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逃殺--Battle Royale 3D

7.5 / 195,300人    114分鐘 | South Korea:120分鐘 | 122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深作欣二
演員: 北野武 藤原龍也 安藤政信 柴崎幸 栗山千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藍天

2012-05-15 23:20:47

大逃殺之人格分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大逃殺之人格分析——本文劇透嚴重,建議觀影后閱讀

    一個班級42名學生被迫參加BR(Battle Royale)法案,要求在3天內互相殘殺,直至剩下最後一人——這是日本名導深作新二的《大逃殺》,一部充斥著血腥、暴力、冷酷和絕望的影片。它用超現實的手法將殘酷的人生濃縮在了3天,最大程度地折射出了人性的黑與白。
    我想大多數觀眾會和我一樣吧,在觀影過程中會不斷地思考:如果自己也是其中一員,是選擇反抗、殺人、逃避、合作還是被殺?帶著這樣的情結《大逃殺》會載著你在2小時內上演最為骨肉豐盈的集體鬧劇,不斷叩擊你人性的底線。當片尾曲響起,三年級B班籃球場上每一個曾經鮮活的笑容閃過,內心從絕望、震撼、沉悶,到沉寂、平靜、溫情……不經要問:刻划過著你內心的又是什麼?
    是的,一部好的影片總能讓你沉思回味,而其中最關鍵的還是領悟到影片帶給你的精神意義吧。我想深作新二在古稀之年的大作絕不是想通過血腥暴力來刺激和刷新你的感官,最重要的還是要藉此傳達出對這個世界積極的意義。中國古之聖賢莊子說「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簡言之——一個人的行為習慣造就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恰如《大逃殺》中每一種人格決定了個體命運的歸宿,當然2小時的影片不可能盡善盡美地刻劃每一種人格,僅窺一斑而知全豹吧。本影評嘗試著從人格的角度,分析個體的性格和命運軌跡,探討人格對命運的影響。個中觀點淺薄無名,誠恐貽笑大方,請評友們批評指教!
    《大逃殺》正式上演,每個人隨機分配了武器,有望遠鏡、鍋蓋、斧頭、衝鋒鎗、手槍、弓箭、鐮刀、GPS定位器等等。正如每個人赤裸裸地來到人世,家世、背景、樣貌、天賦、智慧、才華……沒有選擇性的賦予每一個成員,緊接著角鬥場的大幕拉開,當殺至最後幾人時,我們發現這些先天分配的武器並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恰恰是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所塑造的人格決定了生命終止的方式和生命的意義。下面遴選影片中各種人格的典型代表加以闡述吧:
    【革命主義者——三村】大逃殺遊戲規則宣讀完畢時,三村在殘酷的現實下很快回復到了理性,率先提問「為什麼會選中我們?為什麼要做這種事?」,一方面試圖維護大家的權益,另一方面弄清了規則制定者的目的。遊戲開始後,三村培植了自己的信眾,並想到了撼動規則的辦法,並將生的希望傳遞給了其他人,有些救世主的味道。可悲可嘆的是,三村三人組沒有死在規則制定者的槍口下,死在了規則下的強者手裡,總算是犧牲在了革命的路上。
    可以看出三村有領導天賦,有明確的政治理想,有服務大眾的信仰,體現了革命家的潛質。回顧人類歷史,多少革命者憑著對自由平等的嚮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社會的進步。不論成敗,這樣的人生是有價值的,是值得敬佩的!
    【現實主義者——光子】在最短的時間內,明確了自己在遊戲中的定位,並毫不猶豫地付諸實施,她的決絕令人心生寒意又不得不嘆服。面對現實後,光子不同於三村的是她想到的只有自己,而三村想到的是拯救自己的同時,也能夠救大家。就這一點,很多人會鄙視和謾罵光子,在此我想客觀的來進行評價:如果遊戲規則無法撼動,無論誰勝出,終究是規則制定者殺害了41人,而非勝者。因此,規則下的選擇題,無論選擇那一項是沒有對錯的,差別來自於每個人的道德水準,但面對生死遊戲,個人捫心自問,從道而棄生的能有幾人?
