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Chicken With Plums

梅子鸡之味/依恋在生命最后八天(台)/依恋在生命最后天(港)

7.1 / 8,066人    France:93分鐘

導演: 文森帕蘭德 瑪嘉莎塔碧
演員: 伊莎貝拉羅塞里尼 瑪麗亞德梅黛洛 馬修亞瑪希 賈梅德布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Q.

2012-04-28 03:06:23

因為都體驗過了,極致·純粹。死亦何懼? —— Poulet aux prunes



這應該是今年Tribeca Film Festival最打動我的一部。

也甚至可以說是目前為止近百部法語片中我最喜愛的一部!

影片在最揪心感人的地方,戛然而止了。伴隨著女主角背靠著牆,滑落的淚水;男主角孤寂一人坐在臺階上。。。影片結束。


之前看似天馬行空不按牌理的非線性多角度時空跳躍的敘事線,不過是導演順應著人生就是如此恣意凌亂有時不受人為控制的率性而為!

可親愛的M.S導,我真愛透了你那非科班流水線的拍攝手法,蘊含的詼諧幽默細節,對愛情、藝術、人生的品悟。還有電影時而明快、時而暗黑;一會兒是時代文化歷史感氛圍濃厚,一會又變到了膚淺、誇張、庸俗的美國式的誇張快餐縮影(看到那一段他們刻意為之的美式口音,笑噴了!XDDD)

影片從片頭的影像開始就給人一種美好的Fairy tale意境,男主角帶著頑皮可愛的小兒子去尋找新的提琴那一篇章以及他拜師學藝的部份,連空氣的流動、道具的設置都頗具魔法的感覺,非常的靈動·雅緻。


到最後 當我被這段終於在結構上拼湊完整的悽美愛情勾起了眼淚,接著就暴露在影院亮起的燈光下。= 後來Q&A中,我和導演Marjane Satrapi交流時,都是紅著眼眶含著淚說的,這倒是第一次。

喜歡她清晰的思維,感性的理解,對每個提問全面生動的回答。

查資料知道那部幾年前我很欣賞的作品《我在伊朗長大》竟是她本人的自傳。真是感嘆所謂的命運,可以讓人顛沛流離,嘗盡滋味。卻又能把人生點綴的如此豐富、深刻!

在後來的活動中,我和Marjane來了個大大的擁抱,真想告訴她,當我看完了《我在伊朗長大》,就撰寫了提綱「我在天朝長大」,一直慶幸自己竟然可以毫髮無損 純潔、完整、並保持著自我、自由、獨立的思想來到美國。。。後來又可以陸續的順利遇見諸多讓我從小大到欣賞、喜愛、崇敬的人們。

這廂我不過淋漓盡致的真實的表達了自己的喜悅之情,同時深感自己與自己欣賞的人們從內心的境界裡越來越近了。 那廂一群見不得別人【可以自由自在有才華有勇氣堅持自我夢想 並能讓其一個個成真】的小丑nc們,就馬不停歇從側面給我「敲邊鼓」,到讓我在隨心恣意的開懷,真誠喜悅的釋放的同時,亦多了份謹慎·專注!內心的踏實與更多的信心。當然還有對【醜陋的天朝人性的更深感悟!】

因為有了強烈的對比,感慨就是,我堅信不論你出生如何,生在哪個國度,如果你的靈魂是清澈、美好,並一直不受外界影響的嚮往自由與純粹,那麼最終就是可以帶著夢想與目標,來到可以讓自己實現所有夢想美好的地方!

【當然啊,你得忍受並昇華到享受 普通人受不了做不到的「孤獨」,並有著大多數人沒有的才華、精神與強力意志!】

於此,我和Marjane能夠在彼此經歷了那麼些後有幸相遇在美利堅並欣喜的交流了很多彼此對於藝術、生活的感悟,就是很好的經歷與範例! 我也深感 我們都夠勇敢,我們值得!

PS:我們都是天蠍。更懂了。 她是又一非凡的天蠍女性!

特別是《我在伊朗長大》中傳遞的某些思想、行動、信念,不斷的有勇氣蛻變。。。碉堡了!


不管曾相距多遠,只要內心有信念,存著夢想、信念與對真正生活著[而不是如行屍走肉般生存著]的勇氣與決心!那麼就是有能量可以成就傳奇的人生!


(某些nc粉,與其可憐的浪費寶貴的生命來JW八卦別人的人生,為什麼沒有勇氣改變下它們狗屎般的生活呢?一味的在網上人森公雞是多麼陰暗可鄙悲哀啊。關於nc粉群體,以後時機成熟了,我真想給它們曝光下,也拍部documentary。lol 多有趣!

所以我說,對於創作靈感爆棚的人士,真是人生何處不創意不開懷啊!少惹他們。XD)


反觀這部Chicken with Plums裡面為了摯愛與夢想而用盡心力的藝術家,不也是這樣麼。

他很充實,也很幸福。起碼,他真愛過,他的藝術之花因為愛的澆灌產生的靈感 真正的開放了!結出了果實!

就是因為我們幸福的真切的體驗過什麼是愛、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所以才可以毫無遺憾的坦然說:「夠了,現在,我選擇死亡。」


藝術家必須純粹、極端、決絕!這樣即有幸能夠在人生中體驗到太多的芳華、極致的純美!


「他極其容易被觸犯、孤芳自賞、以自我為中心,同時又是那樣可愛和迷人。事實上我也是這樣看待我自己。只有孤芳自賞的人才能成為藝術家。如果不把自己想像成為一切的中心,又如何能夠創作?」


說得對極了!



此片不會讓每個觀眾都哭,會哭的肯定懂主角選擇在8天後結束生命的意義與原因。


對於純粹傲然的藝術家們來說,的確很多時候能體會到「愛比死還冷」。不過孛論在於許多藝術家的曠世之作又確實是因為(在世俗的有限意義上)失去了那份珍貴的愛情,於是生命中永遠的留出了一個黑洞。(亦是力量·靈感的來源)

他們的創作靈感、動力 日復一日的努力,就是在填補著這個黑洞,讓自己可以更好的體驗著存在著。

但他們終極意義上都是幸福的,無憾的,因為只有愛過才會痛,才會被唯有愛能激發起的強大力量牽引著,永遠的為之歌唱、舞蹈、創作!


看看大多數普通人,可能一輩子連真愛的影子都沒有見過,只是安於現狀,恐懼、懈怠。八卦下名人的各種花邊來聊以自慰罷了。


於此,藝術家們是充實的、圓滿的,轟轟烈烈地生活過的。

同樣的年月,時光,不同境界、底蘊的人可以譜寫如此天壤之別的故事。


有些值得歌頌、有些令人哭泣,還有很多就如被風吹起的塵埃,消逝後便再也不見了。。。


就像那些可憐的nc粉、non-believers,它們在死後,連八卦它們、嘲笑·YY它們的人都沒有吧,你會費盡心力去罵一隻臭蟲,並在它選擇死亡時流淚嗎?


http://i.mtime.com/Evangeline7love/blog/736008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