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家變 [2004]--The Clearing

赎金危情/家变/赎金注码

5.9 / 12,517人    95分鐘

導演: 皮爾特真貝格
編劇: 皮爾特真貝格 賈斯汀海德
演員: 勞勃瑞福 海倫米蘭 威廉達佛 亞力山卓尼瓦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iva

2012-06-10 09:47:47

請先看過《黑天鵝效應》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你看過《黑天鵝效應》這本書(注意是書),就會對此片深有感觸。

黑天鵝事件是指這些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綁架差不多就是一種黑天鵝事件。
社會為這些機率極低,但是危害極大的黑天鵝事件輸出了巨大的成本,比如說為了應對地震進行的一系列經濟支出。
在綁架案中巨大的成本應該對應的是贖金。

《贖金危情》中的父親是個標準的理智者,能夠化劣勢為優勢。
綁匪的優勢在於父母對孩子的擔憂之心(而不是肉票的性命),劣勢是警察的搜索及被民眾發現的危險;
父母的優勢是可以藉助一切力量搜索綁匪,劣勢是綁匪是否會將孩子安全放回的風險。
實際上二者勢均力敵。綁匪拿了父母的要害,卻不得不躲避全世界。但是我們往往會認為父母是弱勢的一方,原因是影片都會描述父母被拿了要害,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事實情況是綁匪也要承受同樣甚至更多的壓力,只是我們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放在綁匪這邊去想過(誰會這樣做啊!)。

至於肉票,理論上是安全的,最多是受重傷但是不會死。理智的綁匪不會殺掉肉票,很多劇情都有這種台詞,「放心吧,我是交換的籌碼,不會有事的」。但是由於資訊不對稱,存在著綁匪殺掉肉票卻不告訴父母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給不給贖金都無所謂了,因為綁匪撕票與贖金是相互獨立事件,肉票可能一開始就被殺了,給不給錢,都沒區別。當然父母也不是蓋的,會提出各種證明孩子還活著的要求。這是理智的一種表現。所以說肉票是處於綁匪與父母的中間狀態,是籌碼,而不是綁匪的優勢。

《贖金危情》中的父親通過電視台加強了綁匪的壓力,最終奪回自己的孩子。很多人認為父親是捨不得花錢,實際上是因為第一次交涉,父親已經懷疑就算給了贖金,綁匪也不會放孩子。因此,放手一搏,轉換地位,變成強勢的一方。

這是風險很大的決策,因為綁匪可能一氣之下殺掉孩子然後逃跑。但是這部片子的綁匪也是個理智的人,儘管一開始氣得要死,但還是選擇了贖金。風險與收益成正比。「憑什麼我承擔這麼多風險卻還是拿不到贖金」,相信綁匪是這麼想的吧,「殺了孩子的機會成本太高,還是忍一忍,背叛同夥去拿本該屬於我的贖金吧。」

最後結局就如諸位所見,這是理智者之間的對決,最後博弈的結局可以說是雙贏,綁匪獲得贖金,父母奪回孩子。

等一下,那是不是所有綁架案,父母都可以高姿態地背一摞錢直接懸賞好了?當然不是。父親之所以做出這個決策也是在掌握了很多資訊之後。第一次交涉中父親與綁匪開車時的交流,可以使父親了解到綁匪是個理智者,負責拿贖金的綁匪搶走錢卻不告訴父親孩子的下落使他認識到綁匪不是個誠實的交易者。(本片在這部份都有詳細的描寫,真是注重細節的佳作)因此做出了決策,而非單純地捨不得錢。

最後,進行父母排行吧。
理性程度由低到高。得知自己的孩子被綁架了。。。
直接昏倒進醫院(真沒有)——直接準備錢,或者聯繫警察——要求綁匪出示孩子尚存的證明,本片母親——本片父親

本片涉及博弈論、黑天鵝理論、機會成本、風險價值等知識,實在是管理學佳作。必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