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搜索--Caught in the Web

搜索/CaughtintheWeb

6.5 / 1,157人    117分鐘

導演: 陳凱歌
演員: 趙又廷 高圓圓 姚晨 王學圻 陳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ingxiaodang

2012-07-08 18:40:40

要魔幻 還是要現實?


《搜索》也許會是一次回歸的標點。
於陳凱歌自身,《無極》《梅蘭芳》《趙氏孤兒》幾番起伏後,再次回到現代都市題材。雖電影宣傳以來號稱放下身段、屌絲逆襲、搏君一樂,但這位骨子裡的中國知識分子其實默默回到了以《霸王別姬》攀抵巔峰的批判現實主義創作。
於中國電影,進入2012年,華語片歷經票房炮灰半年之久的哀鴻之殤,與眼下魔幻大片《畫皮2》票房破竹「爭氣長臉」的狂歡群喜,激冷激熱之下難免暈頭轉向。《搜索》的上映也許正逢其時,它不奇幻不喧鬧,自身也並不完美,但正好讓我們稍稍停下腳想一想,電影人的創作究竟需要什麼?我們的華語電影究竟需要什麼?

現實主義 何時就成了冒險?
陳凱歌拍《搜索》的消息始一出爐,就有聲音傳出:陳凱歌勇氣可嘉,君不見放眼四望,眼下從大導到新人,拍現實主義的還有幾人?《搜索》上映以來,此類聲音也自成一脈:單為這敢冒險拍現實題材,就值得為陳導鼓掌為《搜索》買票。
筆者同樣認同,但心中卻未免憂傷:現實主義在中國,何時就成了冒險?
事實上,現實主義不僅是中國文學的傳統,更創造了中國電影誕生以來的兩次高峰,無論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神女》《馬路天使》《十字街頭》《烏鴉與麻雀》《一江春水向東流》,還是新中國八十年代後堪稱第四代經典的《天雲山傳奇》《芙蓉鎮》以及第五代巔峰的《黃土地》《紅高粱》《活著》《藍風箏》《霸王別姬》,都得自現實主義的補給。
而隨著初衷本善的大片救市高舉高打之後,中國電影卻在複製西方的商業大片路線中陷入迷茫。一方面對好萊塢最精髓的類型敘事學藝不精,一方面對自己的傳統優長不自信少研承,與世界觀眾並未走近,與中國觀眾卻有漸行漸遠之險。
無論如何需要放鬆,以為如何能夠逃避,中國的老百姓都是離不開現實的,中國社會的主流生活也始終是保持思考的。對中國現實保有思維的人,註定無法從《畫皮2》身上得到精神補給。這是中國電影人不能忘記的。也是中國觀眾不能忘記的。
給現實主義一個機會,是電影市場的回歸,是傳統的回歸,更是現實之幸。
但願《搜索》可以打開一個缺口,自此起,提起現實主義,回應的詞不再是冒險。畢竟,現實主義不應成為冒險,它本就是我們的生活。若現實主義成為冒險,才是最大的冒險。

《搜索》搜索的 不只是網路暴力
     回到《搜索》,故事始自一個現代人司空見慣的網路暴力事件——甚至對於眾多網民而言,這個事件有點太小兒科,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永遠爆炸式的網路轟炸之下,誰會對「不讓座」這麼個小事留意關心?這也許更有反諷的力量,就是這麼個誰都不會留意的小事,也可能編織出一張巨大的網,網住一個人的生命,也網住你我。
但是這張「網」,絕不僅僅是網際網路,陳凱歌舉著放大鏡在這張網中「搜索」的,也絕不是單單是網路暴力這麼簡單。
《搜索》的幾款人物海報,放大鏡於馬賽克中放大主角,人物介紹卻並不是「死者」「兇手」「死者的愛人」,而是「緋聞女孩」「職場御姐」「打工菜鳥」「失業青年」「企業老總」「空床闊太」「老闆心腹」「機靈小秘」。電影時間精貴,未必是敘事必要,陳凱歌的鏡頭還費時掃過了警衛、慣偷、水軍頭、電視台領導、中介所大姐…這些本可能拖慢敘事節奏的「無用」篇章,卻隱隱透出了陳凱歌的野心——他的視野絕對不只是在網路暴力本身,他想做的,是力圖為這個時代的社會現實畫像。一如《搜索》的宣傳推廣語,並不是網路暴力核心的「誰殺死了葉藍秋」,而是社會百態式的「我的故事,可能也是你的故事」。
所有人圍觀了葉藍秋之死,但相比於葉藍秋的死亡本身,這個「圍觀」才最讓人悲哀。人人都在網中,再糾纏誰是兇手就沒有了意義,如何得懺悔也都顯蒼白。這個時候,就需要回到人中,搜索到每個人背後的故事,這其中,也許才能抽絲剝繭,才可能探尋迂迴的答案,解開無解的謎題。
無論成功與否,這樣的努力值得尊敬。

耳順凱歌 不犀利但悲心
對於很多觀眾,《搜索》觀後可能如筆者一樣,總覺不夠犀利不夠凌厲。
一方面,為了保全題材,作者可能包裹了部份鋒芒觸角,但另一方面,想來更主要的可能還是發自作者本身。
《霸王別姬》那時,少年凱歌手裡攥住的是一把鋒芒畢露的手術刀,《搜索》此時,再過月餘就步入耳順之年的凱歌,握著的卻是一把白描的畫筆。犀利的確退去了,卻可感他對現實關注下一份溫和的憂心,對身處之中的芸芸眾生一份謙和的悲心。
變化都是雙刃劍。捨去的有嘆,得到的有喜。
歲月自有歲月的力量。
《搜索》還有諸多不足之處,毛邊甚多。比如節奏可能稍顯拖沓,比如葉藍秋和楊守城最後的「我愛你」總感倉促,比如百萬借款為何不還給老闆之類的情節邏輯不解…
但無論是對這電影不足處的遺憾,還是對批判可否更犀利凌厲的想像,都自待後來人。
現實不死,「現實」不死。


《畫皮2》里霍心對靖妻說:縱是我心裡滿是你,但我的眼一千次見了這張皮,也會一千次被它魅惑。
這皮的魅惑是本能,但最終要回到的還是本心。
中國電影市場需要強心針,可以有魔幻的狂歡,但更需找回「現實」這股血液。「現實」也許不能上天入地激情澎湃,但自有靜水深流永續的生命力與內在的爆發力。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