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蘿莉塔:情陷謬思--Eungyo

恩娇/银娇/萝莉塔:情陷谬思(台)

6.6 / 2,301人    129分鐘

導演: 鄭智宇
編劇: 鄭智宇 朴范信
演員: 朴海日 金武烈 金高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ongwook

2012-05-19 05:21:20

電影恩嬌和小說恩嬌


最初是看了預告片。短短幾十秒的影響,少女純真的誘惑,詩人的慾望和矛盾,還有弟子的不甘與痛苦,通過幾個剪輯的畫面就能感受到,我便和朋友說,等這個上映了咱們就去看吧。
看完了電影之後,我跟朋友了,我想看這本原著,電影能拍成這樣子,原著一定精彩爆了,又過了兩天,朋友告訴我,你知道我們學校圖書館恩嬌小說預約已經排到多少了嗎?我說不知道,她說,兩本書,每本都預約到第7個人了。好吧,我要看這本書不知道等到猴年馬月,看完電影的晚上我就在網上訂了原著小說。

書到手了之後每天打工的地鐵上我都在看,看了兩週。電影劇本對小說原本故事流程做了很大的改動,砍去了一些我看來很重要的片段,人物關係的處理也簡單化了很多,所以電影裡面很多人的心理和感情的表演在我看來有些莫名其妙,這一點我覺得是電影最大的敗筆。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電影的台詞,畫面,配樂都是很不錯的,至少我在看小說的時候一直都在浮現電影的畫面,作家的家,書房,院子,竹林在我看來還原得非常完美,去掉的情節讓電影更加緊湊,一些小說裡面沒有的細節設計也讓電影的觀賞度更高。

電影上映之前,我最期待的是恩嬌這個角色,因為預告片裡面有句台詞:因為我年紀小,您就覺得我什麼都不懂是嗎?恩嬌稍稚嫩的嗓音和乾淨的面龐,在雨聲和昏黃的燈光下有一種難以言狀的美和誘惑。我朋友因為喜歡朴海日,對他的演技也非常期待。但是無論是看完電影還是看完小說之後,我覺得作家的弟子才是最讓我有感觸的角色。

小說大體上是以書信的方式展開劇情的,詩人的日記,弟子的日記還有Q律師的日記。
詩人的日記就像一本散文集一樣,記錄了他對恩嬌的慾望,對老去的不甘,對弟子的不滿、失望、嫉妒和憎恨。
弟子的日子更更加口語化,講述了他和恩嬌的故事,還有自己在文學上的不得志,盜用老師手稿的不安、夾雜在女高中恩嬌,自己最尊敬的老師之間的複雜情感。

電影的開頭是詩人孤獨的一天,昏暗的屋子、冷掉的米飯、簡單到淒涼的泡菜。弟子偶爾還幫助打掃和做飯,房子裡面還有一點生活的氣息。但是後來恩嬌出現了,詩人的世界一下子變得總是明亮了,導演讓恩喬穿上各種白色上衣,短褲,無論是站著坐著還是打掃,曲線稚嫩卻修長優美,皮膚雪白,步履輕盈,聲音清亮。特別是擦玻璃的時候,迎著陽光的恩喬彷彿透明了起來,恩喬還幫詩人畫Henna,小說裡面是槍,而電影裡面是鷹。不知道為什麼要改,但是我覺得改的挺好,正是詩人蠢蠢欲動的心。

小說裡面詩人說,我愛韓恩嬌,恩嬌是我永遠的新娘。但是在我看來,詩人對恩喬並不是真正的愛,他對恩喬的感情遠遠沒有對自己弟子的感情來的深。恩嬌也說,和爺爺還有老師(恩嬌管詩人叫爺爺,管弟子叫老師)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覺得有一種疏離感,他們互相深愛著對方,我並沒有插足的地方。小說裡面多次提及恩嬌是一個敏感的孩子,我覺得她的直覺是對的。詩人對恩嬌的感情,多半是對以往青蔥歲月的追憶。20幾歲參加革命,30幾歲在監獄裡面度過十年,40歲出獄之後便開始了半隱居的生活,期間擔任過幾次大學講師,但是大部份時間都是自己孤單一人,所以才會把自己的筆名起為寂寥。他對女人的認識,只有三個,第一個是少年時期穿白色學生裝的鄰居少女,在他遭到暴打的時候是她救下了自己。詩人對這個女生有著說不出的幻想和感激;第二個是在首爾生活的時候朋友的妹妹,有著長長的頭髮和胖乎乎的臉龐,每時每刻都在思戀海邊故鄉的姑娘,詩人和她有一個孩子,對這個女人是一生的愧疚;第三個就是在50最左右會和他定期發生性關係的女詩人,沒有任何感情只有生理上的宣洩。詩人說他一生都沒有愛人沒有孩子沒有家庭的感覺,但是恩嬌的到來讓他想起白色學生裝的少女,恩嬌喜歡唱的歌讓他想起過去自己曾經和跟恩喬一樣喜歡大海的女生度過的時光,恩嬌甚至能夠讓他無法無法勃起的嗶嗶**重新勃起。電影裡面詩人想像和恩嬌的嬉戲和做愛的畫面都是以他年輕時候的形象出現了,所以我覺得詩人一方面是在因為恩嬌記起了自己往日的歲月,又因為自己現在太老而產生了一種自卑的不甘的心。

