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

超凡蜘蛛侠/蜘蛛侠惊世现新(港)/蜘蛛人惊奇再起(台)

6.9 / 706,561人    136分鐘 | 153分鐘 (Extended Cut)

導演: 馬克偉柏
編劇: 艾文沙吉 史蒂夫克勒伍
演員: 安德魯加菲 艾瑪史東 萊斯伊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Quizás

2012-07-02 00:07:04

3d怎麼看起來更像3d


個人感受不太科學請大牛輕噴多科普。

蜘蛛人這電影真的適合弄3d,而且不是所有的電影拍3d效果都好。
在看別的電影時被廣告時間裡的3d宣傳片吸引,佔了先行放送的便宜去電影院看了za-ame-jing-gu,subaidaman(吐槽一下日本人的片假名發音)。情節和原著的關係不贅述,演員演技不贅述,據情節奏不贅述,sf成份科學與否不贅述。男主角很帥嘛,贅述結束!

接下來結合去年上的基礎教養課{電影攝影}說說3d。

電影拍什麼-場景,人物動作,人物移動,人物表情,道具移動。大概就是這幾個吧。
所以說,怎麼樣才能看起來很3d呢。人物應該能和背景看出距離(景深),人物/道具有垂直於螢幕平面方向的運動。

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有時候為了突出人物的表情,只選取人物頭部攝影(學過的所有詞彙都是日文版本,翻譯無能,只好用大白話了對不住)。在這個時候人物移動並不明顯,觀眾的注意力也不在移動上。攝影師如果在這時開大光圈虛化背景,畫面就會完全失去景深,即立體感。所以在這種場合,3d沒有效果,除非演員擁有一個高聳入雲的巨型鼻子。
另外,當設螢幕是z-x平面時,站立在x-y平面上的演員/道具如果進行x軸方向/z軸方向的運動時,3d效果不明顯。因為螢幕的長度和寬度不足以使透視現象變的十分明顯。(就是同一物體在距離螢幕平面等距離的時候,在螢幕正中的大小和四角的大小差不太多)舉個栗子,鏡頭:一隻鳥在完全無雲的天空從左飛到右。這時觀眾是看不出明顯的3d效果的。相反,如果人物/道具的運動方向朝向/遠離觀眾,由於這個方向的縱深理論上是無限遠,所以近大遠小的透視非常容易表達。舉個栗子:一隻從遠方的夕陽朝向觀眾奔跑的野豬。這時觀眾能看到此豬從一個小黑點變成一隻大豬,如果加上3d,辣麼。。。

一些真實的栗子:
請回憶大家看過的3d片紙特別3d的鏡頭。
我記得有人說過夢工廠電影開頭的那個甩吊杆的小孩特別立體。
為什麼?因為吊杆前面的魚鉤和線在做xy平面上的近似圓周運動,也就是在某些時刻這個物件會衝著我們飛來。
阿凡達,個人覺得最立體的還是城管來攻城時撇炸彈的鏡頭。炸彈在地上彈起直接朝向觀眾飛來,非常不好意思的說當時我的腦袋甚至不受控制的偏了一下。
接下來是奪命深淵(啊這個翻譯好蛋疼)。南竹漂在水裡面的那個鏡頭很3d。雖然背景是單調的水中(不容易看出景深),運動是平緩的,但是導演是什麼人物啊大家都知道。他的處理就是長鏡頭。曾經有閒人統計過電影裡的鏡頭長度,大家猜猜幾秒啊,十秒都不到(承認自己的確忘記確切的秒數了)。所以大師決定,配合緩慢漂浮的南竹,我們緩慢的拍不切換鏡頭。這樣運動的路線變得容易觀測,如果稍微加上一點朝向/遠離螢幕的移動,就可以得到不錯的3d效果了。

那蜘蛛人呢
  1.第一人稱的長鏡頭。這裡的處理不是讓主角從螢幕里突出,而是讓景觀從兩邊略去。景物的相對運動自然是朝向觀眾的,而且在這種場合傻子才開大光圈模糊視野呢,男主角又不是重度近視。同時,長鏡頭會讓位移變的很大(並且男主移動速度很快的說),所以3d的體驗感很明顯。
  2.男主總是在蕩來蕩去飛來飛去。為了不使觀眾覺得枯燥,視角一定是在不斷改變的,雖然短鏡頭,但是身著紅藍緊身衣的男人飛速飛向觀眾,再怎麼遲鈍也能從經驗上判斷出位移,故也可以體驗到3d效果。
  3.蜘蛛人發射蜘蛛絲的一部份畫面(比如最後的pose),蜘蛛絲的方向是朝向鏡頭的,很酷很有3d感。
還有許多其他的細節都能看出3d來,因為記不太住了就放棄了。

我想說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能體驗到3d。即使是適合的電影,英雄的技能也非常適合拍攝(比如帕克先生),也不都是能看出來3d的鏡頭。有時候觀眾覺得片子除了字幕都不立體,實際上不是製作方面在偷懶,而是為了表現而作出的鏡頭處理反而使人看不出立體感。當看到背景被虛化,人物有雀斑的臉龐一派小清新的鏡頭時,只要覺得矮油不錯很美就好了,這時候再要求3d可真的是為難製作方了。看到航拍熙熙攘攘的街頭大量人物從左走到右從右走到左的鏡頭,感受到群眾演員在裡面苦逼的心情和矮油劇組請直升機了就好了,這個也不太容易出3d。

到這裡我也沒什麼能說的了,希望對此有研究的人能來施捨一點科普。
最後啊,我覺的這個男主角,嗯,顏不錯嘛,額呵呵呵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