    其實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如何正確面對競爭的問題,《大逃殺》展現的是非生即死的極端規則,如果你選擇了殺人求生,就應該尊敬任何被你殺死的人;同時如果被殺,也不該怨恨那個殺死你的人。現實的社會不會這般殘忍,個人為了獲取某種稀缺利益,採取各種手段達到目的是沒有是非對錯的,差別來自於面對的心態和採取何種手段。我們是該認清現實,順應社會的潮流,主動的適應規則,積極的參與競爭,還是在規則的鞭笞下消極應對呢?誠如光子的遺言——「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斃!」我想光子內心並不是不愛她的同學,從片尾籃球場邊光子欲加入歡慶的躊躇步伐能看到她內心的溫情,只是年幼的摧殘造就了她當下的人格,我們是不是應該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呢?
    【實用主義者——川田】象徵歷經苦難的過來人,參加過一次大逃殺的經驗教會了他——戰鬥、醫療、野外生存、解除爆炸頸環、航海等諸多實用的技能。他堅毅且行為富有效率,願意保護那些值得保護的人。加入第二次大逃殺的目的很明確,僅是為了弄清自己心儀的女孩慶子臨終微笑的涵義。最終得償所願,明白了那是慶子對他無私而純潔的愛,同時也幫助典子和秋也逃出了孤島,安詳的死去。
    【理想主義者——秋也】代表了大多數少年純真的理想狀態,內心感覺世界總是美好的,人人都是善良的。當大逃殺的殘酷現實擺在面前,秋也最初表現出來的只有懦弱和迷茫,從好友國信被殺,欲救而又沒有勇氣的徬徨就可見一斑;繼而人品大爆發,遇到了保護神川田,開始了依附的生存,在死亡的逼迫下膽顫心驚地學習著勇敢和堅強;經歷燈塔六人組荒誕互殺後,痛下決心要完成好友的囑託,保護好典子,最終總算有了點男子漢的擔當。
    也許很多人不太喜歡這個主角,因為他太平凡甚至平庸,但這也恰恰說明了他同大多數一樣,代表了普通人面對大逃殺的心理歷程,作為主角是恰如其分的。
    【美的化身——典子】大逃殺的班級塗鴉畫裡典子頭上的光芒暗喻了她是真善美的化身,也是北野武老師為何如此看中她的原因。恕我直言,典子在影片中僅僅具有象徵意義,寄託了人類追求真善美的終極願望,在殘酷的現實中是極難存活的,除非人們把她供上神壇。
    【惡的化身——桐川】唯一一個主動參與大逃殺的人,心狠手辣,殺人如麻,最可怕的是他享受殺人的過程,殺人後嘴角的竊喜完美詮釋了他的變態和猖狂。明顯的,桐川也僅僅是惡的象徵罷了,是對典子最好的反襯,現實中惡得如此徹底的畢竟是極少數。
    【浪漫主義者——衫村弘樹】典型的浪漫主義者,愛是他生命的全部。本身擁有預測敵人的最佳武器GPS,活下去的唯一意義是為了穿越整小島救愛人彈琴。極具諷刺的是相見後被彈琴在驚恐中所殺,即便這樣,臨終仍表達了對彈琴的愛慕,彌留之際也不忘提醒愛人快逃,可謂死而無憾了。讓人不禁要問:愛和恨,生和死之間到底有多遠的距離?
