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5 17:39:46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電影的情節非常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從前有兩個小孩,然後他們死了。中間有些曲折,包括寄人籬下,企圖自食其力等等,但結局還是「死了」。從技巧上來說,都沒什麼問題,情懷也是不少見的「平民視角的戰爭控訴」。這部影片在國內最大爭議還是意識形態問題,因為很多人覺得裡面表現出的是認罪不徹底。不過比起談論虛無縹緲的意識,我更想討論下這部影片對普通直男的實用價值。
我認為這是挑選女友的一個良好工具。具體的操作方法是:讓其觀看,然後觀察/詢問其感受。我不是深明民族大義的熱血青年,覺悟從來都不高;對我來說,理想的女友需要兩個品質:1有同情心,2思維清晰。兩者皆有自然最好,最不濟也應該具有第一點。沒有同情心的人不會善解人意;而思維不清晰的女人則會讓周圍的人活地鬱悶,在各種層面上。如果看完用如此製作精良的催淚彈依然不為所動,那麼她只有兩種情況:1缺乏同情心,2愛國感情阻礙了同情心的發作。第一種情況自動出局,第二種情況還需要詳細分析。
如果她說:日本人有什麼可憐的,他們不也殺了我們很多人。那麼她算是思維不清晰的,因為殺中國人的日本人並不是影片主角,那麼小的孩子和軍國主義沒有多大關係。如果她說:日本平民是有可憐之處,但他們也是可恨的,而且反思不徹底,導演沒有徹底認罪。這樣說的她,也是思維不清晰。首先,這部影片本身表達的就是「日本平民是有可憐之處」,「他們還是可恨的」並不影響「可憐」。很多人說可憐之人也有可恨之處的時候,並不是表明問題的複雜性,而是在說「不用可憐他們,他們其實是可恨的」,這個結論本身就和想說的論點矛盾。那如果她說:「日本人可憐也可恨,一方面我們同情他們的遭遇,另一方面我們也憎恨他們。」呢?我覺得這麼想的她情感比較豐富,但還是思維不清晰。日本人從來就不是一個可以輕易簡化的概念:單個的日本人和群體的日本人,現在的日本人和過去的日本人,這些都是差別很大的概念,不應該混為一談。還有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憎恨侵略,軍國主義本身,而不是執行的人。Fight against crime, not criminal。對人的懲罰自然不能缺少,但目的也是為了對抗人身上的罪。更何況直接犯下罪行的日本人基本都死絕了,對於那個年代部份無辜的日本人和現在基本無辜的日本人,還要去痛恨具體的對象,就屬於沒想明白了。
純技術性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