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萌的金大人
2012-06-20 22:44:36
無法寄出的家信
在歷史教科書里,對所有重大事件的年份及經過無不標註得清清楚楚,想大致了解某段史跡的來龍去脈並不困難,包括戰爭。困難的是你無法從那些毫無表情的文字上觸摸到更多歷史的脈搏,尤其是戰爭,那些漫天烽火的歲月與其中浮浮沉沉的人物命運,又豈是書頁能囊括與承載的。
影片《硫磺島來信》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06年執導的作品,演員幾乎全部由日本人擔綱,全程日語演繹。它可視作是《父輩的旗幟》的姊妹篇,影片完全以東方視角出發,強烈的日本本土的尚武氣息貫穿始終,人物內心雖有對和平生活的嚮往,但上至指揮官下至普通士兵,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都難逃九死一生的既定命運。
硫磺島,日本最南端面積僅22平方公裡的一個小島,中途島戰役失敗後,這裡成為日本最後一道防禦美軍進攻的關卡,戰略重要性可想而知。1945年2月19日至3月26日,駐守島上的兩萬兩千名日軍與美軍三個師的兵力展開激戰,最終寡不敵眾幾乎全軍覆沒,生還者不足一千人。美軍陣亡七千人,占海軍陸戰隊二戰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另有一萬六千人受傷。
影片以戰後日方在島上挖掘到的數百封未能寄出的家信為線索,追溯並重現了當年那場慘烈的戰役,既有對戰場硝煙的正面特寫,也不惜筆墨地表現了軍人們誓死效忠與渴望生還的矛盾交織心理,將對戰爭和生命的思考與審視落實到了平凡個體身上,將他們還原為有血有肉的人,而非麻木的殺戮機器。
個人認為這部影片並未對戰爭中人性的善惡作過多宣揚,拍攝手法很平實,記錄力求簡約而不失深度,鏡頭著力於捕捉人物在戰爭中心理層層推進的最細微變化,通過幾個性格迥異的軍人於國於家對戰爭的態度,來呈現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與身不由己的苦楚。
栗林忠道——他是臨危受命的最高指揮官,被派往硫磺島堅守這道通往日本本島的最後防線。曾留學於美國並擔任過駐美武官,海外背景的經歷使得這個高級將領在繼承傳統的武士道精神之餘兼具以人為本的用兵策略。甫上島便實地勘察地形,不顧下級軍官的反對傾力修建大量坑道戰壕作為防禦工事,放棄灘頭開闊地帶的守衛,集中優勢兵力進行阻擊,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持實力、減少傷亡。他還下令禁止對士兵進行隨意體罰,與他們平等對話,這一系列舉措令守舊派軍官們極為不滿,即使士兵也只是感激於制度上的人性化,並不理解他用心良苦的作戰思路。
栗林忠道果敢堅毅,身先士卒,具備一個指揮官應有的親和力,雖然如此也不能擺脫自身的悲情命運。在大本營已經放棄支援,硫磺島幾近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他奉命必須嚴防死守,直至最後一刻。
深知是必死之戰,所以在戰術上採取了後發制人的策略,讓士兵在美軍強烈的轟炸下先保全生命,再消滅對手。如此心思縝密的男人自然不乏溫情一面,在憂心忡忡的夜裡,他不止一次提筆寫信給妻子,不忘臨別前未競之家庭瑣事以及對稚子的思念,情牽而難返。決戰前夕總部再次發來電文,暗示軍人應與領土共存亡,與此同時無線電里傳來特意為守島將士們播放的歌曲,童聲輕唱,字字句句都在歌頌軍人及戰爭的偉大。栗林的表情無奈而悲傷,這更像一曲輓歌,效忠高於一切,歸家視作恥辱。最終,負傷倒地的他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走完了一開始就註定的路程。
西竹一——曾是洛杉磯奧運會馬術冠軍得主,栗林忠道的追隨者及戰友。作為中校的他與栗林一樣,有過海外生活背景,不倚權發號施令,與士兵打成一片。對於身受重傷的美軍俘虜山姆,西竹一毫不猶豫地讓部下拿出稀缺的嗎啡為其療傷。當部下質疑地問:如果被俘,美國人也會這樣對待我們嗎?他反問:你怎麼知道不會,你接觸過美國人嗎?人物的個性在此顯露無疑。
後來山姆還是傷重身亡,他離去時的表情很安詳,沒有絲毫恐懼和痛苦。通曉英文的西竹一將山姆身上的家信念了出來,大家無不惻然。信是山姆的母親寫的,無非是說了些生活瑣事,並希望兒子早日平安歸來。這讓多日來疲勞作戰的士兵們的神經霎時軟化,心理防線也發生了動搖。他的母親與我們的母親有何不同呢?士兵喃喃自語。為何而戰,為戰敗而自殺是否值得,我還想活著回去見我的家人,這是他們心底的疑問與願望。看在眼裡的西竹一併未責備部下,與栗林一樣他肩負著不可推卸的重任,沒有奢談生還的權利。在雙眼受傷無法與部隊同行的情況下,他也選擇了自盡,而他的部下們最多只能片刻凝神肅立,然後默默地繼續前行,不能戰死就要自盡,這是一個軍人最體面的結局。
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還有西鄉——他是一名強徵入伍的麵包師,由於戰爭的需要,與妻子經營的麵包店被洗劫一空,入伍前妻子即將臨盆。與其他抱著堅定犧牲信念的軍人不同,自始至終他都夢想早日離開硫磺島,重回親人身旁,並在戰時的空隙里寫下了封封家信。
戰役進行至最慘烈之時,眼見同伴悉數陣亡,恐懼及厭戰的他掩護戰友清水跑去美軍陣地投降。當後來發現作為俘虜的清水被美軍殘忍殺害的屍體時,陷入了徹底的絕望.由於栗林的體恤,西鄉得以成為生還者之一,他剛剛掩埋好栗林的屍體,美軍便接踵而至,團團圍困中他舉起鐵鍬瘋狂揮舞,發出幾近崩潰的嚎叫。一種無力的追問、憤怒、疲憊,無以發洩。戰爭中沒有贏家,只有無數牽扯其中的家庭及個人的心靈創傷與歷史疤痕。
烽火中家書抵萬金,幾百封沒能寄出的信默默訴說了戰爭年代軍人們的心聲,為人子為人夫,他們實在是與普通人無二。對這段塵封往事及無數消逝的生命,用影像的形式來還原當時之面貌,令這一歷史事件因細節而脈絡清晰,也是一種反思和正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