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搜索--Caught in the Web

搜索/CaughtintheWeb

6.5 / 1,157人    117分鐘

導演: 陳凱歌
演員: 趙又廷 高圓圓 姚晨 王學圻 陳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劉大人

2012-07-18 19:33:43

《搜索》就是凱子在逆襲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7月份,國產電影保護月,本來我就說這個月不去電影院了,沒什麼好期待的影片。但好幾次有人跟我提到《搜索》,我也覺得可以看看,畢竟片子涉及一些感興趣的話題。
簡單劇透
一個自視甚高,衣著華麗,滿身名牌的上市公司首席秘書——葉藍秋,在得知自己得了絕症之後問了問醫保的問題,然後跑到醫院門口頂著烈日,忍受著擁擠的人群,開啟了她最後的旅程。然後因為一個座位,讓將死的人生更佳狗血。
夠了,這不科學。一個位高權重的高級白領,怎麼可能在公司附近搭乘公交車那?建議陳導看一下《白領裝b指南》。不過也不排除自視甚高的陳導覺得葉藍秋這樣的人會在崩潰的情況下執著的坐上公交車,然後跟一個老人發生一些有情節的事情。
回到公司的葉,簡單看了下病情的圖片,頓時嚇得不知所措。然後楚楚可憐,梨花帶雨網boss肩膀上一靠,這一靠頓時讓心繫首席秘書許久的老總心花怒放,完全不介意被老婆撞見這種事情。然後讓絕大部份群眾都想不到的是,老闆還借給了員工1000000RMB。狗血的開頭終於告一段落。
這就是無巧不成書的bug模式引發了小機率事件,最終引發了的血案。
全片無疑就是相讓葉藍秋先承受一場一邊倒的媒介審判,然後讓大家得知真相——葉藍秋有病。最後讓所有人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然後催淚。
為了這個目的,陳導讓葉藍秋成為一個無親無故的人,深藏內心的人,憋死也不說自己得了絕症,就願意被人戳脊樑骨。因此當葉藍秋最後化繭成蝶的華麗一跳之後,並沒有形成強烈的情感衝突效果。
陳導只是讓葉三次陷入了說不清講不明的事件當中:第一次是她公車拒不讓座,自己也不說明身患絕症博取同情;第二次是她倒在別人老公的肩膀上,皇帝做派的沈總不懈解釋,葉自己真誠解釋卻不被接受;第三次是她約陳記者的男友外面過夜看日出,以記者活絡的心繫,陳記者認定這個故事都爆點都在日出前的黑暗。
全片剩下的拖沓冗長的情節無非都是別人如何在輿論上逼迫她,使葉最終放棄了活的念頭。
劇情張力不夠,前期的鋪墊與渲染走向了歧途,最後強行催情反而效果不大。
片子的劇情只能說禁不起推敲,而且好幾個地方只能吐槽:這不科學。
《搜索》是凱子的逆襲
陳凱歌對於網路其實並不了解,正如他在接受採訪時候說過。這個片子無非讓人聯想都了《無極》被惡搞成《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引發陳凱歌的暴怒。《搜索》可以說是陳凱歌對觀眾的遭遇的反諷。可以看一下發展的軌跡:

陳導自視甚高的《無極》被惡搞➡陳導出面解釋➡網友推波助瀾➡陳凱歌暴怒要起訴➡《無極》失敗

年輕貌美的葉藍秋被媒體歪曲報導➡葉藍秋道歉沒播,誤會事件解釋不被相信➡網友推波助瀾➡葉藍秋忍辱負重➡藍秋一死天下白➡眾人悔恨

在陳凱歌的心理,一直存在的是一種古代高傲的士大夫的情懷。《無極》的失敗,無疑類似屈原陳屍汨羅江一般,這是凱歌懷才不遇,被人誣陷的結果。陳大才子苦心經營的香草美女的經歷,與屈原的《離騷》寫出了相同的情懷。
見《離騷》: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為度;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你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經過《無極》一片,陳導明白與其放下身段與人爭鬥,不如表現的決絕。
在《搜索》中,葉藍秋也受到了陰險的二秘詆毀陷害。老闆夫人和陳記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不息動用公共權利。相反葉藍秋則被受侮辱無力抗爭,最後以死證明白己的清白。
如果說屈原在《離騷》中利用香草美人來證明白己的品德高尚,那麼陳凱歌則利用葉藍秋這位美人在《搜索》中自喻。

