」有關的清純卻也能獨樹一幟,為觀眾所喜愛。
根據彭浩翔的第一部電影,我們有理由期待他的第二部同樣人物、同樣主演的故事的再次出現。《春嬌與志明》能夠領跑國產電影的春季檔,跟第一部作品的「沖淡」風格的成功有很大關係,很多對電影有深入研究的影迷,都是衝著第一部的「優秀」才入場的。可是,已經加入香港北上導演大軍的彭浩翔兄弟,卻沒有或者說可能無法繼承他在第一部作品中所樹立的優秀的個人風格了。如果說按著中國古典文藝理論中的意境美學原理,強硬地給《春嬌與志明》分一個風格的話,它應該屬於「纖穠」的。
這個「纖穠」不能取意《二十四詩品》中的一種,而是與這句話中的「纖穠」類似——《易》之沖玄,《詩》之和婉,《書》之莊雅,《春秋》之簡嚴,絕無後世文人學士纖穠佻巧之態,而風骨格力,高視千古。這句話是明代屠隆在《文論》中所提及的。彭浩翔導演的第二部作品《春嬌與志明》其實就是具備著「纖穠佻巧之態」的,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浮華與矯情。下邊,我想仔細論證一下,《春嬌與志明》為何是「纖穠」的,或者說,為何是浮華與矯情的。
首先,便是人物性格的無緣無故了。
《春嬌與志明》這部電影,缺少了一個合理的主題(比如第一部中的煙)去圍繞,因此,編劇們不得不手捏了一個看似合理的主題,那就是「劈腿」。「劈腿」這個主題,在影視圈已經被玩爛了,《春嬌與志明》再圍繞這麼一個爛掉的主題進行故事,難免面對矯情造作、同時大量抄襲別人橋段的質疑了。為了配合張志明劈腿後又吃回頭草的故事,編劇們不得不說,張志明愛余春嬌,正是像愛垃圾食品一樣無緣無故,而余春嬌愛張志明,則是命中注定要被他克制的。故事在邏輯上的種種不合理性,造成人物離地三千公尺,成了一個個手捏的玩偶,余文樂他們被導演搞來搞去罷了。這種找不到合適「主題」去圍繞的狀態,難免讓它們陷入浮華中去。
然後,對楊冪這一空姐形象的泥人化處理。
在第一部作品中,即使作為配角中的配角出現的人物,性格都是飽滿的。而到第二部作品中,作為第一配角出現的空姐楊冪的性格,都是給人泥人的手捏化感覺的。我看《春嬌與志明》的時候,感覺楊冪的性格,可能近似於《我願意》中的李冰冰的性格,一個北京大妞的感覺,愛情可以來的快,自己也可以大大咧咧,但絕對幹烈,不拖泥帶水。開頭的楊冪,好像是這種感覺的,但人物到最後卻是磨嘰起來,手捏痕跡太重之外,創作團隊把握不好人物性格的致命弱點也彰顯出來了。
第三、對港味兒的不心甘地丟棄與對浮華北京的主動的「躺下來」。
香港北上導演(我在電影一週酣第十五期中著重說過這個問題)遇到現代戲的時候,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對戲份的處理中,一定要標榜自己的「北京製造」的背景。《春嬌與志明》也不例外,故事中的人物雖然還是香港的,但故事卻搬到了北京,香港導演把握不住北京感覺的弱點立馬顯現出來了。地域電影,是要有地域味道的。這一點上,彭浩翔兄弟是清楚的,所以,他用大量的已經傷害了電影故事敘述完整性的橋段來把握「北京味道」。比如,北京公園大媽給兒女們相親的場面,再比如,余春嬌的姐妹與黃曉明相親的橋段等等。這些橋段,看似是要把握北京,實際上已經嚴重傷害了故事風格上的「統一性」,把本來力求繼承的「沖淡」弄的不倫不類,向浮華方向發展。
第四,無力而狗血的故事結尾。
按著第一部作品中的風格來說,那種詼諧調侃的狀態下,是不會出現女主演要走男主演去追回來的狗血橋段的。但已經完全墮落的第二部作品,卻大肆地應用了這麼一個極具狗血性的段落,完全喪失了第一部作品中那種「不屑與小堅持」的藝術風格。這是可怕的事情,也是最終把整個故事完全架空的掣肘之處。當我們翻過頭來回味整部影片的時候,才發現,除了浮華造作的狗血情節與生搬硬套的人物性格之外,竟然毫無原創可言了。沒有原創的橋段和鏡頭意境,則意味著一個電影導演藝術生命的倒退。
在電影一週酣第十六期的節目中,七翼影評聯盟的總編酣高樓先生,從五行陰陽的環環相剋角度闡釋了香港導演彭浩翔錯亂的愛情觀念。這一點,筆者不再多言。作為北上的一位導演,我認為,彭浩翔兄弟不應該急於圈錢,還是要先紮紮實實地做好劇本創作,堅持自己以往的藝術風格,在堅持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更好的開拓,而不是像《春嬌與志明》一樣,「躺下來」賣弄自己的「纖穠」。
隨文附帶電影一週酣第十六期節目和電影一週酣qq聊天群號:182802673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zNjM0NDQw.html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