但是恩喬和徐智友之間的感情,讓他覺得自己心中的女神和幻想被玷污了,而且這個人不是別人,而是天天跟在他身後學習文學,但是永遠都進不了門的「笨蛋」徐智友。詩人覺得徐智友如果離開自己的話什麼都不是,但是什麼都不是的他卻能夠佔有恩嬌,這就是對他巨大的打擊和諷刺。電影裡徐智友是在看到《恩嬌》的手稿之後才確認了老師對恩嬌的感情,他惶恐、嫉妒、又覺得可笑,最後把這邊小說拿去以自己的名義發表。當詩人看到這個作品時,徐智友辯解「我只是覺得太美了,這樣美麗的感情不給大眾看,我實在覺得很傷心」但是面對老師的質問,他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反正老師也沒有辦法發表這個作品,在大家的眼睛裡面,老師的這種感情甚至連感情都稱不上,而是骯髒的醜聞。」他最依靠的弟子在肆意踐踏自己的感情,就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背叛我,只有你應該理解我,詩人的想法是這樣,但是唯一能夠理解他的人最先也最徹底得背叛了他,羞辱他,這句話無疑對詩人是致命的。而最後一夜,詩人親眼目睹了徐智友和恩嬌在自己書房裡面做愛之後則是為三個人之間的悲劇點燃了導火索,其實這一段拍的和之前詩人想像和恩嬌做愛的場面比一點都不唯美,甚至讓人感覺到噁心。這一點我可以理解,是以詩人的眼光來看這這兩人的行為確實是讓人噁心的。可是詩人為了看清楚他們在幹什麼搬來梯子的時候劇院裡面甚至笑場了,大家估計那一瞬間都齣戲了。然後恩嬌說了一句話:老師,你知道為什麼我是高中生,但是卻能和男生睡覺呢?之後那句話我們又笑場了,因為孤獨。。。。這一段處理的真是讓我摸不著頭腦。 不過這一段的配樂卻很出彩,像詩人受到莫大刺激的心跳,也像徐智友漸漸邁向死亡的催命符。

  小說裡面徐智友的年紀是40左右,但是電影裡面徐智友的扮演者也就是20歲後半至30左右的年近,首先因為年紀年輕,所以一開始我覺得恩嬌和徐智友在一起的時候還蠻般配的。又齣戲了。但是在小說裡面,徐智友是一個離過婚的將近40歲的大叔,他比老師更早認識恩嬌,和恩嬌在一開始是援助交際的關係。他對恩嬌一開始並沒有愛情,只是給她零用錢,帶她去吃好吃的,援助交際還是恩嬌自己先說出來的。恩嬌也沒有覺得這點有什麼不對(其實我對恩嬌這個角色也充滿了不理解,不知道這個孩子到底心理在想什麼,估計要重新看一遍小說)。之後恩嬌來到老師家裡打掃衛生之後他開始發現老師看恩嬌的眼神出現了莫名的慾望。他對這種慾望又不安又不恥。七旬的老人對花季少女的愛情在他的眼裡就是骯髒的不倫之戀,何況這個人是自己的老師,是自己這一生最感激和崇拜的人,他怕這樣的感情暴露在世人的面前,老師的形象轟然倒塌,他要保護老師遠離恩嬌。另一方面,單單是理解一首詩就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對文學可以說是毫無天賦的他拜在偉大的詩人門下,不僅是沒有任何出彩的作品,在自己的恩師眼裡看來,他根本就是一個連詩都理解不了的門外漢。自己多年以來的努力絲毫沒有收穫,而老師用他的名義發表的小說卻將他推上了暢銷書作家的高座,以李寂寥的分身活在大眾的面前讓他如履薄冰,感謝老師又有著深深的自卑和痛苦。這樣的老師喜歡上恩嬌卻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心意,在徐智友的心裡產生了「終於有一件事情是你幹不了而我能做的事了」的快感。但是漸漸地他發現了自己彷彿愛上了恩嬌,但是恩嬌比起自己好像更喜歡自己的老師,再加上自從小說出版之後一直沒有像樣的後續作品,種種挫敗感和不安讓他漸漸迷失了方向,要守住恩嬌,他指使了小混混扮成恩嬌的男朋友去罵自己的老師;要守住自己暢銷作家的地位,他偷了老師的作品投稿。他以為他的一切都處理完美,卻沒有想到,老師先是知道了自己和小混混的關係,之後因為出版商寄過來的書刊,有被老師發現自己在偷他的作品。小混混事情是他第一次踐踏老師心中如處女般純潔的對恩嬌的感情,偷盜作品並且加以刪改則是第二次褻瀆了老師的處女(詩人在小說中稱自己沒有發表的作品成為處女,是自己的分身,是在他死後能夠重新讓自己復活的寄託自己靈魂的東西)。徐智友的自卑和慾望讓他一步一步走向深淵,但是他始終尊敬和愛著自己的老師,當發現小混混用十分嚴重的話辱罵自己老師的時候他對混混大打出手,他希望老師在一夜之間能夠老年痴呆或者喪失記憶,這樣他就可以偷拿作品的事情就永遠不會被揭穿,又覺得自己的這種想法簡直是大逆不道。徐智友在徐智友自己和李寂寥的分身之間糾纏,又因為恩嬌讓他和老師的關係日益惡化,最終死在了自己老師的手上,當他知道老師在車上動手腳想害死他的時候,他流淚的說:這是我最愛的人給我的車.他這麼會想害我。」徐智友真的是一個可恨又可悲的角色。

