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們撞到外星人--Paul

保罗/外星人保罗

6.9 / 266,503人    104分鐘 | 109分鐘 (Unrated)

導演: 格雷格·莫托拉
編劇: 尼克弗洛斯特 賽門佩吉
演員: 賽門佩吉 塞斯羅根 雪歌妮薇佛 傑森貝特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灰太狼

2012-07-15 15:27:49

向做外星文明研究的科學家們致敬脫帽~


在《Paul》No.1的熱門影評中@塵與雲寫到「本片有各種向科幻前輩致敬脫帽的鏡頭,本人非專業科幻宅,故只能找出一部份」,然後列出了1、2、3、4、5、6、7、8、9,一共9個彩蛋。 待看罷下面諸多強悍的回帖,才明白群眾的眼鏡是雪亮的,LZ真真正正做到了拋磚引玉~ 這部電影把如此多的元素和彩蛋融合到一部喜劇之中,是一部高維度、有內涵的影片

然後,我想說的是,在第一次注意到這部講E.T.的電影名字是的時候,我就意識到了一個大大的彩蛋,而且這個彩蛋不太像是眾科幻宅能找得到的。這個彩蛋使得影片的意義又豐富了一些,使這部電影不只是向「科幻前輩」致敬脫帽,同時也在向搞地外文明研究的科學家前輩致敬。

這位前輩就是和外星人同名的Paul。他是世界No.1的地外文明研究的科學家 這是wikipediad對他的介紹(http://en.wikipedia.org/wiki/Paul_大衛)

美國的亞利桑那州有廣袤的沙漠。乾燥的大氣適合無線電波的傳播,稀少的人類活動減少了電磁信號干擾,所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類在這裡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無線電望遠鏡陣列,用於地外文明信號探測。

Paul Davis是英國物理學家,著名的公眾科普作家,早年師從於劍橋的Fred Hoyle。Hoyle也非常有名,是穩恆態宇宙模型的提出者,並且也是科幻小說作家;在七十年代之前,穩恆態宇宙模型一直和Gamow的大爆炸宇宙模型相互鬥法。一個有趣的插曲是,今天人所共知的「大爆炸」這個名字就是Hoyle給取的,雖然他起這個名字本意是取笑Gamow的模型(窘)。

Paul是我知道的少數仍然活躍地撰寫地外文明學術文章的科學家之一,早年組會上我經常講他的文章。他現在亞利桑那 State University任教,並且是地外文明BEYOND項目的director。

可以想見,這部被網友揭發出來處處藏有彩蛋的英國影片,名字一定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導演以直接冠名的方式,向這位英國科學家、世界首屈一指的E.T.專家、公眾科普前輩致敬脫帽,這便是內涵所在。

欣賞有內涵導演的作品的好處在於:洞察導演的意圖,探究個中妙趣,是毅種享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