小女子年且輕,貌亦美,才又高,但卻面臨香消玉損的悲慘命運。這都是被逼的,網友是幫兇。陳導是要我們反思,讓我們後悔,誘使我們緬懷真正的佳片《無極》。
但是,感覺沒有成功。

關於媒體的簡單討論
其實,看片子無疑是一場典型的「媒介審判」。利用道德高於法律的制高點,不斷咄咄逼人的追尋所謂的真相。相比於傳統的大眾媒介,由於網路的參與,更多的人有了表達自己言論的機會,特別是這種可以廉價得表現自己高尚的機會。
中國的各行各業都是很難找到底線的,因為裡面出現了太多的內幕和所謂的潛規則。中國媒體行業一直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對此我的概括就是有媽生,沒爹養。不斷的市場化,制播分離,逼得媒體自尋出路。但當中宣部或者廣電總局一紙令下的時候,又不得不聽之任之。就所謂的先天畸形,後天不足的發展模式,始終無法真正的使得媒體獨立。因此媒體只能是更加妖魔化。
相對而言,近期HBO的新作《The Newsroom》就顯得資訊量過大。Aaron Sorkin讓豬腳以火箭般的語速,激昂的情緒,大段大段的對飆台詞,讓觀眾重新思考需要什麼樣的新聞。我們了解周圍的事務,是為了提高我們的智慧,增加我們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看到的內容,參與的事件,貢獻的口水,是我們關心社會,關心周圍的一種體現,而不是為了讓人看起來so stupid。作為大眾傳播,最希望的就是培養不思考的觀眾。網路作為自媒體時代,強調的是每個人的話語權,正所謂網路搭台,網民唱戲。 當網路的出現,眾多傳播學者認為這是最自由的發表言論的平台,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現沉默的螺旋。
但是中國數億的網民,為水軍的出現,無疑提供了廣大的資源。這種眾口一詞,不分是非不分青紅皂白的強大勢力,使得薄弱的異見更佳難以生存。我的一個朋友,在趙文卓於甄子丹的論戰中,因為抒發了對某位舒淇的支持,引發趙文卓的粉絲攻擊謾罵,最終刪號。而迫於和諧壓力下的種種屏蔽,只能讓網路在自由民主的表達道路上越走越窄。
所以說,走在傳播資訊路上的媒體任重而道遠。然而現實生活是殘酷的,就本週的週一和週二,《新快報》和《東方早報》都遭受了巨大的變故,令眾多報業從業人員惋惜。也許是唇亡齒寒的唏噓,也許是對環境的擔憂。我們看了一下傳言中引起變故的兩篇報導,無疑都是涉及了上面的利益。
那我們在來看《The Newsroom》裡面的幾段台詞:
        媒體需要的是「重掌第四權(不知道的自行百度),重振新聞業聲譽,一檔夜間節目,能為國家建言獻策。宣揚禮儀和尊重,回歸到這些重要的東西上來。消滅謠言、八卦、隱私窺探。向愚昧者宣揚真理,廢棄」人口結構甜蜜點「論,新聞從業者團結起來。」
  「我們現在正處於轉折點,外界將會有漫天討論:『政府是行善的利器,還是利己者的玩具』;『人們都渴望合作共進,還是骨子裡都自私自利』;你我有幸設置這些議題……」
  「在一個民主國家,沒有什麼比選民的知情權更重要。如果資訊閉塞或者是虛假消息,會導致災難性決策,抹殺百家爭鳴的可能性。這是我從事新聞業的原因。」
     媒體應該是啟民智慧,而不是拉低觀眾的審美,摧毀我們容忍stupid的能力。當美國人都覺得自己不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的時候,只剩下我們在不停的吹噓。
用小麥的話說,we can do better

 後記

繼《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以來,陳凱歌一直希望證明白己還能拍出好的作品。 但是當影片裡出現了太多的特效,貼片廣告,明星緋聞的時候,我們卻連一個電影基本的故事都無法了解清楚。 於是他和老謀子一起,在爛片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一味的想拍商業大片,可是每次看完的感覺就是如同看到同秋菊進城,換上了一套ol職業套裝,盤腿坐在咖啡館裡吃臭豆腐,一副風馬牛。

 
 

  
P.S思想就是寶劍,書籍就是磨刀石。寶劍鋒從磨礪出。   舉報

評論