    【逃避主義者——小川櫻】遭遇殘酷的現實,總是有人會不堪重負有意無意的選擇逃避,不敢直面慘澹的人生。儘管小川櫻有不想殺人的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在毅然跳崖的一刻有沒有想過親友的感受呢。可能有的人會說:我們生無從選擇,死難道不能決定嗎?我只能說這是一種逃避的任性。死何其容易,縱身一躍,萬事皆休,可在殘酷的遊戲規則下生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擔當,在沒有任何嘗試的情況下就消極棄世是不可取的,至少應該耐心地等待時機。
    更加可嘆的是,這對情侶不是在殉情,而是在為自己的懦弱陪葬。小川櫻倒還決絕,其男友竟不情不願地跟著跳崖,他沒有想到救自己心儀的女孩,而選擇了陪死,這是最為悲哀之處,畢竟他還只是個孩子,只好在惋惜中感嘆了。
    【唯美主義者——千草貴子】有著獨立的個人精神世界,身處其中的貴子是優雅而美麗的,即便在危機重重的孤島,她也能身著亮麗的黃衣,按照自己的步伐歡快的奔跑,絕世獨立。千草貴子的精神世界與外界有著明晰的界限,你若不越界,她是平和的,若有侵犯,她會冷若冰霜,毫不猶豫的反抗。她就是這樣一種人,兼具善良的本性和自我防衛的本領,永遠追求唯美的世界,無論世界如何變遷,總能優雅獨立的活著。最後死在愛人弘樹的懷裡,生,不曾懼怕過,死,倒也幸福安然。
    【懷疑論者——野田聰美】燈塔女子六人組的典型代表,個人認為這一段是影片最出彩的荒誕短劇。六個女孩表面上看似親密無間的好姐妹,發誓要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因為佑子的誤殺,似乎最堅不可摧的城堡瞬間分崩離析。聰美的猜疑猶如推倒了多米諾骨牌,導致六人集體崩潰,死於彼此的亂槍之下。不禁感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在特殊的環境下如此脆弱和不堪一擊,令人扼腕!
    【悲觀主義者——北野武】影片中最為矛盾複雜的人物,已經對世界徹底的絕望,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其實早就「死」了,善惡之念不過是潛意識的迴光返照而已。雖為成年人的代表和遊戲的執行者,卻是身後殘酷生存規則的最大受害者,悲觀的人上演了最為悲劇的人生。最為酸楚的一幕發生在影片最後,北野武一個人在空曠的操場上做起了廣播體操追憶年少時光,動作機械,目光呆滯,生處無間地獄的他臨終任不忘囑咐典子「加油」!
    《大逃殺》結束了,自己的內心卻逃不開波瀾的激盪,震驚、憤慨、期望、惋惜、凝重……良久之後剩下的只有溫情的感動,此刻我才真正明白大逃殺的死亡盛宴不過是表象,深作欣二真正想吼出來的也許正是那句「加油!孩子」——面對這個既醜惡也美麗的世界,你是選擇繼續在這條荊棘滿佈的道路上走下去,還是選擇離開這個生存的大遊戲?
    人生無常,年少時的我們總感覺自己是命運的主宰,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長大後,才慢慢發現命運的二分之一其實是在上帝手中,它給你設定了規則出了題目,恰如大逃殺的遊戲規則,誰也無法改變;面對這人生的題目,該如何作答才是我們能夠左右命運的另外二分之一。由此,我們看到了選擇接受命運,認真答題的光子和川田;看到了選擇抗擊命運,以三村為首的科技三人組;看到了選擇逃避命運,放棄作答的小川櫻;看到了選擇無視命運,各自獨行的千草和弘樹;看到了在命運中痛苦掙扎,最終接受現實勇敢向前的秋也和典子……一樣的試卷,不同的人格卻決定了不同的答卷,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不論走到哪裡,都要全力以赴!!!」三天血的洗禮凝結出這一堅定的信仰,引領著每一個人走向了自己的成人禮——這也許就是《大逃殺》最成功之處吧。它告訴我們: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左右命運的安排,但也要鼓起勇氣,充分地理解人性,正確地面對競爭,在歲月磨礪中修煉和完善自我的人格,儘可能交上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恰如BR之前,很多人都還帶著孩子般的稚嫩和軟弱,不懂得什麼是真實的人生,在歷經殘酷的現實後,還能夠微笑面對,依然有勇氣愛這個世界,相信他人,這樣被醜惡洗禮過的善良和勇氣,才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人生大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