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搜索--Caught in the Web

搜索/CaughtintheWeb

6.5 / 1,097人    117分鐘

導演: 陳凱歌
演員: 趙又廷 高圓圓 姚晨 王學圻 陳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麥瑤。

2012-07-16 09:00:49

意義不明。


這是我今晚看完電影后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我爸做為陳凱歌多年的影迷,講起這部片子也難掩失望之情。他說,陳凱歌的電影如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經不起推敲。你仔細去研究,就會發現電影裡有各種bug,很無厘頭,很不現實。然後你就可能會陷入「我到底看到了些什麼的」的怪圈思考中。
因為這部片子的主題噱頭被吸引進電影院,在電影的30分鐘內我就猜到大部份結局,到最後20分鐘,我如坐針氈的和朋友討論[搜索]到底該不該被列為陳凱歌的又一部劣作。

成為網路搜索中心的人都是什麼人?非常簡單,普通人。他們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甚至你都有可能曾經和他們擦肩而過,坐過同一輛公交車,搭乘同一班飛機。這才是[搜索]應該有的典型,而不是選一個癌症晚期的葉藍秋,你甚至都搞不清楚最後她是因為疾病而死,還是因為網路搜索而死。在一開始陳凱歌就錯了,後面的內容自然不會有多意味明了。
讓我更加不舒服的是[搜索]的引線。為什麼非要葉藍秋讓座?旁邊的那些人難道都不能讓座嗎?只有葉藍秋所乘坐的位子必需要讓給老人家嗎?這個導火索用的太牽強了。為這件事搞專家座談,主題報導就更加扯淡,這個社會不讓座的人那麼多,至於上升到教育層面,讓班主任說出「當然他以後不再會是學校的驕傲」這種話?至於讓一家公司股票暴跌,與其合作的公司猶豫簽約?又至於讓公司老總出爛招數搞垮記者?

如果陳凱歌有好好研究網路搜索和新聞界對網路搜索的處理,但凡他稍微多了解一些,也不會搞出這種意味不明,只有初出茅廬的導演才會犯下的問題。如果再往深層次、偏激的角度去說,我甚至想直接噴它為一部侮辱了新聞界的電影。但電影發展總要有個線索,不管它是否符合邏輯,所以,我在心裡默默的向電影,為我的太過偏激的念頭道歉。

可是到後來,我又搞不清楚陳凱歌了。我一直在問,為什麼趙又廷和高圓圓要相愛?(我指的是電影裡兩人飾演的角色)
或許有的人認為,趙陪伴葉藍秋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後7天,也一起經歷過媒體的窮追猛打,面對傳言的百口莫辯。但是,我不認為這能成為兩人相愛的理由,他們本可以不相愛,也能達到電影想要表現的內容,畢竟它的名字叫[搜索],不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個禮拜]。
但陳凱歌就是讓他們相愛了。在葉藍秋生命的盡頭,用他們的相愛想要把電影的悲劇氣氛烘托得更加絕望。陳凱歌本可以讓趙又廷以不參與者、第三人身份紀錄下整個事件過程,既能把握主題,又能獨立鮮明的展示葉藍秋這個人物。對葉藍秋的解讀本可以更立體,更有個性,但因為兩人的相愛,反而讓人覺得好不真實,略顯主觀意味濃厚。我也問我自己,如果我是葉藍秋,我會愛上趙又廷嗎?答案是不會,我會感激他為我所做的一切,但是這種感激離愛還差十萬八千里。
(我記不清趙又廷飾演的角色叫楊什麼了。。。所以。。。)

這是我最看不懂的兩個地方。其實還有很多地方我覺得意味不明過於牽強,但已經有很好的影評指出來了,我也不想再多座闡明。(而且我也困了><)我只記住了高圓圓更加成熟但仍需突破的演技,也記住了陳紅那一段失敗的、耐人深省的婚姻。其他的對我而言,都只有四個字。意味不明。

本人不是觀點的觀點。樂意與相反觀點的朋友和平討論。意見不同的交會才會帶來更深刻的思考,當然,也是我們作為影迷對陳凱歌的支持。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評價,我們的初衷,不都是希望這部電影,甚至陳凱歌,能更加出色,更加「意味明了」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