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我想回家吃西瓜

2012-04-24 07:39:10

所以我應該支持keating嗎


    看這部片的大多數人都力挺Keating。在看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托德是電影裡典型的即將爆發的人,悶騷氣質男成長為一代文豪或者某種成功人士,娓娓道來這麼一個回憶老師的故事。尼爾的父親會理解他,然後他學業演藝事業雙豐收。俄羅斯男將和克麗絲結婚生子,過上幸福的生活。關於生命的教育於是變得意義深遠且光鮮燦爛起來。
   但是,有一個男孩,死了。剩下的很多人,站在課桌上,又怎麼樣?
   事實證明,中國哲學中的實用主義深深地植入我的腦海里。如果Keating的教育沒有對生活質量的提高作出貢獻呢?
   當我坐在這裡敲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就是典型的批量生產的產品。一切都很熟悉,尤其是托德。初中時,害怕參加活動;高一起,老師就禁止參加社團活動了,正合我意。大學讓我發現,早一些鍛鍊現在就不會那麼不適應。轉念一想,適應又是為了什麼呢?不就是好的口才和人際關係有助於成功嗎。人生,就是在追求事業成功嗎?
   爸媽的寬鬆,是因為成績夠好,在大學裡渾渾噩的時候,也看清楚了媽媽的想法——放心吧,以後你的薪水肯定高,我以後就幫你理財就好了。聽到這種話,不知怎麼回答,只是氣憤得像哭,一個勁地說,我不會掙錢的。高中的時候寫作文,說道,最大的孝順莫過於好好學習出人頭地,給父母爭氣。這部片赤裸裸地說,我不是你們的工具。人是為自己而活。
  ……
  如果我也力挺他,就意味著,我把高中三年都否定了。而我卻不斷想起我的高中和高中老師——重點班學生,高一起就被禁止參加學校活動——現在據說學校已經變了。班主任的某種權威性的先知,讓我到現在都不敢質疑她。儘管我一直在困惑,儘管從來沒有搞懂過她的想法。因為她說,十年之後你們就會明白。所以十年之內,我不會質疑她。我正在用我的一生去實踐她的話。
   在大學裡,遇見一個老師,叫胡鄧,他一直在慫恿我們趁著大學四年去旅行。其實這裡很有種中庸的味道,旅行和談戀愛,都是大學裡做的。大學之前之後,都累得像狗一樣就對了。他並沒有抵制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學業事業的成功仍然是你要追尋的;因為他時常向我們透露成年人生活的無奈。
   現在看來,我不後悔進這個班了。足夠閒散,足夠迷茫。
    今天早上在陽光下瞇著眼,和朋友聊起,我們以後幹什麼呢?——不知道。好在我們都在可以名正言順地迷茫的年紀。下課和未來,到底哪一個更遠?進了重點大學,卻從來沒有停止懷疑過,如果當初不是這樣中規中矩地走,會怎麼樣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