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搜索--Caught in the Web

搜索/CaughtintheWeb

6.5 / 1,097人    117分鐘

導演: 陳凱歌
演員: 趙又廷 高圓圓 姚晨 王學圻 陳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愛永

2012-07-10 20:56:11

粗暴世界的一面鏡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時代不斷在進步,網路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份,人們透過網路分享生活,也窺探別人的生活。以前,只有明星與名人會成為狗仔追蹤的對象;而今,全民皆狗仔,一不小心,你就會成為視訊中的主角。尊重隱私,不再是理所當然的事;毫無隱私,反倒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一向熱衷炒作的媒體,打著正義旗號的網民,合力將一瞬間脫軌的人送上爆紅名人寶座,管你願不願?只要你成為全民「搜索」的關鍵字,下一刻,你的生活將不再屬於你。

電影『搜索』,起於一個美女不讓座的公車事件,眼尖的實習小記者第一時間捕捉了美女與公車眾人的火爆對話。果然,這挑釁意味十足的視訊,立刻引起全民公憤,成功捉住群眾眼球,如星火燎原般迅速燃燒整個網路。網民們群情激憤,展開人肉大搜索,一個人想搜索一個人難,但數以萬計的人想搜索一個人就不難了,因為總有好事之人急於將不了解的事擴大,總有有心人士迫不及待在別人的傷口上灑鹽,煽風點火之下,視訊主角當然無處可逃。


【只重視表面,卻不在乎真相的世界】

電影中的人肉搜索,一如現實生活中天天上演的新聞事件,只要成為關注焦點,如潮水般的網路評論將淹沒一切。媒體最愛以此為題,廣大網民們的意見如生死判官,一面倒的留言就能斷定當事人的生死。流言往往來自眾多留言,管他真假是非黑白,只要眾口鑠金,你就等著死無葬身之地。每當在網路上看到大放厥詞的評論時,我總有一種感覺,這些評論者到底知道些什麼?明明是別人的事,卻能說的像自家的事,各種全知觀點令人匪夷所思。

電影中的美女只因不讓座,隱私就被徹底曝光,成為全民公敵。所有人看到的只有她在公車上的傲慢與輕佻,卻沒有人探究一向知書達禮的她為何會如此?包括她身邊的人與曾經熟悉她的人。公車上的脫軌演出彷彿一個惡女標籤,牢牢貼在她身上,徹底抹煞她以往真實的模樣,充分展現出這真是個只重視表面的世界,一個人的好與壞不是取決於那人的本心,而是取決於別人的眼光,這是很可悲也很可怕的一件事。我認為比傲慢與偏見更可怕的是人的自以為是,自以為所說或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但事實上卻是錯的。正義是這不公平正義的世界所必須的,但是非不分的正義就好比一把隱形的利刃,殺人於無形。新聞媒體是最大的共犯結構,為持續新聞熱度,刻意隱瞞真相;為迎合大眾好奇心,完全不顧當事人隱私,所有能曬不能曬的全曬了。所謂客觀的報導,其實並不存在。


【粗暴的對待,源於自私的心】

以前我不太喜歡看宮鬥戲,總覺得古代宮裡的人成天勾心鬥角,活得很累。但後來漸漸發現無論今昔,我們始終活在一個鬥爭的世界,差別只在於鬥爭的輕重與方式,只因人性本自私。自私的人性,擅於自我保護,所有侵害到自身利益的人與事都會被排除在外,無論是工作或是情感,再親的人都一樣。所以,電影中感情頗佳的大記者能輕描淡寫地搶去小記者拍的視訊;有錢大老闆能隨時停掉妻子的信用卡小懲大戒;相戀多年情侶也可能隨時移情別戀只因愛情來了。人與人之間的粗暴對待,往往源於自私的心。網路上的言語暴力雖然可怕,卻仍不極親近之人的粗暴對待來得可怕。你以為你的生活擁有全部的愛,可事實上,愛僅是生活的一部份,對某些人而言還是不太重要的部份,你所以為的甚至是你的信仰與事實不相符,這就是人之所以會痛苦的原因。於是,你只能更加保護自己,你只好以更巨大的冷漠隔絕再受傷的可能。但所有的好壞總是相伴而來:膽小的人終於正視了愛情,卻也失去了愛情;強勢的人站在頂峰也會不慎摔落;成功的人以為掌控了一切,卻掌握不了自以為最有把握的那個人;人微言輕之人,忍氣吞聲,也會有上位的一天;而全世界與之為敵的人,終會以自己的方式留住抹黑不了的驕傲。因此,看起來可憐之人未必最可憐;看起來風光之人可能除了風光之外一無所有。真正的好與壞終究是內心之事,旁人議論不來,只有心能決定。

對我而言,電影『搜索』就是這個粗暴世界的一面鏡子。我想起『飢餓遊戲』中每年在遊戲中必死的二十三個人,以及『黑鏡子』裡被輿論所迫與豬做愛的英國首相,之所以會有如此殘酷的遊戲與威脅,就是因為如此殘酷的人們無所不在。只要事不相關,死的人與自己無關,那種看好戲的嗜血心態才是所有暴力變本加厲的緣由。時代進步,網路快速,世界零距離,可人的心卻出現越來越大的黑洞,那黑洞將良善與真心啃蝕殆盡,不負責任又自以為是的評論,不經大腦的速食留言,是非不分的正義將一時之過逼入絕境,這樣的世界,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然而,無論時代進步與否,世界好與壞的真正關鍵仍在於人心,人人都渴望愛與和平,而愛與和平的本質是「尊重」。有了尊重人之心,就不會只看到一面倒的評論,也不會為了自己任意傷害他人。如果世界的粗暴無法停止,至少下次發言前請經過思考;如果自私自利就是人的本性,至少對待身邊人時請記得愛。也許,我們真正該搜索的不是別人,而是逐漸消失的善良之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