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搜索--Caught in the Web

搜索/CaughtintheWeb

6.5 / 1,157人    117分鐘

導演: 陳凱歌
演員: 趙又廷 高圓圓 姚晨 王學圻 陳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ouyangyang

2012-07-17 19:06:28

好的電影就該是有爭議的


匆匆看完,覺得這部電影還是不錯的。
剛剛看了些貼子,牛人果然是牛人,能夠從各個角度去分析,包括結合陳凱歌以前的電影,或噴,或挺。我呢,只想就事論事,就電影本身來說談談當下的感受。

從題材以及表現手法來說,基本上電影已經交代清楚了,我們也從第一時間了解到了故事到底要說什麼了,無論是主線,還是暗線,從情節到情感,都是有血有肉的。不過這也是一個合格電影應該有的,尤其作為陳凱歌的作品,當然不能只從這些方面來說了。

我想說的是,好的電影,作為一個用視覺聽覺和想像力共同講的一個「故事」,是不是本身就應該讓不同人有不同想法呢?如果故事一看完,或者說沒看完,就已經全然了解,毫無思考價值,那這樣的電影,我覺得只有80年代的紅色革命片,或者其他有「教育意義」的電影了。能夠激發起人的批判意識,而後產生反思,自覺地去思考,才是電影給人的真正體驗;如果僅僅在看電影時候「爽」,那電影不足以稱之為大腦的遊戲。

好了,就《搜索》來說,我覺得一開始的感覺就是「雲裡霧裡」,好像講的東西確實很多,但都沒有講透,有的地方感覺莫名其妙地出來了,然後又莫名其妙地結束了。如果說主題,或者說反映出的東西,也很多:可以說這是現實主義題材,也可以說有浪漫主義情懷。可以說是露骨諷刺,也可以說是含蓄影射。有人說,這樣不好,一個電影攪成一鍋粥了。誠然,這種混亂讓人感覺看完之後真不知道該說啥?以後要講公德?以後要防範媒體?以後要有愛心?抑或人要活的堅強?

其實這樣的感覺以前也有,看著看著就亂了,忽然之間就完了,莫名其妙的。但是想一想,為什麼我們就習慣於「一目瞭然」的東西呢?我們的文學、藝術鑑賞能力,包括對世界的感知,是從哪裡來的呢?我想,從小到大,我們上語文課,上完課文,總會說這篇課文的「主旨」,同學各抒己見,但最後都歸為教科書上的一句「標準答案」,然後做閱讀題,大家最喜歡的還是那種答案一目瞭然的,或歌頌,或諷刺,最害怕碰到小說或者散文,害怕那種」朦朧「的,不能夠一下子說到點子上的東西。我們習慣於快餐式的接收方式,習慣於看教科書那樣的直接,覺得一個事物一出現,先就得來一個標籤,定一個基調,或者往大了說,得有一個明確的立場。同樣,看完這部電影,大家肯定是先從內容上著手,想馬上獲得最直接的答案:這部電影講了啥?

然而,一看評分就知道了,有人說好,有人說差。我相信,大多數參與評分和評論的人,都是喜歡電影,真正思考過的。我覺得這樣就夠了,說明這部電影確實是一部好電影了。我們衡量一個電影好不好,不能光說它導演,編劇,製作,票房,而是真真切切地看它到底有沒有給我們觀眾一些切切實實的感受,或者或多或少地影響我們的生活或者對什麼生活的感悟。很多東西,紅極一時,票房過億,但可能短時間之後就無人問津,棄如敝履。也有一些東西,雖然市場上也一直沒有什麼特別大賣的時候,但就是經久不衰,總有需求。就是說明,衡量一個藝術品真正本質的東西,在於其背後的思考,能夠有爭議的東西,首先就是值得思考,耐得住思考的東西。就如同辯論,那些辯題都是兩面都有話說的東西,大家搞辯論,看辯論,也並不是為了最終歸於一統,達成共識。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去思考,而後有自己的感悟,而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所以,這部有人噴,有人讚的電影,我覺得是合格的,是成功的。經歷過一番思考,寫出一些東西,然後有可能引起另一些人的思考,有所思考,就才能夠有所感悟。評價一部電影,並不是說他票房多好,一部電影,為什麼非要搞得那麼有「使命感」呢?陳凱歌翻身之作?國產片強勢回歸?難道媒體拿來吸引眼球的文字,就能夠變成我們評價藝術的標準?君不見2008年奧運會,劉翔飲恨退賽,同樣招致一些人的「非議」,認為其應該「爬也要爬到終點」,而後呢?為國爭光,感動中國?當然,講電影從產業角度去講,或許都有應該有其民族和時代的符號,有其社會意義和媒體責任。但涉及社會意義和媒體責任,或者更大的產業問題,難道僅僅是一些導演,編劇和或者電影公司就能夠左右嗎?社會風氣何在?有關制度何在?甚至觀眾自身的責任感何在?我們需要的,不是個人吐槽泄私憤,不是賣弄誇耀炫技能,更不是盲目跟風隨大流。我寫這篇文字,也是在看了兩方面不同角度的影評之後寫的,但我覺得兩方面都有不敢苟同的地方,而我自己有該有自己的角度和看法。

細數一下大家公認的好電影,有哪一部不是看完讓人唏噓感慨,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凡是一看完打呼過癮,然後滔滔不絕的,無非是當時感官刺激的動作片或者懸疑劇。倒不是說這些不好,不同題材有不同的表現手法。但就這部電影而言,其所講的故事,本身就已經讓我們能夠從多角度去思考了。評價一部作品,不應該是那種偏執於一念,應該是會從多角度看待的,最後,也未必非要得出一個明確的觀點;能夠有一點感悟就行了。電影藝術,其最基本使命,本來就不是教育意義;電影本質就是一種體驗,而體驗,也是由電影和觀眾共同完成。佛謁:見心見性。你看到什麼,說明你心裡有什麼。不同人必然會在電影的不同角度中獲得自己的共鳴點,這樣一部「朦朧」的作品,其結果必然是不同人不同體會,「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難道這不是一種成功嗎?

花看半開,酒飲微醺,不亦樂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