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賓漢--Ben-Hur

宾虚/宾汉/宾虚传

8.1 / 254,752人    212分鐘 | Sweden:219分鐘 (1970) | Sweden:224分鐘 (1962) | UK:222分鐘 (1993 re-release) | 214分鐘 (DVD edition

導演: 威廉惠勒
編劇: Lew Wallace Karl Tunberg
演員: 卻爾登希斯頓 Jack Hawkins Haya Harareet Stephen Boy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杯麵貓

2012-06-21 01:37:52

嗯,其實耶穌才是主角="=


MGM電影公司倒閉了。。。再也看不到這隻雄獅咆哮了,感覺很傷心,懷念起來想看看MGM的第一部作品《賓虛》,要等1925年版的下載完估計得要幾個月,只好看這個1959年版尋安慰,214分鐘的電影,好久沒看過怎麼長的片子了,但劇情卻相當精彩,OST壯麗震撼,雖然故事演到最後感覺耶穌才是主角=。=但真的很好看!!經典作品無論過了多長時間,地位都無可動搖。

《賓虛》為始,《刺殺希特勒》為終,以後我們再也見不到MGM這隻大獅子了(哭~)

這片子拍攝的手法很像戲劇,開篇5分多鐘都在演奏OST,落下幕布打上序曲二字,害我一開始還以為出了什麼狀況囧,電影演到兩個小時,還有中場休息,也是落下幕布打上幕間休息,演奏5分鐘OST,除了戲劇,很少還看用這種手法的電影,感覺蠻新鮮=w=(好好玩耶~~)

故事主軸是猶太人賓虛復仇的故事,同步副線是耶穌從馬棚降生到被釘上十字架為止,他兩在無數的名場景中有交集,耶穌果然生猛,我們從頭到尾都見不到他那張神聖的臉==最多只能見到他的後腦勺,一頭保養精美的髮絲滑溜溜的閃閃發光讓女人都為之嫉妒。但效果確實做到了讓人一眼就知道他不是凡人,耶穌領域全開,你我一眼就能感受到。

其實電影開篇出現的名畫「上帝創造亞當」局部圖已經提示了片中耶穌和賓虛這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他倆就跟米開朗基羅這副畫所要表現的一樣,賓虛相當於畫中的亞當。引用下面這段畫作評論做參考:

「上帝伸出的右手有力而堅定,手腕凸現的經脈證明了他親近亞當的初衷 ;繃直的食指顯出強烈的願望,這也是人們用於達到期望的事物最努力的姿態,拇指張開,食指繃直,剩下三指下垂並往內彎曲。與之相 反照的是亞當微垂而略顯慵懶的手,或許因為他還未知為人的苦難和艱辛,或許反叛的萌芽已經開始滋長。上帝的太陽穴緊繃而高聳,充滿了雄性力量,顴骨和眼眶以及微皺的額頭表現著他的努力。亞當的整個面部卻是鬆弛的,這個上帝依照自己形象造出的第一個人顯得榮寵中的自在和傲慢,右臂半撐地,左手略顯勉強的伸出,這是一個非常放鬆和舒適的姿勢,米開朗基羅注意了左右的對比,把亞當初為人 就表現出的傲慢,一個優美的背叛留下的伏筆,亞當已然不在乎與上帝的relationship(關係)是否存在,自負已經佔據, 即便造主用力想挽回即將來到的rebellion(反叛)。

亞當身下有另一只有力但陰暗的手,青筋暴出,五指內彎,明顯的攝取狀,撒旦在等待著人類背離上帝的那一刻?或是他已然克制不住, 要推波助瀾。

在上帝寬大的紅色斗篷內,除了圍繞上帝而存在的天使們,還有一個扭曲但同樣強壯的嬰兒面孔,我不明白米開朗基羅試圖告訴我們什麼 。是將要降世為人的獨生子,最後留在斗篷內的人類希望救主,但為何他如此苦楚? 」

把這畫翻出來只是想表達賓虛身上很多地方跟畫中的亞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地方而已。

嗯,我還是比較喜歡賓虛留鬍子的look~

冷兵器時代的戰鬥比現在要殘酷的多,特別是用以前的電影技術拍起來更是震撼,賓虛做奴隸時在羅馬戰船中划槳的流程、羅馬VS馬其頓戰船時的戰鬥場面、戰車競技場的場面,八回來的資料說,拍攝戰車競技這場,真死了一個替身演員,嗯,光想像一個人被狂奔的四匹烈馬馬蹄踏過身體的畫面。。。。好痛囧。。。但裡面的馬都好有愛~>w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