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再見了,拉札老師--Monsieur Lazhar

拉扎老师/再见了拉札老师(台)/我的插班老师(港)

7.5 / 17,654人    Canada:94分鐘

導演: 菲立普法拉多
編劇: 菲立普法拉多
演員: 蒙漢費拉 蘇菲奈里斯 艾姆利恩捏倫 丹妮拉寶拉克思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eadwheat

2012-04-26 10:32:13

本應悲劇



    如果要排列出最經典的戲劇衝突樣式,孩子與成人世界之間的錯位和矛盾應該能算作其中之一吧。因此《拉扎老師》的題材也許算不上新鮮。不論是故事的主線:孩子們對於之前自殺的老師馬丁e的複雜情感以及對於死亡的審視;還是副線:拉扎老師對於被害的家人的糾結以及對學生們感情的傾注和再認識;以及自以為是的成人價值觀,和對教育制度的暗諷……彷彿所有的元素都似曾相識。

    但是對於我來說,孩子VS成人這樣普世的,甚至帶有宿命感的悲劇衝突卻仍常常能將我抓住——孩子單純得近乎透明的心裡只裝有簡單的愛與恨,而煩惱和疑惑卻往往起因於成人的自私、忽視以及傲慢的「愛」與「保護」;然而孩子最終還是反抗不了整個成人世界,最終的結局似乎從一開始就已註定……這部電影本應是部完美的悲劇(審美很陰暗……)。

    然而這類型電影的尷尬卻也在於此——或是因為題材關乎孩子的緣故吧,這類電影常常無法將上述的悲劇衝突貫徹到底(即徹底苦逼)。而這部影片也不意外地出現了拉扎老師這一「緩衝劑」,還是主角……拉扎悲慘的身世和有些喜感的形象確實豐滿了該角色,並對故事副線與主線的互動進行了鋪墊,但在我看來,這也削弱了或是說轉移了觀眾對於孩子VS成人這一悲劇性衝突主題的注意。換句話說,客觀上衝淡了本片本該擁有的悲劇純度與高度。(不好意思,在下就認定這片就該是個悲劇了!)。

    因此,最終還是成為了一部照顧成人觀感的感人劇情片。片中孩子們因成人世界影響而產生的苦惱、疑惑以及其引起的世界觀改變被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我看來刻意迴避矛盾的「和解」。包括最後的結局,雖留下了些許遺憾的模樣,但它實際上已跳離了戲劇的矛盾主線,而服務於「感動」這一目標了。

    然而該片的質量卻是不錯的。剪輯明確緊湊,沒有許多劇情片常見的長時間靜止充文藝畫面。故事結尾收得乾脆俐落,加分不少;鏡頭運用樸實到位。特別是影片開頭,男孩發現老師馬丁e自殺的那個兩分多鐘長鏡頭,讓人印象深刻;還值得一提的導演Philippe Falardeau對於拍攝兒童題材電影的態度。整片你看不到孩子們說任何想當然的「成人兒童對白」,看不到留有指導痕跡的動作或表情,孩子們一直保持著自然放鬆的拍攝狀態。我想只有對孩子抱有謙卑、尊重和真正渴望了解的心的導演才能拍出這樣的作品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