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更好的明天--A Better Life [US]

更好的生活/一个更好的人生/更好的人生

7.2 / 14,280人    USA:98分鐘

導演: 克里斯魏茲
編劇: 艾力克伊森
演員: 德米安畢齊 Nancy Lenehan Isabella Rae Thomas 喬昆柯西諾 提姆格里芬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羅霏

2012-05-28 08:22:11

A Better Life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兒子:「窮人為什麼要生孩子?那有什麼意義?」
     父親:「。。。。。。,別這樣說,別這樣說。。。。。。」
      這一切有什麼意義?活著,活到活到沒有路可以活?活到一代又一代重複這卑微的生活?活到為了生活不停的受到他人的傷害?活到為了活著不擇手段、扭曲人性、走向毀滅?活到自己背叛自己的過去、背叛自己的文化和根? 不,即使在最艱難的境遇里,人,多數人還是會去for a better life!請相信人性!因為這更好的人生,人在進步,直到今天!這更好的人生,是可以享有人權宣言裡的權利,是可以有富蘭克林羅斯福希望的第二權利法案裡的保障,是可以和家人在一起,是做一個正直的、感受愛、美的人,是做一個對他人懷有責任的人,是去為了一個更有意義的目標努力的人!《A BETTER LIFE》就帶給人們這樣的信念!電影不但反映了在美非法移民的生活,遇到的問題,更為難得可貴的是它超越移民問題,用人性去談論人,那裡透露的精神震撼人心!而且因為在現實里,無論東西方社會裡的中上階層越來越背離人性,被各種東西侵蝕自己的靈魂,再看電影裡這個墨西哥父子的故事,更能觸動人心!
      十四年前,卡洛斯和他的妻子從墨西哥偷渡到美國洛杉磯來謀生。和其他非法移民一樣,開始的時候他們居無定所、漂泊不定、工作不穩、收入低下,每日苦苦的等待工作機會。他們生下了一個男孩,路易斯。而妻子卻因為這種生活改變了,再也無法滿足於這種生活,離開了他,嫁給了一個美國人,擁有了合法的身份。而卡洛斯則帶著路易斯艱難的生活在洛杉磯的底層,為了避免被引渡回去,作為一個沒有任何權利的人忍受各種剝削和艱難。六年前,遇到一位做小生意的同胞,才算工作穩定下來,做一個修建草坪、打掃後院的工人。他們在郊區的住在一個破舊的房子裡,路易斯則因為出生在美國可以享有權利,在附近一所很不好的學校里上學。
      這樣的生活帶給卡洛斯的是什麼,電影或者導演塑造的這個人物並沒有抱怨、憤怒或者因為所遭受的而扭曲本來的人性,而且請相信這是真實的這類階層和群體的特徵。他每日辛苦的工作、幾乎沒有生活、娛樂,和兒子相處的時間也很短雖然他一直在擔心著他的兒子。當他穿越洛杉磯,從非法移民居住的區域到窮人居住的區域再到中產居住的區域,那些破落、繁華、問題還是生活都彷彿和其無關。他是隱形人,隱形於這個社會,可他不是傷害他的人嘴裡的那些人渣、可憐蟲、蠢貨。他學會了英語,他認知這個社會,他堅守自己的信仰,他堅持做一個正直的人,他渴望更好的生活。可他害怕,害怕任何企圖更好的計劃都會被無情的遣返回國給摧毀。因為他無法改變,雖然他看見那些舉著美國國旗遊行抗爭的人們的努力,他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他的兒子身上。在現實里,雖然歐巴馬一直在放寬在美非法移民的政策並繼續努力著,但保守的共和黨之徒們一直在阻攔。
      而他的兒子,路易斯,十四歲。你知道任何單親家庭而且父親因為工作又經常不在身邊的男孩子生活在底層社會裡,他面臨怎樣的環境。沒有禮貌、討厭學習、早戀還厭惡他父親的人生和工作,他處在一個轉折時期。就像那些變成混混的幫派分子給他說的:如果可以更好我不會加入這個最後因為槍殺或者某種病毒而註定死去的道路,他在猶豫:繼續這種毫無意義的活著還是加入幫派。人性總是被傷害或者絕望才會做出愚蠢的事情來,他在慾望的滿足和人性的本善間猶豫著。