電影裡面徐智友第一次看見韓恩嬌便是在老師家的院子裡面。在詩人眼裡面渾身散發著青春氣息的少女在他的眼裡就是一個隨便闖入別人家的淘氣小孩。之後再老師家做打掃的恩嬌得到老師的關心之後他變得敏感和無助起來,彷彿是被人搶走愛的小孩子。他害怕老師對恩喬的愛會讓老師晚節不保的情節電影裡面還有。但是對恩喬的感情卻來得非常忽然,現在我有點不記得電影的情節,只是有一個兩個人在打掃的時候打鬧,之後就是莫名其妙在車上接吻最後就是床戲了。唯一說得通的就是恩嬌誤以為發表的作品恩嬌是徐智友的作品,感謝徐智友把自己寫得這麼美,所以就把自己獻給他了。電影裡面對他和老師之間關係的描寫太少了,就直接讓電影的內容變得空洞了很多。徐智友的扮演者金武烈的眼神和麵部表情控制的還挺不錯的,只是人物的情感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最後一段流著淚要去找老師理論卻死於交通事故,他和車的墜落正是他人生的墜落,當時我還覺得他死的好,可是看完小說之後我對這個人物充滿了無限的同情。

至於恩嬌,電影裡面雖然有大段恩嬌的畫面和台詞,但是小說裡面恩喬都是出現在詩人和弟子的日記中。恩喬的心理沒有直接的描寫,只是通過之後和律師的對話之中透露了她眼中三個人的關係。小說裡面最後的結局是成為大學生的恩嬌終於知道小說恩嬌是詩人的作品,她帶了一束花去看作家,躺在作家的身邊說「我知道恩嬌是爺爺寫的,因為有些事情,當時的濕度,空氣,情感,別人永遠也體會不到,更別說是那個連鏡子的意義都體會不到的徐志友(之前徐智友把恩嬌媽媽送恩嬌的鏡子弄掉了,說要給她重新買一個一樣的,恩嬌說這個是媽媽第一次送給我的生日禮物,怎麼可能買到一模一樣的,最後還是詩人爬到山崖下面去把鏡子撿了回來)但是我卻以為是那個工大的壞蛋寫的。「罵了已經死掉的徐智友。而在小說里,恩嬌燒掉了徐智友和李寂寥的筆記,讓三個人的情感糾葛,詩人和弟子的過失全部毀掉,她既喜歡爺爺也喜歡老師,因為自己而加速悲劇的兩個人在死後的名譽也要自己來保護。我很喜歡這個結局,並表示對電影的結局非常不理解。

想要還原小說裡面大段大段的心理獨白和情感的流動的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電影裡面雖然講鏡頭集中在了3個人的身上,卻沒有很好表達三個人的關係。將徐智友偷的小說改成《恩嬌》,雖然是很不錯的選擇,但是卻把電影的主線完完全全固定在了恩嬌身上。但是小說中,雖然對恩嬌的描寫很多,但是恩嬌絕對不是主人公,恩嬌像一個放大鏡,放大了詩人和弟子之間的矛盾,也一條導火索,最終導致了兩個人的毀滅。詩人一次次原諒弟子的冒犯和侵略,心理的憤怒和憎恨卻在發酵;弟子在犯錯之後一直悔不當初但是卻在拒絕不了慾望的誘惑,反而越陷越深;詩人在弟子死後並沒有絲毫的快感,並且沒有再和恩嬌見過面,拒絕一切治療,喝酒來加速自己的死亡,只是在最後一刻,死在了恩嬌送給自己的玩偶的身邊。在電影和小說中都出現了這句台詞,詩人說,你們的年輕不是你們努力的獎勵,我們的衰老也不是我們犯錯的懲罰。所以詩人不甘心,他對年輕充滿了慾望,弟子也不甘心,他對成功充滿了慾望。只是他們的慾望裡面正好都加入了恩嬌而已。

