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搜索--Caught in the Web

搜索/CaughtintheWeb

6.5 / 1,157人    117分鐘

導演: 陳凱歌
演員: 趙又廷 高圓圓 姚晨 王學圻 陳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

2012-07-13 03:17:04

新聞人,別把人想得那麼下作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電影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直心高氣傲,不肯向命運低頭的葉藍秋因為被判決症,一時失態,在公交車上沒為老大爺讓座,就被記者拍下來傳到網上,大做文章,最後被迫放棄抗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中國自古人言可畏,眾口鑠金,流言的犧牲品不計其數,一人失勢,群起而攻之,古有「莫須有」,近有斗「牛鬼蛇神」,這傳統發展到網路時代的今天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徹底給發揚光大了。現今的網路訊息傳播速度大有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覆蓋面之廣幾乎無孔不入,可謂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區區人肉搜索小case一樁,別說葉藍秋這樣的美女,就是只流浪狗恐怕在眾網民的接力下也能被挖出八輩兒祖宗來。用不了多久,這姓甚名誰家住何處家裡幾口人人均幾畝地地裡幾頭牛就全都齊活兒,找到這麼個活靶子,就有了眾矢之的,好嘞,咱就一擁而上,全然不覺這事件的主人公也是你我普通人中的一枚,食肉飲血,齧骨吸髓,相煎何急!在現有的條件下,網路民暴不足為奇,其實這群「網路暴民」在生活中其實大多都是良民,同是一「民」,不過是藉著缺乏監管的網路平台出來撒撒野「暴」一把,不「良」一下,畢竟多數都是不明真相的群眾,不知者不為過嘛。本文想討論的不是這個問題。

2006年,彭宇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法官一句「人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去扶?」雷倒全中國。暴露出的一點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似乎已成了當今大多數人心照不宣所預設的一個事實。所以葉藍秋不肯讓座的一個小小舉動,立刻被指道德敗壞,是學校的恥辱,社會的敗類。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電影告訴我們,不是。那如果不是,這種印象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難道網路暴力是一切的原因?電影又告訴我們了,與專業媒體脫不了干係。

四年的新聞科班教育,老師告訴我們,記者就是要報導社會現實,揭露事實真相,壞事情是好新聞,要不怕做一個挖糞者。要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可這「道義」不是你想擔,想擔就能擔。抓住一點雞毛蒜皮,唯恐天下不亂地發到網上,點燃無聊網民的情緒,自以為是主持公道,大快人心,過把懲惡揚善的大俠癮,一順手便名利雙收,這叫「道義」?

高中政治的哲學課大家都上過,現像有真像與假像之分,而假像則是對事物本質反面的歪曲的反映,因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避免被假像所迷惑。所謂「真實」,不過是膚淺的表象,一個新聞人不問背後緣由,就不分青紅皂白將一個弱質女子推上道德審判台任人魚肉,還美其名為「替天行道」真是天大的笑話。

可惜現在大多數新聞工作者都是這麼做的,為行道而行道,為報導而報導。人生百態,有善有惡,媒體人卻專奔著「惡」而去,遇事的第一反應不是態度中立地探究它的因果,而是置事實真相為不顧,以揭露醜惡為前提,尋找一切能論證惡的證據。沒有惡,就造出點惡來,不然你讓我們新聞人這樣英雄與俠義的化身吃什麼呢?新聞人所擁有的話語權又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尤其是這種道德批判極易煽動網民情緒,造成轟動效應。反過來這種關注度又帶來名利。在懲惡揚善的錯覺與高關注度帶來的名利雙收誘惑下,形成惡性循環。久而久之,惡被無限放大,將鮮有人再相信良善的存在。

教育哲學課上,S名師的一番教誨,曾深深撼動了我四年被訓練形成的新聞觀:生活中本來並沒有那麼多醜惡,可是在電視報刊的報導中看到的社會卻是醜陋不堪,充斥著人心險惡、世態炎涼,新聞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勸人向善,卻成日關注假惡丑,並且無限放大,搞得人人自危。雖說是外行話內行,卻一言驚醒夢中人。新聞人的職責是求實,並不是掃黃打黑除惡。我們的新聞教育需要反思。用片中沈流舒的一句話就是:「別把人想得那麼下作。」

PS:看完這部電影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太棒了!我要去豆瓣上給它打五星!」但打開頁面卻發現不少豆友只打出了兩星三星,短評中也都是貶損之辭,不免與我心裡的落差大了點。當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對事物的評價褒貶不一也不足為奇。仔細瞧瞧,豆友的「差評」多是從邏輯、拍攝技巧等方面吐槽。
但對我來說,能夠打動人心的,就是好電影!
一是這題材於我有強烈共鳴;二是圓圓姐真是太美啦!!!!從當年的清嘴姑娘,到現在華麗轉身,蛻變成韻味十足的女人。演技是其次,我只知道美的隕滅是最讓人心碎的!一顆星給圓圓姐!
總之是值得一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