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搜索--Caught in the Web

搜索/CaughtintheWeb

6.5 / 1,157人    117分鐘

導演: 陳凱歌
演員: 趙又廷 高圓圓 姚晨 王學圻 陳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yan

2012-07-13 07:56:45

《搜索》是對中國公眾的審判


無知的憐憫和憎恨,都是可恥的。
                                  ——叔本華


在哲學界有這樣的說法,越是浪漫主義的人,對社會批判地越是厲害。
闊別影壇十年的陳凱歌,帶來這樣一部年青浪漫的,諷刺的,現實主義題材的「搜索」,他理應被我們重新定義。文藝和浪漫的陳凱歌,這次真正地深刻了一次。
深刻在於,無須故作姿態地想要教導人們什麼,而是講好一個故事,讓人們自己願意去思考什麼。
講不好故事,情節做作扭捏,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正是中國電影的最大詬病。

如果把「搜索」看做一部愛情片,我相信這並非陳導的原意,同時,也是為我們國民放棄了這樣的機會——自我救贖的機會。
影片的意義在於:批判。
陳凱歌說:「我們的語態比較溫和,但我認為不缺乏諷刺,也揭露了一些比較尖銳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存在於人群中:這個社會的規則到底由誰來確定?在這樣的規則下,每個人是一種什麼樣的生存狀態?」
對沒有宗教信仰的社會,公眾普遍存在的無知和愚昧,沒有獨立思考能力,人文素養的缺失,對基本尊重和人權的漠視,簡言之,沒有經過真正文藝復興和民主社會改革的中國,在對個體人權的尊重上,已經必須得到重視。

我們是否可以這樣梳理一下這部電影的前半部份:
美麗地有「負面角色形象」的葉藍秋,被診斷出淋巴癌晚期,心情極度沮喪絕望。在乘坐公交汽車上班途中,被公交車售票員「態度生硬地」要求給老人讓坐,在當時的情緒下,作出了冷淡的拒絕。
此事被媒體報導,形成巨大的社會反響。一方面媒體深挖猛料,採訪與葉藍秋相關的人物、電視專題、網路炮轟通通上陣;一方面是網路民眾從人肉搜索和攻擊當事人的人格,到鋪天蓋地地謾罵、造謠、抵毀。在此過程中,所有與之相關的疑點全部被誇大和「被真實化」。於是乎,我們的社會,人人都是道德楷模和高尚之士,我們藉著道德的幌子卻極盡齷齪之事。
電影中,葉藍秋只是選擇了平靜的回應方式。試想你我身患絕症,是否會認為對這樣的謾罵作出激動的回應仍有意義?

前半部份應該是本片的精華。
至於影片下半部份,葉藍秋與楊守誠的戀情,到最後葉藍秋自己結束生命,只是劇情的合理髮展。
結局時葉藍秋那句:我只想過好我的每個小時,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
秋高氣爽,笑容婉約,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用更加通俗的愛情和悲劇結尾,才能帶給觀眾更大的觸動。而這樣的觸動,是否能引發我們這些思考:國民素質,人文素養,民主社會的觀念,對個體人權的尊重。甚至我們可以再嘗試將這樣的思考撥高一個高度,那就是:現代中國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陳凱哥應該被稱讚之處在於,講好這個故事,態度溫和,用情節去表現影片對我們社會某些現象的諷刺,而沒有去觸及到體制和社會所能接受的底線。在中國拍這樣的電影是需要勇氣的,因為你所暗含的諷刺,是針對了絕大部份的中國人。
這樣的影片,可以帶給人們更多的反思。

請容許我引申一下,談談更深層次的幾個問題:
1. 人權
謠言,一邊倒的批判,網路暴力,對所有熱點事物沒有道德底線的踐踏,歸根到底是來自於公眾對人權的漠視,以及對社會事物的獨立思考能力的缺失,即是成為「無知的良民」。

那麼我們所說的「網路暴民」,或者「無知的良民」,愚見認為,一是來自於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國數千年來統治者有一招是屢試不爽的,那便是「愚民政策」,結果是保證了統治階級最大的利益和穩定局面,同時也讓我們的國民成為了一群盲從,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甚至是沒有現代人類所應有的完整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的人。
其二,中國進入現代社會的方式是激進的,並沒有經過完整和自然的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民主改革。我們從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似乎只是來自於一股強大的上層力量的操作,在國家的根本——人民中卻並沒有得到現代人文與民主的洗鍊,這也許直接導致了我們國民的素養缺失。試想沒有這樣的思想變革,我們的人民,何來對每一個體的尊重,人權的保護意識?
其三,當今中國廣泛存在的不公平現象。這種不公平,普遍體現在貧富不均,特權階級,以及社會物質化,精神信仰缺失花上面。我們說到的「網路暴民」,正是這樣形成的。
說到這裡,我們必然提到另外一個名詞——弱勢群體。正是這些不公平的存在,和我們社會對弱勢群體的忽視,他們被日益地邊緣化,成為被無意中排除在外的一部份。他們過著最底層的生活,不分享國家富強的果實,更無法享有他們所期望的最低的社會地位。於是在發生諸如影片中的「帶有負面角色的時尚女郎不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這類事情時,他們可以將自己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種種歧視與不公平,再加上網路發洩低廉的成本和基本可以忽略的後果承擔,這些積久成疾的怨氣,可以為一件小浪花帶來一片汪洋大海。

2. 世界觀和宗教信仰
說中國人普遍缺乏完整的世界觀,也許會遭人抨擊,不過請讓我們這樣思考:
2007年,法蘭克•德拉邦特導演的美國電影《迷霧》,通過誇張的構思和人物衝突,表現出對廣泛道德品質的反思,和對宗教的尊重。
在面對災難時,無神論者選擇了積極抗爭,抵制,和激進的選擇態度,宗教信仰者則是選擇「唯心主義般的」尊重,對命運和個體的藐視。
這部電影在全球都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它並不復雜的劇情,卻帶給我們太多的可以思考的問題。在某一方面,對宗教,信仰,人生,道德,社會,我們的認識或許可以被重新定義。

言歸正傳,《搜索》這部影片同樣是對中國公眾世界觀的映射。中國電影能去面對大部份群體的劣質,能去探討國民素養,這本身就是一個可以被狠狠誇讚的進步。
陳凱歌說:「這部電影並非對網路暴力的審判,不是對公眾意識的斥責。而是帶給大家一種寬容,在對待與我們不相關的,我們不理解的,甚至是看起來不符合廣泛道德標準的行為表時,我們應該抱以寬容。這既是對個體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那麼對缺乏信仰和人文素養的中國人來說,什麼樣的震動才大到足夠可以讓我們領悟這樣的世界觀?
在現今被深刻物質化和唯物主義化的中國,這何嘗不是一種比政治改革更艱巨的期待?
宗教之所以存在,正是因為他成為一種道德約束和行為標尺。他能軟化我們的物慾,解決很多行政手段或量化標準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並且成為維持社會發展的潤滑劑。
可笑的是,我們本身可以有很好的宗教,可以有很好的道德標尺,可以有很好的信仰,但是發展到現今的中國,我們的宗教只是狹小地侷限在求福,求祿,求財,求壽了。
這些自私的,僅為個體利益的宗教意識,完全沒有求寬容,求懺悔,求洗鍊,至於對人生品性的信仰,更是無從談起了。

那麼,我們的信仰在哪裡?
我們的世界觀在哪裡?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