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最後一次初戀--Restless [2011]

悸动的心/最后一次初恋(台)/临别时···让初恋开始(港)

6.7 / 18,406人    91分鐘 | 76分鐘 (silent version)

導演: 葛斯范桑
編劇: Jason Lew
演員: 蜜雅娃絲柯思卡 Schuyler Fisk 亨利哈潑 珍亞當斯 Lusia Stru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2-05-25 20:56:44

致水鳥


對格斯·范·桑特這種成名多時的導演來說,要拍一部小清新電影,難度實在太低了點。即便在多數人看來,《悸動的心》是一部標準的小清新電影,主人公就會做一些閒散無聊(在多數人看來)的事情,然而,它還是不同於日系或者台灣的小清新,至少在畫面上,它看上去有些灰暗,沒有那麼多的陽光,不搞美景配佳人那套。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是一部講述臨終關懷的電影,所有的內容其實是圍繞著死亡展開,只不過,格斯·范·桑特採用一種比較輕巧的方式去表現,有如水鳥飛過,看它們從容戲耍,要的只是一種情境和感覺。

即便是個稍顯沉重的題材,然而只要看下電影海報:一對年輕小戀人躺在地上,拉著手,彼此的身體輪廓被刻畫了下來,彷彿藉助這種方式,肉身和愛情永不消失。然後你就明白了,《悸動的心》要講的還是信念和釋懷,畢竟從年輕人的角度看待死亡,那的確也不至於苦大仇深,導演也覺得沒必要拍成煽情大作,那樣太掉價了。

一個喜歡跑去參加陌生人葬禮的男生,一個癌症晚期、等著死神垂憐的女生,《悸動的心》讓他們相遇,然後發現氣味相投,各種合拍。他們討論水鳥、互贈書籍、萬聖節COSPLAY、玩自編自導的角色扮演到拿石頭丟火車,看似無聊的事情,他們都能從中尋獲幸福和快樂。片中有很多古怪點子,像加瀨亮出演的日本鬼魂,以往電影常會把這種手法當做人格分裂的化身,這一次,他就真的只是幻想出來的鬼魂而已,溫暖,充滿親和力。

與其說,主人公被死亡所影響了,不如說,他們是害怕孤獨,進而迷惘茫然。對生命來說,死亡遺留下來的是無盡的孤獨還有對這個世界的深深誤解。《悸動的心》在糾正主人公對世界的看法,比如享受一份單純的戀愛,哪怕是知道不好的結果。編排一段生離死別的大戲,哪怕兩個人對結局的意見並不相同。所以,講的是死亡,但影片說的是如何生活,如何跟這個已經存在的世界相處,能讓生活看上去妙趣橫生、亮點無限,那不是一件美好的事?

對一部表現死亡的片子,《悸動的心》真的很輕,它不恐怖也不說教,更沒有想讓觀眾落淚的意思。格斯·范·桑特做足了很多小細節,試圖通過細微之處的感觸來打動觀眾。如果你喜歡隨心所欲和異想天開的驚喜感,那麼,《悸動的心》簡直是正中下懷。很多人會發自內心去喜歡它的文藝調調,恰到好處的音樂、點到為止的情緒、不需要道破的言語和秘密,至於它是不是一道飯後甜點,這個並不重要。

雲起雲滅,萬物有靈,關於生與死的交流,《悸動的心》讓我想到了威廉·柯倫·布萊恩特的《致水鳥》,他在詩的開頭這麼寫道:

在漂灑的露水中,
天空閃爍著白日最後腳步的光輝,
穿過玫瑰色雲霞的深處,你向哪裡
去尋找你孤獨的路?

《悸動的心》借死說生,電影在結尾處和這首詩的意旨不謀而合,「在我孤獨跋涉的漫長路上,他將為我正確地導航。」現實生活中,我們畏懼死亡,避談和死亡有關的話題。很多人想在死亡上面去找原因,遷怒於周圍。殊不知,很多時候,生老病死就是沒有原因的,它是自然進化的一部份(哪怕是意外本身)。對死亡,我們不一定要消極排斥,而是那句老話:為了死者,更好地活下去。【《女友》(家園版)】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