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賓漢--Ben-Hur

宾虚/宾汉/宾虚传

8.1 / 254,752人    212分鐘 | Sweden:219分鐘 (1970) | Sweden:224分鐘 (1962) | UK:222分鐘 (1993 re-release) | 214分鐘 (DVD edition

導演: 威廉惠勒
編劇: Lew Wallace Karl Tunberg
演員: 卻爾登希斯頓 Jack Hawkins Haya Harareet Stephen Boy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克萊德邵

2012-07-18 02:26:43

文化碰撞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每每看到《賓虛》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影片在當年奧斯卡金像獎一舉奪得11項大獎,創造了電影史上獲獎數目之冠。影片以一名猶太人賓虛和羅馬指揮官瑪瑟拉之間的愛恨情仇為主線來展開情節的。但是還有另一條線是貫穿全片的重要線索,也就是宗教。通過兩個人之間的衝突,實際上表現了,羅馬文化和基督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賓虛和瑪瑟拉的鬥爭代表的是兩種文化的較量,前者代表著新潮的基督教文化,後者正是古羅馬原有文化的維護者,前者沉浮的遭遇恰好是基督文化作為新興事物慢慢崛起的過程。後者的死亡說明守舊的東西總是要消失的。
      主人公賓虛身上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他對自己故土和同胞的熱愛,尤其是對自己母親和妹妹刻骨銘心的熱愛成了他克服一切困難、頑強的活下來的精神支柱。還有片中始終貫穿著基督教的色彩,且在不少場合直接宣揚「愛敵人」「愛仇恨你的人」的基督教義,主人公也在最後信奉了基督,這是基督文化崛起的象徵。但是整個影片表現的當時的社會和政治現實,卻到處是征伐、殺戮和血腥,似乎就代表著落後的羅馬文化。這兩者分明是格格不入和尖銳矛盾的。
      導演威廉•惠勒在談及這部電影作品的藝術性時說:該片的拍攝是一次對電視"防衛性的突擊",相對於電視而言,充分顯示了電影場面的宏大、人物的眾多、鏡頭運動的強烈和畫面的寬廣等優勢。這裡並不想論述電影和電視媒介之間的衝突,要說的是影片中場面的宏大、人物的眾多、鏡頭運動的強烈和畫面的寬廣等電影本體所特有的藝術形式對表達主題所起到的作用。宏大的場面對主題的突出有很大作用,影片要表達的是兩種文化的碰撞,大場面能夠把這種氣勢提升起來。用鏡頭和畫面營造的氛圍把當時兩種文化的衝撞融合表達的淋漓盡致。
     《賓虛》的成功似乎帶有某種偶然因素,影片空前的放映收入成為麥克梅影片公司的驕傲,也使幾百家在"倒閉危機"中苟延殘喘的影院因此有了生機。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影片深邃的主題支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