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在柏林
2012-05-05 01:09:38
電影反映的很現實
電影內容就不說了,百度一下到處都是。我就談下看這部電影的感受。
首先,後怕。
在現在社交件不斷髮展的今天,隨便什麼陌陌,微信之類的搖搖就能在網上遇到一個潛藏身份的陌生人,不知道對方真是姓名,年齡,職業,甚至性別。在和一個一身打滿問號的人聊天,無意間就會透露自己的真實生活情況,自己的電話,姓名……但對方提供的所謂真實資料,也許仍是瞎扯。再加上件自帶的定位系統,位置資訊的透露,這不得不讓人產生後怕感。(順便提醒下!下次約炮要下心咯,電影也會變成現實,因為那是它來的地方)
其次,感動。
換個角度如果這事發生在中國,那會是啥樣的呢?不敢想像。
從整部影片來看,唯有父親指責過女兒,但指責的內容卻是「為什沒一開始沒有告訴他?」,父親對此事充滿了自責,為什麼沒有保護好孩子。母親,在片中一直給予女兒愛和呵護與支持,完全沒有任何指責,只是擔心女兒現在的想法,因為她從未見到如此傷心的女兒。我們無法時刻保護我們自己和我們愛的人,我們只有在一起,相互支持鼓勵。從頭至尾,都是這樣,孩子的心理狀況是父母唯一擔心的,為此,父親還從新給他換了手機和號碼。也許,這是美國人的教條理念,有好有壞,不過這樣會使孩子慢慢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同時,同樣變得堅強。而同樣的故事如果在中國,相信故事情節大部份人都清楚,就不多說了。
最後,虛擬身份。
在電影最後,有一段電影中所稱「變態」的那個男人的家庭生活片段,以錄像鏡頭展示,更加貼近,這點導演做的蠻好。片段中那個男人有著教師職業,有著幸福家庭,所擁有的一切,都無法想像他會與「性虐」扯上關係,但確實做了。這就是人的真實身份,和虛擬身份的兩重性,這也是現在生活的發洩方式,也是整個事件的導火索,片中的女孩因為在網路上找到了,自信,她反覆強調「他說我漂亮,我不同」,這樣的虛榮滿足,不正導致了慘劇的發生,而且自己還付出感情,深陷其中。
虛擬身份對於現在歌人來說,有著不可或缺的關係,在真實生活中無法展現的一面全都拋給了虛擬生活,所以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雙重」性格。
總之,電影還是不錯的,有空看看吧。
*以上觀點僅表達自己想法,不做任何說教性和指向性,每個人看完都有自己的感受,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