個人感覺電影有點美化了詩人,看電影的時候只覺得詩人是一個很可憐的人,喜歡恩嬌卻沒有辦法表白,被衰老侵蝕、被感情折磨、被弟子背叛、最後還不知道其實弟子不是自己親手殺死的,一個人在像墳墓一樣的房子裡面受著內心的譴責。但是看了小說裡面詩人對自己的心理描寫,才覺得其實詩人也自私、偏激、自負外加自卑。不知道是不是我個人的偏見,我在電影裡面絲毫體會不到詩人的複雜。

還有一個例子,詩人過生日的時候,恩嬌來找他,送給他的禮物袋子上面是CK,坐我旁邊的女生悄悄對女伴說:不會是內褲吧。然後兩個人吃吃笑起來。我聽見之後也對我的朋友說,旁邊女生說禮物是內褲,然後我們倆也吃吃笑了起來。之後弟子來給教授祝賀生日快樂,說了一句,老師有糖尿病,吃不了甜食,然後我們又笑了,我們以為是導演設計的小橋段,但是看了小說之後我才發現這兩個事情都是真實發生的,恩嬌帶來的生日禮物是內褲,並且說現在的年輕人都穿這種款式,一定很適合爺爺,完全是說到了詩人的心坎兒里;反之,弟子來帶的是啤酒和蛋糕,啤酒是詩人和弟子從前去歐洲旅遊的時候詩人最愛喝的,回國之後就買不到了,詩人也知道弟子是費力給自己找到了這個酒,但是轉念,詩人又開始嘲笑弟子的無知,自己的病既吃不了蛋糕也喝不了酒,弟子的行動簡直就是讓自己早點去死。詩人這個時候的心理接近於草木皆兵了,任何徐智友的行動在他看來都是要搶他的恩嬌,他的作品,他的一生。

還有就是詩人的車,korando越野車,在世人看來,這輛車是他的另一個分身,是他不羈的象徵,也是和恩嬌、詩一樣珍貴的自己的寶物。最後用這輛車來害死弟子的時候他也寫到,在徐智友最後的一程,有我的老毛驢(詩人對車的愛稱)陪他,就當是我的補償。但是電影裡面雖然給了korando很多特寫,但是遠不如徐智友換車之後寶馬標示一閃而過的鏡頭惹人注意。這樣導演其實忽視,或者是沒有很好向觀眾傳遞了各個人物,各個細節,使電影有點浮於表面或者脫離原著的感覺。但是對景物的拍攝卻很好地表達了感情,特別是房子,從一開始鬱鬱蔥蔥、充滿活力的竹子、通透明亮的空間,到中間給恩嬌提供暫時避風港的溫暖的小屋,雨後天晴葉子上透明的露珠,到最後失去人氣、變成死氣沉沉的墳墓。

至於演員。金高恩的形象很符合恩嬌,基本上表演的無功無過,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這樣子的女孩子。朴海日雖然每天說要話6個小時的裝,但是怎麼看也不像70歲的老人。不知道為什麼要用一個30歲的演員來演一個這樣的角色,在看電影的時候就覺得這個老頭老一下年輕一下的感覺,因為有的動作語氣還是不夠老。金武烈的話如果劇本能夠更加充實的話一定能夠表演的更好。 看完電影之後我寫的簡評是順應自然珍惜光陰,但是看完小說之後我只能感嘆慾望的可怕。



後記:釜山電影節的時候我又去看了一遍這部電影。在看過電影和小說之後重新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第一次看電影的不解,看完小說之後的遺憾彷彿都不見了。就像導演說的,小說就像是海洋,電影像個小島,電影所表達的是我對原著的理解,和小說比起來肯定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還請大家諒解。
恩嬌的扮演者其實在大眾面前還比較拘謹,她說其實在剛剛開始拍攝的時候自己很怕攝影機,但是導演告訴她,沒有關係,你只管演自己的,攝影機會在後面慢慢跟著你。而且她說其他的前輩都很照顧她。我覺得當時片場的氣氛一定是安靜又認真的。導演的樣子看起來也很斯文和細膩,我相信他並不是胡亂拍的電影,而是認真體會、和原著作家以及演員充分溝通之後拍攝出來的。即使這部電影對原著的解讀並不是很完美,但是我舉得是一部很不錯的作品。
小說和電影各有不同的精彩。重新看完電影之後才切身體會到這一點。還有親眼看到恩嬌的扮演者,真的很清純很美麗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