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浪蕩世代--On the Road

在路上/浪荡青春(港)/浪荡世代(台)

6.1 / 36,993人    124分鐘 | 137分鐘 (original version)

導演: 華特薩勒斯
編劇: 荷西里維拉
演員: 山姆萊利 蓋瑞特荷德倫 克莉絲汀史都華 克莉斯汀鄧斯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eamouse

2012-06-08 13:11:50

在路上,不知所向


許巍那首《藍蓮花》早已成為CBD辦公室白領最有效的心靈雞湯,一句「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就能把朝九晚五的手銬拋去青藏高原。在我看來,傑克•凱魯亞克那本垮掉一代的聖經《在路上》也具備著同樣功效,屬於所有叫嚷著要輟學投奔理想、辭職背包上路卻又從不見行動的苦悶心靈。而對於生命狀態已然在路上的人來說,傑克•凱魯亞克和尼爾•卡薩迪、薩爾和迪恩,等等這些從真實到虛構的青年亞文化偶像,他們的憋悶、無聊、憤怒,他們的流浪、吸毒、性愛,實在是一場無聊到不值一提的破事。

當然,不得不承認,傑克•凱魯亞克在1957年確實通過這部瀰漫著強烈空虛感的《在路上》影響了整整一代人,讓遍及全美的灰狗大巴載著反戰的孩子、嬉皮的花童全國串聯,讓69號公路載上即叫即停隨時搭車的「自由與愛」美國夢。這番烏托邦式的畫卷,又被下一代的青年再內心翻湧美化好多遍後,代代相傳。即便遠在巴西的少年沃爾夫•塞勒斯也被深深影響著。

於是,當這個總要與車相愛的巴西導演,帶著心中神聖的格瓦拉,完成南北向經度穿越的《摩托日記》後;選擇了東西向緯度穿越的垮掉派聖經《在路上》。從地理常識看來,南北向的穿越,從寒帶到溫帶再到熱帶,所能經歷的地貌和植被變化,必定比東西向的緯線穿越更為豐富。因此,從視覺感受方面,《在路上》並不具備《摩托日記》的景緻優勢,但是寬闊美國大地的文化之景,卻是錯不過的。垮掉派的凱魯亞克只關注著內心景緻,無論是薩爾在東部的紐約家中,還是迪恩在丹佛的二老婆屋裡,抑或為賺路費而干苦力的加州棉花田,對苦悶的青年都一個樣,他們的風景只有地下酒吧的爵士樂、加入苯丙胺致幻的咖啡,以及床榻上激烈碰撞的異性或同性肉體。

這樣的內心風景,顯然很難從影像里摸索出一條適合的表達道路,沃爾夫•塞勒斯嘗試的勇氣可嘉,但顯然他還是只能搞砸。「小伙子,你是準備去哪,還是沒目的的亂搭車?」影片開頭,在西部曠野中搭上卡車的薩爾被問到。垮掉派確實是沒有方向的在路上,但塞勒斯竟也聽話的跟著他所心愛的主人公,說風拍風說雨拍雨,自嗨著讓電影變得毫無方向。小說中的迪恩是完全能由薩爾第一人稱的視野所豐滿,他是在路上的客觀主角,有著揮霍不盡的精力和強烈的性吸引力,並將在經歷中成長的主觀主角薩爾巧妙壓縮至潛文本中;到了電影中,這個仰視視野倒是建立的漂亮,赤裸的迪恩為來訪的薩爾打開了門,漂亮的軀體、鮮活的自由,徹底征服了這個剛逝去父親的年輕作家,但往後的故事發展中,薩爾和迪恩卻被給足了等量齊觀的鏡頭。關於自由不羈,小說里那種讓人不能直接觸碰的形象,是需要想像力去塑造的;但電影裡,最好還得有能讓自由顯得可貴的對立物,比如壓制,很遺憾,未經壓抑而來的發洩,讓主角們從頭到尾就只是討厭的不值同情和理解的社會棄兒。似乎只要是集體吸毒、做愛了就叫做自由,「杜魯門讓我們要為生活節省開支」,惡搞著總統發言,年輕人們自由的偷盜。

穿越美國的在路上之旅,也是敘述者薩爾的文學之旅,為了表現垮掉派的虛無情緒,塞勒斯又直白的將鏡頭反覆對向伴隨薩爾的圖書封面——《叔本華箋言錄》以及普魯斯特那套《追憶似水年華》的第一捲《在斯萬家那邊》。巴西導演顯然不具備拉烏.魯茲(電影版《追憶似水年華》導演)的文學根基和用影像穩抓藝術流的強大能力,只能是膚淺的為人物貼上一些有著時代感的標籤。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和克爾斯滕•鄧斯特兩位大牌女明星,分別扮演的迪恩前後兩位少女妻子,倒是在保證了影片商業性和影迷基礎之上,能達致影片關於自由代價的闡釋意圖——這麼好的兩個姑娘,你都忍心自私的這麼玩弄,迪恩你不是個混帳東西還能是什麼。於是,當已為人父的迪恩被舊金山的妻子轟出家門後,整個影片的情緒急轉直下,憂傷的流浪以及挫敗的美國夢襲來。在路上的心靈,即便註定要損人不利己,也不能妨礙這自私心靈去追逐自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