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再見了,拉札老師--Monsieur Lazhar

拉扎老师/再见了拉札老师(台)/我的插班老师(港)

7.5 / 17,654人    Canada:94分鐘

導演: 菲立普法拉多
編劇: 菲立普法拉多
演員: 蒙漢費拉 蘇菲奈里斯 艾姆利恩捏倫 丹妮拉寶拉克思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apitain

2012-05-13 11:50:42

記得一定要告別


這部作品被分類成「喜劇」真是莫名其妙
因為它的基調一點都不輕鬆。

小女孩說

martine老師一定過得很艱辛吧。
有時候我會想martine老師是否算是傳遞了暴力資訊,
但我們不能處罰martine老師,因為她已經死了」

這種無法抑制的悲傷是如此的真實有力。

這並不是影片的造作,因為孩子們都是敏感的!大人覺得無關痛癢的事情,孩子們卻是能深刻的感受到。
不要以為他們不懂事。事實上,無論孩子們有什麼想法都是不奇怪的。因為他們沒有大人們的成規陋習,沒有對於世事的無奈,他們懷著最大的好奇和無窮的可能來探索這個世界。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總有相聚的歡愉和離別的惆悵。
所謂有多少相逢,就有多少離別。
逝者已矣,但孩子們不會懂這些。那些逝去的美好和殘酷的自殺對他們來說絕對是個莫大的打擊。
而Lazhar老師,同樣經歷喪妻之痛,同樣對妻子有著不解的他,同孩子們一起走出這片心理陰霾。

許多人認為片中討論了教育體制。
我並不這麼覺得。應該說,教育體制永遠不能抹殺教育中人性的基本關懷。
而作品要突出的正是這點。
大人們總是在喋喋不休的討論體制,討論自己的生活,討論是非對錯,
但真正重要的是孩子們的內心。

小男孩在課堂上哭著吼著「我不喜歡別人碰我,不是我的錯,我不喜歡martine」
小女孩卻一直是那樣真切,「不,你喜歡她的」
是的,這就是孩子。
無論表面上如何,他們總是用最真實的感情。

所以,Lazhar最後說「我一定要和他們告別,martine老師走的時候沒有說再見。」
而此話一出,校長也同意了。
而這「最後一課」,有著非常感人的力量。
那則寓言「大樹和蝶蛹」,讓我思考很久。
這則寓言不是那種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的,而是描述內心哀傷的。
「在不公平的死亡之後,實在沒有什麼可說的。」
是的,只有哀傷。沒有其他的遺產。
而如果可以說出來,表達出來,那已經是一種治癒了。

當小女孩和Lazhar抱在一起的時候,真是太溫暖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