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蓋拉克稀普林斯

2012-04-20 05:16:21

悲壯的英雄主義


    有個不大好的習慣,看電影之前先看評論。在網上看《鋼的琴》評論,褒貶各佔一半。下午逃了兩節課把它看完,鏡頭拉遠放片尾曲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次我要寫點什麼了。
   我不是專業人士,術語什麼的也不大懂。我承認這個片子有一些硬傷,結構不太緊湊,剪輯也很一般。但是我還是想說,它是一部好電影。
   影片給我的第一感覺是灰暗,陰天、雨天似乎整部影片都沒有一個陽光燦爛的鏡頭。破舊的廠房、雜亂的筒子樓、簡陋的燒烤店都給我一種很壓抑的感覺。陳桂林是個失業工人,這種色調就是他生活的顏色,而他生活中唯一的亮色就是女兒小元,未來的鋼琴家。
   現在,發達了的前妻要把這一點亮色從陳桂林的生命中帶走,而能否爭取到女兒的關鍵,就是一架鋼琴。
   其實,和許多人一樣,在看到一半時,我也覺得導演把問題簡單化了,就算有了這麼一架鋼琴,小元就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就真的能成為一個鋼琴家?以後的路還長,陳桂林這種生活條件能讓他實現夢想嗎?不過,當最後聽到小元彈起父親和工友千辛萬苦做出來的鋼琴,發出走調了的樂音時,我有了答案。是否定答案,從現實角度講,這架鋼琴承載不起這對父女的夢想。已經被社會淘汰掉的陳桂林也負擔不起這樣的夢想。
   那麼,這影片的意義何在?其實,導演想表達的並不是父愛,而是一個社會邊緣群體努力地為自己尋找尊嚴。陳桂林和他的工友們在改革中成為了犧牲品。他們淪為了社會的最底層,往日的社會地位、尊嚴、自豪感、自我價值的認同一夜之間灰飛煙滅。他們的價值觀被顛覆,錢,一夜之間成為了唯一標準。他們在這個社會裡已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迷茫、自卑、敏感讓他們感到痛苦。所以,目前妻小菊,發達後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回來,並要帶走女兒時,陳桂林對於現實、對於生活、對於社會的情緒終於有了一個爆發點,這個點,就是鋼琴。
   他借錢去買;他找人去偷;當一切都行不通時,這個雖然懷揣著無奈、不滿、委屈,卻依然保留著天真情懷、幽默感、甚至有些浪漫主義
的男人想出了一個辦法——造鋼琴。
   同樣的,和他一起完成這個大業的工友們,也一樣體會著陳桂林的這種痛苦,無論是「一無是處」的抗美,賭棍胖頭,小偷快手或者銷贓販季哥,他們幫助陳桂林,一開始是出於友情,但是,當他們重返工廠後,在造鋼琴的過程中他們體會到了舊時的快樂,找到了舊時的成就感,撿回了了曾經的尊嚴。這是賴掉二十塊賭帳,和老朋友價錢都得不到的。
    最讓我動容的其實是當陳桂林的父親去世,女兒被前妻領走時,他頹然的坐在屋子裡,那時他真的是孤家寡人一個了。這樣的一個人,如果不通過造鋼琴把他的尊嚴找回來,就真的絕望了。所以,就算女兒不回來,他和工友們也依然要把這架鋼琴造出來。就算主流社會容納不下他們,把他們邊緣化,他們也要極力找回自己的尊嚴,哪怕只有那麼一會。
   他們努力挽留的煙囪還是被炸掉了,那個有著他們美好記憶的時代也終究要遠去。可他們曾經努力過,付出過。撿起了自己的尊嚴。影片小人物背後的黑色幽默中,體現的卻是一種悲壯的英雄主義。
   第一次在豆瓣寫影評,比較亂 不好意思。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