      改變突然發生在這對父子身上,父親的老鄉賺足了錢準備回鄉開農場,他希望把他做小生意的工具和汽車賣給父親,可父親還是因為可能的被遣返而猶豫著。老鄉走了,他就會再次失業。當他失業的第一天又回到六年前等活乾的老地方的時候,他決定籌錢買下汽車和工具,成為老鄉的角色:一個小僱主,做雜活。其間,一個同樣等活的老鄉給了他半個麵包讓他感激不盡。前妻的幫助讓他如願以償,他很高興,甚至是他這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他只買了兩樣東西,上帝的雕飾還有兒子喜愛的球隊的球衣和足球。兒子聽到這個消息,聽到父親說這可以改變他們的生活,他們會越來越好,會搬到好房子裡,會找個更好的學校。兒子猶豫的傾向成了那個父親的更好的生活上。 可良善的父親為了報那個半個麵包的恩,雇了那個等活乾的老鄉,讓他成為過去自己的角色。幫助他,給他錢。可這位移民已經被生活扭曲,在卡洛斯工作的時候,他偷走了父子倆更好生活的工具:汽車和工具。一個尋找汽車和工具的歷程,成了追尋更好生活的歷程,也成了父子之間交流、讓兒子理解父親和選擇怎樣未來的歷程。
      在歷程中,父與子的合作,讓兒子看到了一個正直、善良的父親,讓兒子看到了以前父親是如何勞作的,看到了非法來到美國的人生活的慘景,讓他看到了他已經疏離的他的根和文化。這期間有矛盾,但最後兒子從這父親身上看到了追尋更好生活的努力,看到了那個目標和意義。父親信守承諾,對待他人尤其是處於困境裡的人總是理解、寬容,而且不做任何越軌和得到他不該得到的東西。這些東西在尋車其間展露給兒子,兒子明白了過往自己認識的偏見和扭曲。當他們就要成功了,他們又「偷回」了那輛車和工具,可他們遇到了警察。父親停下來汽車,被警察逮捕並要遣送回墨西哥。如同電影裡描述的也是現實里展示的,即使這些移民繳稅、有孩子甚至更多也只有3%的可能性在NGO的幫助下取得合法的身份。父親就要被驅逐出境了。兒子無法接受和拋棄他們的母親生活在一起,原先要他加入幫派的夥伴又來找他,可他變了,他的父親讓他改變了。他去和父親在監獄裡見面:
      父親:「你問過我,為什麼要生你。我只是做了老家所有男人做的事情。娶個老婆,來到北方,我也不知道有什麼別的出路。我和你的母親彼此深愛著對方。但來到這裡,一切都變了。你母親變了,她想要的,我滿足不了她。只剩下我和你,沒有錢、沒有工作,我不知道如何照顧你。我心中也有憤怒。只有一件事支持著我度過難關,就是你。照顧你長大,就是我的動力!我想給你所有你想要的東西,如果你能出人頭地,我覺得一切就值了。是為了我,找個理由生活下去。我很抱歉我是這樣,我很抱歉。。。」
     兒子:「不,不,你不要抱歉,你總是做的更好。。。」
     父子唱起了他們家鄉的歌,相互承諾要更好的活下去。。。
     看到這我已經忍不住眼淚了,那是人啊,一個好人啊。現實的無奈和制約總是施加不需要的苦難在他們身上!
     當電影最後父親和同伴冒著危險,為了兒子承諾穿越沙漠的時候,那足以讓我淚流不止。
     這是多麼好的一部電影,在展現美國非法移民問題的時候,用的是人性。而父與子彼此理解的設計,一方面是對非法移民偏見消除的闡述,一方面是加強了對這更好生活的闡釋!而那對所有人都有意義!
     最後,不得不比較一下中國的「非法移民」:農民工!他們和另一群人生活在同一個國家,沒有卡洛斯的難題。他們和卡洛斯一樣,為了更好的生活,不得不來到城市謀生。他們甚至比卡洛斯付出的更多、遭受的剝削更多、遭受的歧視更多。他們遭受這一切的理由是什麼呢?這等級化的社會,這等級化的權利,這資本侵蝕沒有底線的社會。他們沒有住房,無論是租還是買。因為中產和大學生們都叫著沒有錢買或租房子,他們哪裡有資格談這些;他們的孩子不能上城市裡的學校,不能享受同等的公民權利無論是教育、醫療、社會保障還是文化、娛樂。因為城市裡一些人都叫著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看病難,哪裡有你們的份?卡洛斯的痛是全球化的痛,是更高層次的問題。而我們這裡的社會問題,根還在核心的未現代化,等級、從上而下、割裂還有政治權利的閹割。這裡全是提各種既得利益的人說話的人、知識分子或者利用窮人的人。這樣用人性,沒有偏見的,長期的投入弱勢群體、替他們說話的人太少了。正是這樣,好人永遠得不到褒獎,遭受苦難的人永遠遭受偏見,這社會扭曲極了。長久了歷史裡幾乎沒有真正的進步運動,這扭曲不斷施加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王朝更替里重新來過!
       現實里,我們當然也看到糾正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請恕我悲觀,長久的觀察這些人,他們的大多數並沒有超越過往那些無用的努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