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 [2011]

呼啸山庄/咆哮山庄(港/台)

6.1 / 8,237人    129分鐘 | UK:128分鐘 (theatrical version)

導演: 安德莉阿諾德
編劇: 奧莉維亞海翠
演員: 凱亞絲柯黛蘭莉歐 妮可拉布利 詹姆斯豪森 奧力佛密伯倫 史提夫․伊維慈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2-05-04 19:26:05

當古典遭遇野性能量


當初,李安以東方人的身份,拍出了簡·奧斯汀經典名著改編的《理智與情感》,他對人物情感的揣摩,對時代場景的還原,令西方世界大為震驚。準確說來,西方改編拍攝這類經典文學名著的頻率,絕對不下於國人改編起金庸武俠。就說艾蜜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整個二十世紀至少改編了二三十次,要想脫穎而出,當真是需要些功夫。如今,安德里亞·阿諾德再次挑戰這項任務,她的做法是延續自己以往作品的風格,四個字謂之:簡單粗暴。用在別的地方,它可能是貶義,對阿諾德而言,這卻是她的成名之道,劍走偏鋒,有別那些過度沉溺於個人情緒的女性導演。

表面上,阿諾德只是採用了一些吸引眼球的做法,比如把克利夫弄成了一個黑人小伙。然而,《呼嘯山莊》的最大特點是通篇採用現代拍攝技法,像長時間的手持攝影、幾乎要貼到人臉上的特寫、對大風大雨的痴迷表現、循環往復的空鏡頭……單說馬背上兩人相戀的段落,當真是細膩得驚人,除了頭髮和身體的味道,彷彿還混雜著原野的濕意和芳草的氣息。如若是傳統做法,那電影必然是以正反打對話為主,固定鏡頭和移動軌道,搭配上舒緩的配樂,適當地煽情,老生常談。反觀現在這般生猛的視聽方法,阿諾德幾乎構造出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脫離了19世紀但又沒有徹底離開文本的古裝世界——不看片中的主人公,他們雖然沉默寡言,說起話來還是文縐縐的。

對沒讀過《呼嘯山莊》小說原著的觀眾來說,看這部電影確實是一樁災難,導演刻意減少對白,突出情緒。他們理不清人物的關係,更加搞不懂兩個人怎麼就愛得死去活來,甚至時不時仰躺地上,感受起愛情風雨的痛苦洗禮,當真是摸不著頭腦。對讀過《呼嘯山莊》的原著黨來說,他們會覺得新奇,鏡頭搖來晃去,有如內心撞擊。哪怕是電影散發出來的鄉野泥土氣息,恰也前所未有。電影前半部是各種惡劣,惡劣的天氣、惡劣的肢體衝突,人物情緒,狂亂難收。當克利夫往凱薩琳臉上抹黑泥,他用一種並不溫柔的方式示愛,《呼嘯山莊》的調子就定下來了。

阿諾德強化了人物身上的偏執色彩,他們認定了事理,咬住不放。回想阿諾德的短片《狗》和《黃蜂》,再到長片《紅色之路》和《魚缸》,她是如此偏愛這類女性主角,更加喜歡維護她們的偏執。無論身處於何等困難的環境,在導演看來,只要能秉持天性,她們就值得去肯定和表現。與此同時,阿諾德也喜歡以動物來喻指,《狗》和《黃蜂》不說,《魚缸》里老去的白馬,《呼嘯山莊》裡的飛鳥蜂蝶,這些東西都是寓意明顯。或許在動物身上,阿諾德能發現原始的慾望和野性的衝動,掙脫束縛,尋求自由,那就是她在女性主角身上希望看到的情感特質。一旦動物們遭遇不測,那也預示著主人公命運堪憂。

如果以作者論來看待《呼嘯山莊》,那凱薩琳就是又一位阿諾德作品的典型主人公。前半段少女時代的故事,她不修邊幅,脾氣暴躁,看上去沒啥吸引力。電影拍得冷峻不已,她就活得愈發粗糙。換話說,在阿諾德的個人世界裡,周圍世界的惡劣,只能令主人公更加頑強,更加堅韌地生存下去。到了後半段,被放逐的故事突然中斷,人物突然正常起來,呈現了一個好似經過修飾美化的嶄新世界。這個時候,大光圈和淺景深的鏡頭開始產生了另一種效果。我們驚喜地發現,凱薩琳不僅貌美如花,身上還不時加帶著光環。凱薩琳和克利夫都變好了,然而結局從一開始就已經寫好,身份的差異、家庭的悲劇、彼此的猜忌,這些都阻擾了他們的相愛。最後,可能是原本的悲劇因子,可能是阿諾德就不願意給觀眾一個太過輕鬆的結局,那有如《魚缸》里少女看著老去的白馬,青春要過冷河。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有情人難成眷屬,人們翻的是同樣的書,結尾不曾更改。

正因如此,從影像風格來看,《呼嘯山莊》當真是風風火火,改得天翻地覆,然而從人物命運和結局設定來看,它的核心依然是忠實於原著,不曾偏移。只是在電影節評委和評論人士看來,無論阿諾德怎麼個玩法,《呼嘯山莊》只是她的一次試驗——寄身於名著的技術試驗。她如此熱愛這些注滿了野性能量的電影畫面——以致於不願意把後半段稍加刪減,更適合觀眾去觀賞。無論如何,這名生猛的英國女導演依然值得期待。【《名牌》 5月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