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搜索--Caught in the Web

搜索/CaughtintheWeb

6.5 / 1,157人    117分鐘

導演: 陳凱歌
演員: 趙又廷 高圓圓 姚晨 王學圻 陳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費爾墨

2012-07-12 23:45:58

《搜索》:塵埃中的陳凱歌


                                  《搜索》:塵埃中的陳凱歌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陳凱歌執導的電影《搜索》首周票房收穫4500萬,這在意料之中!正如先前說《畫皮2》不管故事怎麼樣,票房應該是不錯的!看來這種好萊塢2的運作模式還是比較奏效的(已經破5億人民幣了)!然而談陳凱歌的電影,我不想談票房,也不想拿票房說事。因為在我的印象里,凱歌不是一個為了票房而拍電影的人。或許有同志就會說,你丫腦袋有病,現在的電影,你不說票房,你還談什麼?
        誠然當下的電影事業面對市場經濟的衝擊,已經全面商品化、娛樂化了。投資商只看重票房,而觀眾則只圖取樂!關於電影票房,我覺得還是應該區分對待。正如鍾惦棐先生所言:「電影作為文化商品,盈利是合理的。但它畢竟是特殊的商品。如果為了利潤而損害影片的內容,或在取材上以上座率為目標,這便是'向錢看'的結果。為了'向錢看',便需要迎合,而迎合無論在政治上和藝術上都是創作的大敵,都須刮骨療毒!」我們知道進入80年,第五代導演開始嶄露頭角,這其中包括陳凱歌的《黃土地》(1984)、《大閱兵》(1986)、《孩子王》(1987),然而當《黃土地》出來之時,不少觀眾說看不懂,特別是電影《孩子王》顯得更加深奧。也就是這一時期,電影史上曾把這些觀眾看不懂的電影稱之為「探索片」。但隨著電影藝術的發展和觀眾審美意識的提高,人們發現電影《黃土地》是藝術價值極高的一部電影,稱其建構了一種新的電影語法。我想說的是觀眾看不懂,對某一電影不感興趣,不一定是電影的問題。或許從某種程度上觀眾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也就是觀眾對影片的讀解能力、審美能力的問題。試想經過文革10年禁錮的觀眾,他們的電影審美受能力應該是欠缺的。即便是把《阿凡達》、《變形金剛》放給他們看,他們也可能覺得沒什麼趣味。這就好比你給文盲背誦《詩經》、你給農民講授《農經》是一樣一樣的,都是對牛彈琴!這又不僅讓我想起小時候鄰居家的大嬸到俺們家看電視,看到足球賽時說好看,這麼多人搶一個球,多熱鬧啊。
        不過說到凱歌,他的作品很有嚼頭的,不管是《黃土地》,還是《霸王別姬》,大家都認為是我國電影史上少有的優秀作品。但自從《無極》後,陳凱歌的電影事業遭遇了作品與市場不相兼容的尷尬局面。於是很多人就說陳凱歌完犢子了,即便是近年來的《梅蘭芳》、《趙氏孤兒》也褒貶不一,可謂鮮花與板磚齊飛。於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在猜想一個結論——有的人不適合拍商業片,而有的人就是為商業片而生的!經過多年的反思,塵埃中的陳凱歌是否會放下身段來拍一些迎合市場、迎合大眾的作品呢?無容置疑,他糾結過。但身處紅塵,怎能忘情;身處電影圈,怎能只做自己?於是,他不在只關注古裝題材了,他開始關注身邊的人和事了,開始時尚起來了,開始愚蠢和牛逼起來了。電影《搜索》就是一個非常新的題材——網路人肉事件。這部電影改編自網路小說,藉助一個讓座的故事,引出社會各個相關人群的故事。在影片中,陳凱歌為了迎合觀眾,刻意製造了很多巧合和俗套的段子。
        電影《搜索》從題材到模式,我們都看到了陳凱歌放下身段地影子,即便是這把年紀了,即便是不再渴求過多的榮譽,他也難逃滾滾紅塵的洗禮!而對於觀眾,那些看過的或沒看過的,那些看得見的或看不見的,都是浮雲,都將化作塵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